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虽无中国国刀之名,却有国刀之实——苗刀

导读:苗刀,中国古兵器,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 

虽无中国国刀之名,却有国刀之实——苗刀

为什么称为苗刀

苗刀这一称呼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最为流行的说是因为苗刀体型修长,酷似禾苗,故称为苗刀。最有文化深度与渊源的解释则为,在古代“苗山之铤,羊头之钢,若耶之铜”是兵器锻炼的绝佳材料,而苗刀最初则取苗山(即今会稽山)精铁锻造而成,于是称为苗刀。然而真正被广泛统称为“苗刀”则是在民国时期。

虽无中国国刀之名,却有国刀之实——苗刀

苗刀的渊源

苗刀之所以在民国时期才确定官方名称,是因为苗刀的历史太长了,虽然有不断的改进,但是总体来说变化不大。由于先秦时期主要以步兵作战,所以基本上士兵都是佩剑。而骑兵作为单独的一个兵种,则是在汉朝,所以苗刀的雏形可以说是出现在汉代,即汉武帝时期曾经打败匈奴的环柄长刀。经过不断的演变,汉环柄长刀变成了魏晋时期的御刀,又变成唐代仪刀,又变成明代御林军刀,最终在明代演变为苗刀。苗刀形制确立之后,基本上长度在120-160厘米之间,刀脊厚度约为刀身宽度的三分之一。

虽无中国国刀之名,却有国刀之实——苗刀

虽无中国国刀之名,却有国刀之实——苗刀

虽无中国国刀之名,却有国刀之实——苗刀

苗刀源于中国,是我们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苗刀最早为戚继光将军为克制日本刀而首创的明长刀,民国十年定名。

另外,在唐代的标准装备中,能看到大量的横刀和陌刀。《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并附有长刀的图样。

早在三国时期,在回赠日该国的物品中就有五尺(约130厘米)长刀,唐代时随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增深传入日本,明朝中期,倭寇多使此刀,故称之为倭刀。

戚继光将军在御倭战斗中,认真总结了日本刀法,同时,又在民间挖掘整理其长刀中,在“戚家军”中配备了长刀,加紧训练士卒,其技较倭寇高一筹,故平息了浙、闽、粤沿海倭犯。并于1560年著成《辛酉刀法》。

虽无中国国刀之名,却有国刀之实——苗刀

虽无中国国刀之名,却有国刀之实——苗刀

(未开刃)

中国的苗刀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与改进,从贵族象征与实战武器之间不断变换。日本武士刀与苗刀虽然同出一宗,但在戚继光抗倭与近些年的切磋中,苗刀往往占据上风,堪称——中国国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