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長期被吼和從未被吼過的孩子,會有哪些不同?這3點區別明顯

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我們很能理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有出息,每個家庭不同教育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孩子是在父母的棍棒下長大的。

都說棍棒下出孝子,很多家長都缺乏耐心的教育孩子,沒說幾句就開始吼叫他,小孩子天生淘氣不懂事,經常犯錯誤,所以從小就開始嚴格的教育他們。

性格好的還能忍著,但是遇上脾氣暴躁的,肯定對孩子“河東獅吼”或者棍棒伺候。這樣做,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不利於他成長。

這樣的孩子出門在外會變得膽小怕事,相反那些在父母耐心開導,和關愛下成長的孩子大有不同。遇到問題希望父母們應該細心教導,不要衝動否則二十年後必將後悔莫及。那麼,經常被吼和從不被吼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不同呢?

長期被吼和從未被吼過的孩子,會有哪些不同?這3點區別明顯

一、經常被吼的孩子會怎樣?

1、膽小怕事,性格懦弱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當父母在對自己大吼大叫時,而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沒有能力反抗,只有忍耐和接受,最後變得膽小懦弱,在外面也是如此。

會產生心理陰影若是長期生從小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人格定會有不少缺陷的自身會本能的建立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封閉自己,不愛說話,走路低頭不敢見人,產生自卑心理,如果思想比較極端的孩子還會患有嚴重的抑鬱症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長期被吼和從未被吼過的孩子,會有哪些不同?這3點區別明顯

2、失去創造力,長大無能

家長有沒有發現當你吼叫打罵孩子的時候,他都會非常害怕的身體縮起來,這樣的孩子他不會跟你談心,什麼事都不會告訴你,害怕你會罵他。

他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無論怎麼樣都會被罵,覺得自己想什麼都是錯的,對自己非常的沒有自信,沒有主見,如果大人們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吼叫解決不了問題,溝通很重要,互相尊重父母跟孩子的關係才能和平相處。

長期被吼和從未被吼過的孩子,會有哪些不同?這3點區別明顯

3、記恨父母

孩子小時候她沒有反抗能力,只能聽父母的如果父母經常打罵孩子,一直壓迫她,他就會在心裡埋下一顆怨恨的種子,長大後也要反擊父母。

等自己的獨立能力了就趕緊離開這個家,發誓再也不要回去,在她的心底裡,這個家對她是沒有什麼好眷戀的。想想以前,父母經常打罵他的時候就非常的心痛。要永遠離開父母,讓他們後悔。

長期被吼和從未被吼過的孩子,會有哪些不同?這3點區別明顯

看到這些家長們是不是覺得很可怕,快停止你的吼叫吧,耐心的對待孩子,不是吼叫就會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事情更加嚴重。

相反,從來沒被吼過的孩子則不會有這幾方面問題,所以長期被和從不被吼的孩子差別可是很大的。

如果你想讓家庭幸福美滿,也想你的孩子更幸福,那麼下次孩子犯錯惹你不開心的時候請三思而後行,先冷靜一下,想想怎麼給孩子講道理,好好教育孩子。

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旦自己沒控制住的情況下,對孩子使用了暴力要及時的認錯誤,然後安慰她。家長跟孩子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這樣的家庭才會更幸福美滿。

那麼大家通常會在什麼情況下對孩子使用暴力呢?孩子會有什麼反應?

關注椰子媽媽,關注更多育嬰知識。您所想要了解的,剛好是我所專業的,我將盡我所能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喜歡就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