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如果讓醫生說普通人最要小心哪種疾病,那麼恐怕醫生的回答就是心腦血管疾病了,而很多時候,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是一種悄悄隱藏在很多人身體裡的小東西——血栓。

血栓形成是血小板粘附在血管內皮損傷後裸露的膠原表面上慢慢形成的血液凝塊。其實單就血栓的形成來說是並不可怕,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栓若停滯在某些身體部位,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血栓長在流經大腦的位置,可能造成中風;長在流經心臟的部位,可能促使心臟病發作;移動到肺部,這會形成肺栓塞。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嚴重者很可能有生命危險。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通過醫學設備看到的血栓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取出血栓後的的血管

為何身體裡會長血栓?

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但當出現一些特殊情況則會打破這種平衡。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代謝減慢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代謝功能也在減緩,最直接的表現就是,30歲之後,越來越容易發胖。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血液也變得更粘稠,導致更容易有血栓。

缺乏鍛鍊

長期工作久坐,由於缺少水分和運動,下肢靜脈血流速度會減慢,血液內的栓塊更易掛壁、沉積,形成血栓。

壓力

都說,人到老年就可頤養天年,但其實到了中老年之後身上的擔子並沒有減輕。身體漸漸走下坡路,孩子雖然長大了,但是還是放心不下,忍不住為他們操心;年邁的老父親老母親生病之後脾氣變古怪了......

壓力過大會引起肌肉緊張、消化不良、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不斷出汗、身體變涼、血栓增多、糖和脂肪溶入血液,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人到中年,是社會壓力和家庭壓力最大的階段沒有時間屬於自己去鍛鍊身體;不瞭解科學飲食的方法,久而久之脂肪就會在血管內堆積,血管表面出現脂類沉積物,久而久之血管裡就會出現斑塊,這個時候一旦斑塊破裂,人體會啟動凝血機制,進而產生血凝塊和血栓。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小偷”血栓是這樣得逞的

“偷襲”:早期症狀不明顯,知曉率低

血栓在真正發病前的症狀的確不是特別的明顯,這種症狀患者一般很難意識到是血栓的原因,例如早期的靜脈栓塞,可能會出現下肢靜脈水腫的情況,但大多都人都以為這是由於短期的勞累所造成的,但其實這是前期最明顯的一種表現。

相比於老年患者,年輕患者則更為危險,因為他們對自己平時出現的小症狀不會在意,發覺有症狀,也會因為工作生活的忙碌也不及時就醫。當真正在病情來臨,發生前可能沒有任何徵兆,一旦發生猝死,速度遠快於心梗,甚至連搶救的時間都沒有。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由於血栓的前期症狀不明顯,就算察覺到了症狀,也不能夠做到及時確診,當血栓一旦發生,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在後期的治療難度都非常大,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常常會導致更多併發症,而使治療陷入無法兼顧的僵局。

血栓的複發率也非常高,藥物的治療、術後的康復情況,也需要定期去醫院複查,才能知道確切的效果。如果在複查之前突發情況不如人意,就會錯失調整治療方案的第一時間。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血栓這樣防,給你的生命保駕護航

多運動

防血栓,並不需要過於激烈的運動。最好的運動其實就是平時的走路和活絡筋脈。

每天半個小時的快速步行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並且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減少血脂在血管壁堆積,排出毒素,有效預防血栓形成。每天保證30分鐘左右的步行。除了步行之外,時常轉動手腕,也可以刺激到手腕的經脈,通過這種刺激,可以傳導到全身各處,促進氣血運行,舒活經絡。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改善飲食習慣

血脂的增多和堆積是導致血栓的直接原因,所以在選擇食物時,要儘量不吃或少吃動物性食品,經常吃些洋蔥、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黃瓜、胡蘿蔔、蘋果、葡萄等清血排毒的水果和蔬菜。

控制晚餐不飽食,睡前喝杯開水,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在平時也要養成飲水習慣,每天飲水1000-1200毫升,有利於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稠度,對預防血栓有很大的好處。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加強心腦血管監護

對於40歲以上的血栓高發人群,以及血栓和支架術後患者,除了控制日常的鍛鍊和飲食,更需要經常進行體檢,隨時進行心電檢測。在有初步不適時,通過體表電極及時判斷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梗塞等前期症狀,捕捉心臟異常。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人過40進入血栓“高發路段”,千萬別放走血栓這個“小偷”改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