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共享单车遭遇“瓶颈期”?行业问题引爆新型模式,共享新春天

如今,共享单车行业正在经历“洗牌”中期。在经历了一系列问题和变革之后,行业格局逐渐明朗,企业运营状况不断改善。随着行业市场逐渐恢复理性,未来,共享单车行业要想行稳致远,仍要继续坚持精细化运营,探索更多元的商业模式,政府监管也建立了灵活的准入机制,优化产业结构。

在ofo频遭起诉押金难退,摩拜被美团收购后,共享单车行业又一次走到了风口浪尖。看似热门的共享单车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剩下的企业还能走多远?一系列的商业逻辑亟需打通和推进,让共享单车从概念变为可以持续的业态。

行业呈现分化格局

由于运维成本过高,盈利模式不清晰,再加上前期竞争不计成本,导致了共享单车行业长期以来鲜有企业能够盈利,悟空、町町、小蓝、酷奇、小鸣等一大批共享单车品牌因为资金链断链纷纷宣布倒闭或停止运营。而且,行业危机并未因大批企业倒闭而扭转。不过,在危机中,行业发展也出现了积极的一面。

精细化运营成关键

虽然行业问题不断,但不可忍否认的是,共享单车带来了巨大的出行便利,为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和环保提供了一份力量。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趋于稳定,2018年用户规模达到2.35亿人,2019年将增至2.59亿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有用户支撑的共享单车市场前景是广阔的,但盈利也是不易的。经过一轮整合后,行业正逐渐步入成熟期,用户增长速度减缓,头部企业不再使用高速扩张的市场策略,而是着手压缩运维成本,提升服务质量,谋求长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行业格局趋向稳定。

做精一门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开源节流。在节流上,如何提高效率成为共享单车活下去的必选题。共享单车企业资产重,客单价低,必须要加快技术进步以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通过硬件升级、算法优化等方式,实现线下运维线上化、可视化,将运维工作从冗余低效的机械工作重抽离。

除了科学、精细化运营,共享单车还需要探索更多商业化盈利模式。共享单车可以向高附加值的电信行业学习,尝试引入体育、娱乐、休闲、文化等功能,让出行变得更有意思,同时开发学生专车、白领专车、老年专车等更多产品来覆盖用户需求。

早在2017年4月份,哈罗出行尝试在全国上线共享景区车业务,迅速切入旅游景区智慧出行市场,推出“骑游服务一体化运营”模式,且业务盈利状况良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在哈罗出行覆盖的国内300多家景区,游客年度骑游平均时长已超过61.56分钟,同比2017年增长超70%,全年景区骑行公里数达640万公里。

灵活建立准入机制

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早期也造成了大量单车被无序投放、损毁私占的问题。对此,各地政府也开始纷纷出台共享单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这两年,一线城市先后下发了“禁投令”,对共享单车实行“总量控制”,已经投放市场的共享单车继续使用并且名额有效,未投放市场的共享单车被禁止或限制投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市场竞争,产生了垄断情况,出现市场缺乏更科学透明的企业引入及退出、管理机制。

“共享单车总量控制的思路是受到认可的。不过,还是会导致经营体制比较健全、经营能力比较好的企业进入城市受到限制。对此,行业专业咨询分析师认为,政府应该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从“一刀切”的准入政策和禁投令向更加灵活的方向转变,对共享单车企业实行动态准入的政策,让更有能力的新兴共享单车品牌进入市场,从而维护行业可持续发展,并在提高经济活力的同时惠及民生。

猎吧出行是一家新型共享智能出行平台,围绕校园生态环境,深度打造适合校园出行的定点定量投放共享商业模式,门槛低、多元化。不但解决共享单车无序乱放等问题,还解决了充电不便的客户需求痛点。共享换电柜、电动车长租、电单车/单车分时租赁,项目多样,方式灵活。项目之间不但可以交叉推进客单量,还可以提高客户粘性。猎吧致力于打造共享单车最新商业模式,以客户价值和客户体验度为中心。高适配的单车智能锁、智能中控器,成熟的防盗机制、退出机制为您降低最大风险,为您保驾护航。

猎吧愿与行业专业人士共同携手打造共享出行事业,为学生、社会人士的出行方便做出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