03.16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对于大脑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发现人的大脑复杂的程度不输于整个宇宙。人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科学家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摸透人类的大脑。一直以来生物学家和天文物理学家都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研究,从来没有过联合在一起研究。直到最近有科学家发声说,

宇宙的一些结构似乎与人类的大脑有着某种联系。人脑的结构与宇宙结构非常的相似,也许宇宙其实是某个不明生物的大脑,这会是真的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吧!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人脑就是一个小宇宙

朱迪思和她的先生迪克合写了一本书叫做《三磅宇宙》,这本书将人脑比作了三磅重的宇宙。在书中的33页有两张图片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一张是大脑皮层图片,一张是宇宙物质图片,可以说大脑就是一个微缩型的宇宙。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人脑结构与宇宙结构相似

人脑的复杂程度是不比宇宙的复杂程度低的,在人脑中拥有着1000亿个神经元和

100万亿个连接点,科学家们到现在为止都只明白了大脑浅层的东西,还有复杂的意识形成根本是毫无头绪的。

而宇宙也是非常的复杂,众多的星系因为引力作用而相互吸引形成星系群,在宇宙中有非常多的星系群,而我们银河系所在的星系群最少都有100亿个星系团。并且宇宙星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天体,恒星系等等,就像大脑里的各种细胞层次一样。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大脑信号传输

人脑与宇宙的生长方式相同

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拟程序,用来模拟宇宙的生长方式。将宇宙分成很小的单元,然后加入比亚粒子还要小的时空份额,发现随着宇宙的增长,时空也会不断的增长,最后彼此联结成网状。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而人脑中的神经细胞也是在生长过程中,慢慢的联结成了一片巨大的网络。并且会相互协调相似的节点与许多连接节点之间的关系,组织化程度极高。

宇宙其实就是一个超级的大脑

宇宙就是一个巨型的大脑。这些研究发现至今仍被不断报道与关注,似乎预示着科学领域的巨大突破。如果这些发现最终被完全证实,那将彻底改变人们对宇宙、对人体、对生命以及对人和宇宙之关系的认识。

全息论宇宙

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全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大卫波姆曾阐述说,独立存在的事物展开来所看到的秩序之下其实存在着一种不可分的整体的有序性。这一整体与各个展开的个体同时共存。所以宇宙就如同一张巨大的全息图,它的各个部分既包含于整体之中,而整体亦包含于个体之中。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隐含这整个宇宙。这与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不谋而和。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天人合一理论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是探索宇宙最直接的钥匙。

而且,此理论也得到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的支持,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认为:天体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天轴南北两极是南北磁极;地球居天体之间,是一小磁体。地球南北两极也是南北磁极,分别与天体两大磁极发生磁感应,所以天地的轴心倾向相同,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上。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无形的能,在中医名之曰"气"。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天地气交

气交的实质是天地人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火燥。位者,地之六步,木火土金水火。言天者求之本,是说求六气的盛衰,观察天上的变化就可以知道。言地者求之位,探求六步的循环之理,而地下的变化可以知道。人在天地之中,所以求之于气交,则可知道安危。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即,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开合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气交的产生是因为地之寒热与天之阴阳之节气相差三节。按理说,一年中冬至日为阴之极,应该气候最冷,夏至日为阳之极,应该气候最热,故天之太阳为夏至,天之太阴为冬至。但事实上大地有一个白天吸热,夜间散热的过程,所以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立春三节气达到积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后三节气,立春一到,气候便开始温暖,此三节之差,张介宾十分重视,其《类经图翼》云:"然一岁之气始于子,四季之春始于寅者,何也?盖以建子之日,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生化之功及其自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即天之温起于子,而地之温却始于寅,天地之气相差三节。由于气交相差三节,便产生了天地之气的"升降沉浮"、"气交易位"等变化。 所谓"气交易位"是指气候的太过和不及而导致气交的位置发生移动,由于阴阳之气与寒热之气相差三节,"时有定位,气无必至",即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次序和时位,温热寒凉的秩序是不会错的,但,气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的现象却是经常发生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命题。季老说:“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我的补充明确地说,“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与宇宙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而是省己身而可窥探宇宙的奥秘。就像看到一滴水,而我却能知道整个大海一样。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法则,人之道是探索并掌控法则,二者缺一不可。

实际上,作为人和宇宙,天生就是一一对应的,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植物、动物及人的本身,他们的生长衰老、他们的变化却无法逃脱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 因为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在他看来,天人合一就已把中医小了一截。李阳波同时认为钱学森也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就像即将变天下雨时,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会提前感觉到非常痛苦一样,这也是天人交感的最好证明。

《内经》“天人相应”学说,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一是从生命(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

心与宇宙(第六辑)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中国的“天人合一”理论

结语:只是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还有限,无法对宇宙与人体中的各种系统进行细致的对比,加上我们对人脑都还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对于宇宙其实是一个有意识的活体,这一说法并没有很大的确定性。宇宙在以光速扩展着,就像人体的呼吸一样,说不定哪天,它还会收缩。它一个呼吸可能就是几十亿年,人类想要确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