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一次,偶然见一寸丹心发了一个葫芦状民俗挂件。按照习惯,它也是个异形花钱。其中一面在葫芦形状的上下两部分,分别有文字与符号。背面为“喜神方位,迎之大吉“的主题文字与八卦方位图。

在一面葫芦形略小的上部,书写着“出行 灵咒”,从背面的文字排列看,“出行 灵咒”呈现出的“出行”竖写,“灵咒”横写的特点,很可能未必有特殊的讲究,也许是因为葫芦形的顶端,提供给文字的空间,呈现出瓶颈状的缘故。

出行灵咒四字,已经将本挂件的主题与作用彰显明白,这就是一个出行所用的护身符咒。葫芦上半部分,是一个横纵相交的直线结构符号,五横线为五,纵线为四。葫芦下端为咒语内容。曰:

四纵五横,吾今出行,禹王卫道,蚩尤避兵,盗贼不得起,虎狼不得侵,行远归故乡。当吾者死,背我者亡。急急如九天玄女律令,敕。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图由一寸丹心提供


咒语中提及了禹王与蚩尤,蚩尤避兵,是常见的护佑关系,禹王卫道,则说明大禹在古人的观念中,与开道,与出行护佑有关。

那么,这个大禹,与出行灵咒,与纵横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常言道:“择日不如撞日”,这是一句戏谑话,这反而正证明了古人对于出行择日的认真程度:即择日是常态,遇见特殊情况,就以撞日劝慰自己。

杜甫怀念玄宗朝的“开元全盛日”,曾作《忆昔》,其中有云“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世道越混乱,人们越需要择日求吉。

古人出门,需要选黄道吉日。唐人生活,参照“历日”。类似于黄历。从敦煌出土的各种历日来看,一个月里最多有一半左右的时间不适合出行,包括穷日(癸亥日)、墓日(土旺之日)、太岁日(春季每月最后一个庚、辛日)等诸事不吉的凶日,和特别不利出行的“往亡”日等。由于凶日太多,出行必须提前一个月以上做好计划。

如果有急事要出远门,那么时间上没有余地,没有选择,择日就成了累赘,或者拖累,于是一种远行总吉祥的大法术出现了。那就是禹步咒。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绘画《行道天王图》


读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宗教民生社会史研究》一书,其中涉及古代道教色彩的出门仪式,为什么提法为道教色彩,而非道教,是出于作者的谨慎。这种道教色彩的出门仪式,包括“禹步”、画“四纵五横”和念咒三个步骤,是深受道教影响的一种祭仪。用此法者未必限于道教徒。所以称为道教色彩仪式。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敦煌莫高窟45窟《胡商遇盗图》


在敦煌史料中有描述“出邦门”仪式的文字记录。

P.2661《诸杂略得要抄子一本》第129-192行

(四纵五横图略)凡人欲急 不择日 出大门画地 五纵六横 一云四纵五横,禹为治道,蚩尤壁(辟)兵,五(吾)周行天下,为殃祸呵吾者死,流吾者亡,急急如律令。讫之,可画上过而去,物(勿)回头。

S.2729V首残尾全,內容颇为驳杂,其基本性质应属军軍中所用占候类文献所謂兵阴阳。第177-180行,即“出军大忌日法”后有如下文字:

初出门,闭气,〔以〕手持刀画地,作纵五横令(六),方三尺,随意所向方面立,蜜(密)呪之:“四燚五〔横〕,長使我行,周遍天下,无有祸殃,谋我者死,犯我者亡。”呪讫,便跨度去,勿顾其后。在简帛中也有同类记载。

虎地秦简《日书》甲种行到邦門困(関),再步三,勉一步,(呼):“皋,敢告日:某行(无)咎,先为禹除道。”即五画地,赦其画中央土......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四纵五横”或“五纵六横”,其实两种说法可能都存在。这或者说明了具体的横竖,并不在于严格的数字,而是整体的结构。敦煌文书P.2661云“五纵六横,一云四纵五橫”,S.2729v前面讲画地“作纵五横令(六)”,呪语却說“四纵纵五〔横〕”。

唐以后北斗治法武威禹步呪曰:“四纵五横,六甲六丁,禹王治道,蚩光辟兵,遍行天下,曲戈反復所有一切虎狼賊盜凶恶等,並赴吾魁罡之下,无动无作。急急如律令。”可见这类出行咒语的延续性。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长行大吉吉语钱 胡坚藏品


至于葫芦另一面的喜神方位,跟古人对于喜神的观念有关。喜神主吉。但是喜神在哪个方位,就要请教专业人士。有一套系统的算法。乾隆年间成书的《均纪辨方书 喜神》中记载:喜神于甲巳日居艮方,是在寅时;乙庚日则居乾方,是在戌时;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时;丁壬日居离方,是在午时,戊癸日居巽方,是在辰时。可见一斑。

至于出行大吉四纵五横禹步呪,与喜神的关系,或者可猜测为前者是一种出行保护的总纲要,后者是随机应变的法门,前者驱邪,后者降福。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刘源藏品


上面这枚钱,正面文字为“出土通泰“,背面图形大家一直有各类猜测,有的说上为包袱或马鞍,下为栅栏,表示出入与远行的要素,从远行的主题看,难道穿下的那个“栅栏”,竟是四纵五横的变异形态?存一念想。

或成书于宋金元时期的《景祐遁甲符应经》“行千里法”经曰:夫欲行千里,咒曰:六甲九章,天圆地方。四时五行、日月为光。再步开道,黄龙遵兵。苍龙扶自共卫。荧惑前引,辟除不祥。北斗诛伐,去除凶殃。五神从我,周旋四方。当我者死,向我者亡。左右社稷,寇贼伏匿,行者有喜,留者有福。五神护佑,所求者得。急急如律令。《太上六王明鉴符阴解》“欲行千里出门法”有个別文字不同。

“行者有喜,留者有福”,这两句,或正是喜神与禹步咒结合的门径。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藏品图为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