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毛泽东跟香港借影片看:邵逸夫以为内地要批判他

来源:人民网>>文史,厡载《羊城晚报》 作者覃炜明


毛泽东跟香港借影片看:邵逸夫以为内地要批判他


李小龙是上世纪中国最为传奇的人物之一。你一定听说过这句话——李小龙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仅次于毛泽东;但你未必知道这件事——毛泽东也迷李小龙。

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有关李小龙的研究与活动,曾多方采访相关人士,如李小龙的胞姐李秋源女士、“文革”时期的文化部副部长刘庆棠、李小龙纪念馆馆长黄德超先生,了解到许多李小龙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功夫好,打得好!”

刘庆棠,“文革”期间文化部副部长,样板戏京剧《红色娘子军》党代表洪常青的扮演者。2008年底,在李小龙纪念馆落成的招待晚宴上,他向笔者披露了一段没有对外公开的、关于毛泽东生前观看李小龙电影的故事。

1974年,刘庆棠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分管电影。当时毛泽东得了白内障,医生和秘书都希望他减少看书看报看文件。但是毛泽东非常喜欢看书看报,医生让他少看文件他可以接受,让他不看报纸不看书,他就不同意。毛泽东晚年脾气很大,受到限制非常不高兴,会骂人。

为了转移毛泽东的兴趣,身边的工作人员知道他喜欢看电影,就建议他多看一些电影,少看书报。毛泽东喜欢看的电影有几类:一是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二是传记类影片,《林肯传》、《拿破仑传》他特别喜欢;三是喜欢看园林风光影片,英国片最喜欢。往往,毛泽东听说有好电影,就会把看着的文件放下,马上看电影,非常高兴。

当时,华国锋知道毛泽东喜欢看电影,考虑到毛泽东已经看过很多外国电影,就叫文化部分管电影的刘庆棠想办法弄一些香港影片回来,看看毛泽东喜不喜欢。

当时内地和香港没有文化的交流,刘庆棠带着华国锋的条子,坐飞机到广东,找到当时的广州军区政委、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韦国清。华国锋的条子上,没有说明是毛泽东要看香港电影,条子上写着:“刘庆棠分管电影,他要看一些香港的电影,希望韦国清同志帮忙解决。”

韦国清接待了刘庆棠,看了华国锋的条子,不相信是刘庆棠要电影,就试探着问:“是不是你看?你看要华国锋批示?是毛主席要看吧?”刘庆棠说:“你说是谁看就谁看吧。”

当时要搞香港电影,确实非常难,韦国清一时也没有门路,他只好带着华国锋的条子,把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梁威林从香港叫到广州商量。

正好,梁威林的一个朋友是香港的大律师,他是香港邵氏电影公司老板邵逸夫的好朋友。梁威林就通过这位律师向邵氏电影公司借影片。

邵逸夫以为内地要批判他

当时邵逸夫和内地没有什么联系,听说内地要借影片,非常紧张。

这位大律师带着刘庆棠开列的毛泽东喜欢看的电影的清单,到邵氏电影公司的片库里挑影片。当时李小龙的电影在世界上已经引起轰动,但是内地一点都不知道。刘庆棠知道李小龙的影响,也知道李小龙电影在当时很风行,就特别交代梁威林转告那位大律师,李小龙的影片也要借几部,借片的钱由文化部出。

这位大律师说不要钱,但他对新华社香港分社一下要看这么多影片感到非常奇怪,问为什么看这么多影片?

梁威林说,是内地文化部的人要看。邵逸夫当时吃了一惊,以为内地要批判他的电影。他的律师朋友安慰他说:“怕什么啊,现在尼克松都到了北京,你为什么不能够以电影为纽带,和北京搞好关系呢?”

最终,邵逸夫接受了这位律师朋友的建议,同意把影片借给内地。

当时借到李小龙主演的电影有三部:《精武门》、《猛龙过江》、《唐山大兄》。影片从香港到北京,一路快件,谁都不准拦。到北京后,刘庆棠先看,看完马上送给毛泽东看,当时给毛泽东放电影的放映员姓康。每次来文化部取影片,都由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亲自出马,张玉凤、毛远新和8341部队的政委等都亲自来过文化部取影片。

刘庆棠后来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毛主席喜不喜欢看香港电影?张玉凤说:喜欢,凡是来了好电影,他往往文件都不看了,马上看电影。特别是看了李小龙主演的影片,一个人一边看,一边鼓掌:“功夫好!打得好!”

刘庆棠说,一般借香港的电影,毛泽东要看十几天,断断续续地看,每次看几分钟。而李小龙的电影,毛泽东要留下一个月,反复看。正是因为毛泽东喜欢看李小龙主演的电影,中国在当年就引进了李小龙的大片《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

邵逸夫也因为内地引进了李小龙电影的关系,和内地的关系慢慢升温。之后先后到大庆、大寨和上海等地参观,当时一切都是秘密进行,没有见报。因为当时刘庆棠以文化部的名义亲自打报告,向中央请示要请邵逸夫回来,中央也因为毛泽东先后看过李小龙几部电影的关系,很快就批了下来。这已经是1976年春的事情。改革开放以后,邵逸夫回内地办学校,几乎遍及每个省,这一切,都与毛泽东先前看他们邵氏电影公司拍摄的李小龙电影不无关系。

“李小龙的电影,成为邵逸夫了解内地和进入内地的第一个脚步。”刘庆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