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杨家将十代英雄传,这十代英雄分别是谁?

用户58366978727


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百战将军,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够成为民族和家国的骄傲。千百年的历史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杨家将,杨家儿郎用一杆银枪,独身闯过千军万马,驰骋于沙场之上。


虽然杨家将的故事,经过民间小说家的刻画,远比正史上要光辉伟大和繁荣昌盛,但是满门忠烈的杨家,仍然向人们展现着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


这次要带大家去了解的,就是民间的杨家将十代英雄。



第一代英雄:杨衮


杨衮生于乱世的残唐五代,他自幼随父学刀,练会全身武艺,名震中原。他曾与刘知远、高行周结拜为兄弟。后来刘知远当上后汉皇帝,时逢辽兵进犯中原,杨衮联合了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打出“扶汉灭辽”大旗,一举打败辽兵。但是他也认清了刘知远并非明君,拒不接受皇封,仍归火塘寨而去。

第二代英雄:杨业


戏剧之中常作“杨继业”,是老百姓心目之中知名度最高的北宋名将。他出身武将世家,有勇有谋,成为北汉一名猛将。宋太宗为统一中原,北汉王室立刻投降,杨业却依旧坚持死战,宋太宗十分欣赏,将他收入帐下。后辽国侵犯雁门关,杨业带五百精兵杀出,骁勇无敌,让辽人闻之丧胆。


雍熙三年的北伐之战不幸被俘,在辽军之中绝食三日而死。


第三代英雄:杨六郎


演义之中将杨业的几个儿子各个英勇,而在史书之上唯一记载的只有六郎杨延昭。六郎自小沉默寡言,只对兵法感兴趣,杨业打仗常常将他带在身边。28岁,杨延昭身负重伤依旧将辽人打得惨败,崭露头角。后在守卫遂城之战中,杨延昭又以智谋取胜。


檀渊之盟后,边关战事减少,杨延昭在边关戍守20年,最后病死在守地。




第四代英雄:杨宗保


民间传说杨宗保为杨延昭独子,其实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杨宗保和他的妻子穆桂英的战场姻缘被百姓们口口相传。


杨宗保在金山中箭而死,死时仅仅24岁。如今在洛阳新安县出土的一块杨令公的停灵碑中记载着,杨宗保是杨业的孙女,因怀念祖父, 居庐于此。


第五代英雄:杨文广


在演义戏文之中,杨文广为杨宗保之子,而正史之中他才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因父荣光,年纪轻轻就在皇城担任亲军龙卫。后在陕西饥民起义之中,他终于得到机会立下军工。同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他生来就属于边疆战场。后来杨文广拜入范仲淹帐下,后追随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在宋神宗时期,因为抗击西夏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宋辽两国争夺代州,杨文广献计幽燕之策,只是这计策还没得到朝廷回复,杨文广已经病死,享年75岁。



第六代英雄:杨怀玉

人称玉面虎,杨文广之子。杨怀玉征西这出演的正是狄青之子狄难抚和杨家产生误会,在西夏挂帅与杨家军为敌,后在杨怀玉多方周旋之下,两家和好,狄难抚归宋,逼退西夏大军。


第七代英雄:杨士瀚


同为评书虚构人物,杨怀玉之子。演义之中,杨士瀚为救被困泥雷城的父亲和太子慈云带兵扫北,最后杨家将历经曲折得胜还朝。


第八代英雄:杨金豹


杨士瀚之子。演义之中,杨士瀚战死沙场之后,杨金豹和其母隐居。因杨家女儿受辱,余太君辞朝带全家回故乡西宁,在路途之中遇到了下山的杨金豹,原来他拜入了八宝灵云洞李长庚门下,并习得一身武艺。杨金豹认祖归宗后,杨门一家终于回到西宁。


第九代英雄:杨满堂


虚构人物,杨家第九代孙。宋徽宗时杨满堂来京城识得辽国皇族萧玉姣,后与她患难真情。萧玉姣深明大义,协助杨满堂夺回雁门关。

第十代英雄:杨再兴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得力干将,也是金庸笔下杨过的祖先。


1140年,金撕毁盟约进攻南宋,杨再兴曾试图单枪匹马入敌营捉兀术,可惜没有找到,又单枪匹马从敌营撤退,全身几十处伤。五日后,杨再兴携三百骑兵遇到金人十二万大军。金人以箭群射之,杨再兴身中数剑依旧能折断箭继续抗敌,最后身中三百多箭而亡。


杨再兴乃是一代战神,战死沙场让人叹惋。

总结:杨家将在世间广为流传,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


路之意


第一代杨衮

杨家后人一致认为杨业的父亲是杨衮,在演义之中也是如此。

杨衮并非虚构的历史英雄人物,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辽将,跟着耶律德光到过洛阳,后来又跟着刘崇对抗过后周政权。新旧五代史和杨衮和辽史的耶律敌禄身份一致,故史学家认为耶律敌禄是他的契丹名。

虽然人们坚信杨家第一代英雄就是杨衮,但在宋史·杨业传之中,杨业的父亲名为杨信,是汉麟州刺史。演义《火山王杨衮》的内容,杨继业的父亲杨衮应该和历史上的辽将杨衮并非一人,而是杨信历史形象的艺术化处理。

第二代杨业

戏剧之中常作“杨继业”,是老百姓心目之中知名度最高的北宋名将。他出身武将世家,有勇有谋,成为北汉一名猛将。宋太宗为统一中原,北汉王室立刻投降,杨业却依旧坚持死战,宋太宗十分欣赏,将他收入帐下。后辽国侵犯雁门关,杨业带五百精兵杀出,骁勇无敌,让辽人闻之丧胆。雍熙三年的北伐之战不幸被俘,在辽军之中绝食三日而死。

第三代杨六郎

演义之中将杨业的几个儿子各个英勇,而在史书之上唯一记载的只有六郎杨延昭。六郎自小沉默寡言,只对兵法感兴趣,杨业打仗常常将他戴在身边。28岁,杨延昭身负重伤依旧将辽人打得惨败,崭露头角。后在守卫遂城之战中,杨延昭又以智谋取胜。檀渊之盟后,边关战事减少,杨延昭在边关戍守20年,最后病死在守地。

第四代杨宗保

民间传说杨宗保为杨延昭独子,其实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杨宗保和他的妻子穆桂英的战场姻缘被百姓们口口相传,杨宗保在金山中箭而死,死时仅仅24岁。如今在洛阳新安县出土的一块杨令公的停灵碑中记载着,杨宗保是杨业的孙女,因怀念祖父, 居庐于此。

第五代杨文广

在演义戏文之中,杨文广为杨宗保之子,而正史之中他才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因父荣光,年纪轻轻就在皇城担任亲军龙卫。后在陕西饥民起义之中,他终于得到机会立下军工。同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他生来就属于边疆战场。后来杨文广拜入范仲淹帐下,后追随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在宋神宗时期,因为抗击西夏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宋辽两国争夺代州,杨文广献计幽燕之策,只是这计策还没得到朝廷回复,杨文广已经病死,享年75岁。

第六代杨怀玉

人称玉面虎,杨文广之子。杨怀玉征西这出演的正是狄青之子狄难抚和杨家产生误会,在西夏挂帅与杨家军为敌,后在杨怀玉多方周旋之下,两家合好,狄难抚归宋,逼退西夏大军。

第七代杨士瀚

同为评书虚构人物,杨怀玉之子。演义之中,杨士瀚为救被困泥雷城的父亲和太子慈云带兵扫北,最后杨家将历经曲折得胜还朝。

第八代杨金豹

杨士瀚之子。演义之中,杨士瀚战死沙场之后,杨金豹和其母隐居。因杨家女儿受辱,余太君辞朝带全家回故乡西宁,在路途之中遇到了下山的杨金豹,原来他拜入了八宝灵云洞李长庚门下,并习得一身武艺。杨金豹认祖归宗后,杨门一家终于回到西宁。

第九代杨满堂

虚构人物,杨家第九代孙。宋徽宗时杨满堂来京城识得辽国皇族萧玉姣,后与她患难真情。萧玉姣深明大义,协助杨满堂夺回雁门关。

第十代杨再兴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得力干将,也是金庸笔下杨过的祖先。1140年,金撕毁盟约进攻南宋,杨再兴曾试图单枪匹马入敌营捉兀术,可惜没有找到,又单枪匹马从敌营撤退,全身几十处伤。五日后,杨再兴携三百骑兵遇到金人十二万大军。金人以箭群射之,杨再兴身中数剑依旧能折断箭继续抗敌,最后身中三百多箭而亡。杨再兴乃是一代战神,战死沙场让人叹惋。


木剑温不胜


“杨家将十代英雄传”这个说法源自黄炳刚、田连元、郝赫、张贺芳等著的《杨家将九代英雄传》演义评书丛书。根据书中所载共有十一代英雄,他们分别是:1杨会2杨衮3杨令公4杨六郎5杨宗保6杨文广7杨怀玉8杨士瀚9杨金豹10杨满堂11杨再兴,。十代英雄的话,还需要去掉杨会。福垊就以历史和传奇对比的方式,加以简单介绍吧。

一、火山王杨衮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的杨衮说的是在儿皇帝的“儿子”皇帝石重贵时,辽国大肆进犯,功夫高强的杨衮结寨自保,并联合三十六寨,在火塘寨自号火山王。前面“儿子”加引号,是因为石重贵是石敬瑭的养子,当然也就是他的亲侄子。杨衮与高兴周、刘知远结拜为兄弟,火山爆发的杨衮打出的旗号是“扶汉灭辽”(福垊在想作者是不是学的是扶清灭洋的旗号。)

刘知远建汉称帝,高兴周追封为秦王,高兴周也许大家不太熟悉,他的儿子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杯酒释兵权的主角之一高怀德。真实的杨衮却是“汉奸”。杨衮为杨师厚(评书里杨会的原型)部曲,杨师厚谋得辽西之地,就封杨衮为霍山节度使,后进爵为霍山郡王、霍山王。评书里火山王就源自霍山王。后来杨衮投靠了辽太宗耶律德光(就是石敬瑭的“父皇帝”),被耶律德光赐姓赐名为耶律敌禄。

二、金刀杨令公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杨业的名字为杨继业,其父为杨(弘)信刀神的他和佘赛花一同投宋。然后积极抗辽,他为救驾连伤三子。后来因为潘仁美公报私仇,导致杨继业孤军深入,被困两狼山,最终撞碑自杀。福垊这里谈谈令公,令公最早是中书令的尊称,郭子仪就曾被尊称为令公。到了宋朝后,令公一般为功勋卓著的名将的尊称。历史上的杨业,980年杨令公在雁门关大虐辽军,名镇契丹。北伐时,杨业提出布袋阵谋略,来消灭辽军主力。却被监军王侁(shēn)的讥讽为胆小懦弱,并逼迫杨业深入契丹腹地,最终导致杨业兵败被俘,杨业绝食三日而死。

三、杨六郎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的杨六郎,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在杨业去世后,成为了杨家将的主帅。历史上的杨延昭,也曾被称呼为杨六郎。关于六郎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个从大排行(叔伯兄弟)中排行老六。你比如大排行中朱元璋是老八。一个就是杨延昭名镇契丹,契丹人把他看成了北极星的第六颗星,此星主镇幽燕契丹,故而辽人尊称他为六郎,必须的六六六。

四、杨宗保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上的讲的是杨宗保招亲,一来杨宗保抱得美人归——穆桂英,二来穆桂英是一员虎将——归降宋朝。历史上没有杨宗保,杨宗保的历史原型是就杨文广,我们来看看评书里的杨文广。

五、杨文广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的杨文广在寺中勤学苦练,文武双全。李煜的后代李青在寿州称帝,宋朝天子派杨文广平叛,他赢得了胜利,娶了美女降将吴金定。可因为狄龙失军粮,导致大败,后在穆桂英支援下大获全胜,狄杨两家却结怨了。历史上的杨文广和包青天是一年的人,都是999年出生的,为杨延昭第三子。杨文广还曾是范仲淹的手下,杨文广曾参与平叛以及攻打西夏的战争。

六、杨怀玉的传奇

评书里这段是《杨怀玉征西》,那是因为狄杨两家结怨后,狄青和夫人西夏公主去西夏避难。西夏联合四国替公主报仇,在杨怀玉征战和招抚下,狄杨两家和好如初,打退了西夏联合军。历史上没有杨怀玉此人。

七、杨士瀚的传奇

在宋神宗时,北方十八国联合军二十万大军犯中原大地。太平王杨怀玉被困,震天侯杨士瀚救父救国,这就是评书里的《杨士瀚扫北》。

八、杨金豹的传奇

宋哲宗时,杨家处于低谷。杨士瀚死于战场,杨士瀚的妻离子散。只有一女,还被王爷赵佶(未来的宋徽宗)调戏,闹出了事端,迫使杨家颠沛流离,回归故里。此时,练就一身本领的杨士瀚的儿子杨金豹下山,认祖归宗。

九、杨满堂的传奇

宋徽宗时,杨满堂进京探亲时救助了芷兰公主,结识了萧玉姣。而萧玉姣双胞胎的姐姐萧月姣处处祸害太后、公主,陷害杨满堂。而杨满堂却一直认为是萧玉姣变坏了,只到萧玉姣救了他命,还帮助他大胜辽军,他才知道真相。最终杨满堂与萧玉姣结婚,佘太君病终。

十、杨再兴的传奇和历史

评书里没讲他的传奇,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南宋,而评书只讲北宋金庸小说里杨再兴的曾孙是杨铁心,杨铁心的儿子是杨康,杨康的儿子是杨过。历史上的杨再兴、张宪、胡闳休、王贵、牛皋为岳飞的五杰。


福垊


我们常说忠烈杨家将,杨家在整个大宋期间忠心护国,而且还是代代相传被人们所崇拜。



第一代:杨衮

生于五代十国时期,自幼学习武艺,后来与刘知远,高兴周结拜为兄弟,刘知远当后汉皇帝后,杨衮联合三十六寨兵马,击败辽国的入侵。

第二代:杨业

杨业一直在山西坚持抗辽,使辽军闻风丧胆,他手下的七个儿子也非常厉害,从杨大郎一直到杨七郎,个个忠肝义胆,勇猛无敌,杨业最后被奸臣潘仁美所陷害。

第三代:杨延昭

公元986年杨延昭跟随父亲随军北伐,带领士兵身先士卒,最终攻下辽国边防重镇朔州,后来杨延昭驻守北方,使辽军不敢南下侵宋,公元1014年,杨延昭去世。

第四代:杨宗保

杨宗保与妻子穆桂英共破辽军天门阵,后来在与西夏的交战中中箭而亡。

第五代:杨文广

杨文广平定北宋多起内部叛乱,后来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击溃西夏军,官至步军都虞侯。1070年病死。

第六代:杨怀玉

人称玉面虎,陈文广被困庆州,孟通江闯营搬兵,焦通海阵上中毒砂,结果杨怀玉以冒名投亲的方式盗取解药,最后弄假成真,真的娶妻孟九环。

第七代:杨士瀚

他是杨家将后期最勇猛的将领,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宋神宗时期,北方泥雷国等十八国联合反宋。共20万大军进攻中原,后来宋神宗命令杨世瀚带兵击敌,后大败敌军,威震北方各国。

第八代:杨金豹

杨世瀚死后,杨金豹不知所踪,后来在辽东铁砂山八宝灵云洞拜李长庚为师,习得一身武艺后下山 认祖归宗。

第九代:杨满堂

杨满堂足智多谋,武功超人,屡立战功。据说有一次边关危急,杨家将奋力御敌,这时先锋官为杨满堂,在这次战争中留下了杨满堂六月踏冰过黄河的故事。

第十代:杨再兴

南宋抗金名将,是岳家军的骨干 ,后来跟随岳家军破伪齐朝廷,后大破金兀术于郾城下,使称郾城大捷,后来误入小商河,战死沙场。

上面的人物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真实的,不管怎么样,杨家将的精神一直在,值得后人代代学习。


景观历史


在真实的历史上,杨家将没有十代,只有三代,代表人物分别是杨业、杨延昭与杨文广。我简述如下:

第一代杨家将:杨业杨令公

小说《杨家将》的杨老令公,便是历史上真实人物杨业。

杨业本名杨重贵,年轻时善骑射,后成为北汉的一员将领。北汉皇帝刘崇十分器重他,赐予刘姓,改名为继业,几乎把他视为皇族成员。在北汉与宋的战争中,杨继业是相当卖力,甚至在北汉灭亡后,他还负隅顽抗。也正是这种忠勇的精神,使他嬴得了宋太宗的尊敬,太宗皇帝让他改回原姓,同时改名为“业”,故而称为杨业。杨业打仗勇猛,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早在北汉为将时,便得到了一个绰号,称为“杨无敌”。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三月,辽军入寇雁门关。时任代州刺史的杨业采取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他率数千骑兵绕道到契丹人的背后,冷不妨发起突袭。此役契丹人大败,辽国驸马萧咄李被当场击毙,辽将李重诲被生擒。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传到帝都后,宋太宗龙颜大悦,提拔杨业为云州观察使。此役的胜利也令杨业的威名传遍北疆,契丹人对他非常忌惮。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辽军分三路,分袭雁门、府州、高阳关。雁门正是号称“杨无敌”的杨业把守,他与潘美联手,大破敌军,反客为主,攻入辽境,俘老幼万余口,获牛马五万。

公元986年,即雍熙三年,宋太宗发动北伐,史称雍熙北伐。潘美、杨业率一支人马,从西线发起进攻。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潘美与杨业连下四州,战果惊人。然而,由于北伐主力曹彬兵团战败,辽军大举反扑,潘美、杨业兵团的处境十分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杨业主张避敌锋芒,监军王侁却讥讽他本是个降将,难不成又想向辽国投降么?杨业悲愤之下,为了自证忠心,明知不可战而不得不战,最后战死沙场。

杨业殉国的噩耗传到开封城后,宋太宗大为痛心。监军王侁被除官,发配金州;潘美被降三级留用;追授杨业为太尉兼大同军节度使。

第二代杨家将:杨延昭

杨业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均被朝廷录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杨延昭,也就是小说人物中的杨六郎。

在杨业的儿子中,杨延昭的性格与父亲最像。杨业曾说:“此儿类我。”确实如此。杨延昭尝追随父亲参加雍熙三年的北伐,后来镇守大宋北疆,颇多战功。宋真宗也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堪称为杨家将第二代的出色人物。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辽师大举南侵,兵锋直抵宋军守备薄弱的遂城。几乎没有人相信小小的遂城能抵挡辽军的进攻。可是,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拯救了遂城,此人正是杨家将的二代传人、杨业之子杨延昭(又称杨延朗)。那么杨延昭是怎么创造奇迹呢?

当时正是冬季,天气寒冷,气温零度以下,杨延昭召集城内壮丁,连夜在城墙上注水,到了次日凌晨,水全结成冰块了,整个遂城在一夜之间,加上了一层冰甲,变得坚不可摧。面对坚冰浇筑的城池,辽人望而兴叹,遂撤围而去,杨延昭么自己的聪明才智保全了全城百姓。

第三代杨家将:杨文广

杨家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他的才华曾得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赏识,后来追随狄青南征。考虑到杨文广是名将之后,宋英宗多次提拔他,官至定州路副总管、步兵都虞侯。与祖父、父亲一样,杨文广也是精忠报国,因公忘私。

可以说,杨氏家族为大宋帝国的边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几代人抗击外敌的英勇事迹,得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逐渐演变为小说《杨家将》。


君山话史


杨家将是北宋最著名的军事家族,也是宋朝最为忠君爱国的世家。七郎八虎、杨门女将等故事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在评书中杨家可谓是满门忠烈,其先后有杨继业、杨延昭、杨永、杨勋、杨希等人战死沙场,以身殉国。而现在随着关于杨家将的小说和影视剧的流行,他们的故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那么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疑问,评书中所流传的杨家将十代英雄都有些呢?当然其实个人觉得如果要加上传说和评书等内容的话,杨家将其实应该有十一代英雄。

第一代:邺王杨师厚

杨师厚被很多人认为是北宋杨家的始祖。他是唐末五代时期后梁名将,也是后梁的开国功臣。从军二十余载,先后帮助朱温击破岐王李茂贞、败朱温叛将王师范,并先后为后梁襄、唐、邓、复、郢、随、均和房等荆襄八州,后更是靠计策夺取了天下重镇长安。梁末帝时期更是被封为邺王,权倾朝野。可以说如果不看什么正统不正统的问题,及其他因素,杨师厚可以说的确是五代时期一位大大的英雄人物。

第二代:火山王杨衮

这个是演义人物,其原型被认为是后周麟州刺史杨弘信,而杨弘信也就是北宋名将杨业。当然我们现在说的就是杨衮,在小说中的杨衮生于五代十国时期,他自幼学习到了高超的武义,其枪技和锤技可谓是出神入化,在当时候少有匹敌者。而且评书所说杨衮曾经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和五代名将高行周结拜为兄弟,之后辽国入侵中原之时,他集结了三十六寨兵马,并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自此世人称其为火山王杨衮。同时民间更是流传着杨衮大战李存孝、真杨衮义收假杨和火山王战败辽太宗等传奇故事,可谓是一代传奇英雄啊。

第三代:都虞侯杨业

演义中被称为杨继业,他可以说是北宋年间最知名的将领。杨业本是北汉的建雄军节度使,被北汉军称为“无敌将军”,其在北汉为官期间曾击退辽军十万大军,并击杀辽将萧咄李,俘虏都指挥使李重诲,十万大军被彻底击溃。后北汉被宋所灭后,赵匡胤因仰慕其名生,而先封为郑州刺史,后升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公元986年,赵光义北伐辽国之时,因被监军王侁所逼迫,在战机不对之时,杨业不得已只能出兵攻辽,但最终在外无援军,内无将士的情况下,杨业兵败被俘,最终绝食三天以身殉国。

第四代:保灵侯杨延昭

杨延昭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杨六郎,他也是杨业的儿子当中唯一被正史记载的杨家名将。公元986年杨延昭跟随父亲杨业随军北伐,在杨业攻击朔州城之时,杨延昭身先士卒率领将士猛攻朔州,即使身中数箭,也从未退缩,最终攻下了辽国边防重镇朔州。之后杨业兵败以身殉国之后,杨延昭被任命为保州缘边都巡检使,负责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后在1004年的时候,杨延昭亲率大军攻进了辽国边境,并攻破了古城,杀敌甚众,可以他在边防二十余年,是辽宋边境最为安定的时,辽军也都十分惧怕于他。公元1014年,杨延昭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第五代:平南王杨宗保

杨宗保为评书虚构的人物,在正史中并不存在,而在评书中他是杨延昭和柴郡主的儿子,穆桂英的丈夫。在《杨家将演义》中,他与其妻穆桂英同破天门阵,在杨延昭死之后,他奉命东征西夏之时,被围困于陷金山,最终中箭而死。而随着他的去世,演义中的杨家将可谓已于成年之将,遂开始了后世更为熟悉的杨门女将的故事。

第六代:太平王杨文广

杨文广在演义中是杨宗保的儿子,但是在正史中却是杨延昭的儿子。正史中的杨文光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他因杨延昭的关系而进入官途,先任侍卫亲军龙卫和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他的半辈子几乎都是在平定北宋内部的叛乱上,先后平定陕西南部张海起义和侬智高起义。公元1068年其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击溃了西夏军筚篥城的企图,并升任步军都虞侯,后于1070年病死,可以说在正史中杨文广没啥成就。当时演义中的杨文广可以不一样,其少年时期就曾领兵南蛮先后收服了鳄鱼精、水龟精和螟精,而更是在宋仁宗时期领兵二十万平定了交趾国的叛乱,并替北宋收服了交趾国,所以说在演义中的杨文广可谓是一位举世名将。

第七代:玉面虎杨怀玉

《杨家将》虚构的人物,杨文广的儿子。杨怀玉最知名的故事就是西征西夏的故事,在当时杨文广在征讨西夏的时候被围困于庆州,在此过程中杨怀玉在为了解救其父母的大将焦通海的过程中,在冒名投亲拿解药的时候,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孟九环。而在这之后西夏国大智王设圈套让杨五郎收养的狄青之孙狄难抚坐上了西夏大军统帅的位置,并让他与北宋进行内斗,而穆桂英也因为狄难抚的诡计而险些丧命。同时北宋大将呼延云灵被狄难抚误杀,而后杨五郎下山助宋收服了狄难抚,然后狄难抚和杨怀玉一起通力协作生擒鄂厉虎、大破火龙车、巧占青冈峡,又俘虏了大智王,最终逼退了西夏大军。

第八代:震北侯杨士瀚

杨士瀚评书虚构的人物,杨怀玉的儿子。是杨家将后期最为勇猛的武将,善使一对擂鼓瓮金锤,有着万夫不当之勇,也是四猛八大锤中的第一金锤将。评书中说到宋神宗时期,北方泥雷国等十八国联合反宋,泥雷国铁雷率领十八国二十万大军进攻北宋,此时神宗皇帝命杨怀玉与太子出征御敌,但因被铁雷用计所困,不得已杨怀玉只能派大将大将魏化回京求援,神宗皇帝并命杨士瀚带兵扫北,最终杨士瀚成功解救出杨怀玉与太子,并顺利的镇压了泥雷国等十八国的叛乱。而在此过程中还相继发生看杨士亮黑水国招亲、杨士瀚大弯国巧遇四弟杨士鹏、卖宝剑西番招驸马、得宝幡火烧铁雷等事件。

第九代:杨金豹

《杨金豹下山》中虚构的男主角。宋哲宗时期,杨士瀚战死沙场,而其妻陆云娘和其子杨金豹相继失踪,下落不明。而后时逢佘太君一百五十岁大寿,皇子赵佶贺寿之时因调戏杨士瀚的女儿杨彩凤,而被杨六郎的妻子王兰英打跑,后赵佶恶人先告状,随即宋哲宗决定要杀掉王兰英,之后被家将杨开胜所救,之后佘太君辞朝回乡,而在回乡的途中陆云娘与杨彩凤母女相认,但此时的佘太君等杨家将也被困于金陵府。此事被杨金豹的师傅长眉老祖所知,于是长眉老祖就让杨金豹下山去认祖归宗,并顺便救出杨家人,而后杨金豹凭借着师傅所赠的水眼金睛兽接连攻破了金陵府四门,最终救出了佘太君等杨家将,而杨金豹也认祖归宗,于佘太君同回西宁。

第十代:杨满堂

《杨满堂除奸》的虚构人物,生父不详。此书只要讲述的是宋徽宗时期,杨满堂奉老祖宗余老太君的命令进京探亲,途经飞鹰涧,因机缘巧合救下了芷兰公主,并结识了辽国皇族之女萧玉姣。之后杨满堂因萧玉姣的陷害而入狱,不过因余老太君的救助杨满堂被释放,再这之后徽宗得知他是杨将之后遂命他率兵征辽,杨满堂在萧玉姣的相助下先后破双峰寨、取太原。最后萧玉姣更是助杨满堂夺回雁门关,最终胜利回朝,而杨满堂也和萧玉姣顺利结成伉俪。

第十一代:杨再兴

他在小说《说岳全传》中是杨家将杨六郎的玄孙,也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第一枪王。在小说中杨再兴原是九龙山的土匪,后被岳飞打败归顺宋军,并于岳飞结拜为兄弟,后两人携手大破金兵,但最终在追击金军的溃兵误入埋伏,中箭而亡。当然以上仅是小说,在正史中杨再兴虽也是抗金名将,但是却只是岳飞的部下,而不是兄弟,同时他最开始也不是什么土匪,而是曹成部将,在1140年的时候他因在小商桥与金国人决战之时被埋伏,身中数箭而亡。

以上就是杨家将的十一代英雄,当然除了杨师厚、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是史书明确记载的宋朝名将外,其余的都是虚构的,而杨再兴也没有史书记载他是杨六郎的玄孙。当然不管杨家将的故事到底存在不存在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杨家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满门忠烈,为国为民,这就是杨家精神。


澳古说历史


先说明情况,本回答不依据历史,因为历史没有记载杨家十代的。本回答依据的是演义推测。

杨家将第一代是后梁名将——金刀杨师厚。

杨师厚是五代十国时期颍州人。初为河阳节度使李罕手下副将,后来归顺梁王朱温,被朱温赏识,委以检校右仆射、曹州刺史之职。


903年,受命讨伐平卢节度使王师范,斩王部士卒过万,王师范被迫投降。

战后升任行营马军都指挥使。

905年,在与忠义节度使赵凝之战中,连克荆州、襄阳,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后染病而亡。

第二代杨衮

杨衮字宏信,金刀杨师会长子,杨继业之父。杨衮自幼学习杨家刀,武艺高强,与后汉皇帝刘知远是总角之交。

刘知远建立后汉之后,杨衮打出“扶汉灭辽”大旗,战败辽太宗,显示了不俗的军事才能。

后来杨衮与赵匡胤交战。因为杨衮义子高怀德是赵匡胤的妹夫。

后汉皇帝怀疑杨衮暗中与宋私通,要求杨衮交出高怀德,以证清白。

杨衮在高怀德的劝说下,投降大宋,赵匡胤封他为“火山王”,从此杨家成为宋朝最可靠的长城。

第三代杨老令公杨继业

杨继业外号“杨无敌”,年轻时追随北汉刘崇,是北汉名将。

随父归宋后,任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刺史。

980年三月,率数千骑兵在雁门关大破辽景宗十万大军,杀死辽国驸马萧咄李,威震辽军,契丹人见杨业便逃得远远的。

雍熙北伐时,杨业被潘仁美陷害,撞死李陵碑,以身殉国。 杨业有七个儿子,人称杨家七虎,都是赤胆忠心之士,在民间家喻户晓。

第四代杨延昭

杨延昭便是著名的杨六郎,被辽人认为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辽人称其“破军”。

杨六郎守卫边关二十多年,功劳无数,数次大败辽兵,是大宋之长城。

他去世时,宋真宗派人护送灵柩回乡,路人看到他的灵柩都大声痛哭,可见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第五代杨宗保

杨宗保并不突出,厉害的是他老婆穆桂英。

穆桂英自幼由神女传授神箭飞刀及兵法,与杨宗保成亲后,大破辽国天门阵,平定广西侬智高叛乱,被封为浑天侯。

五十三岁时率12寡妇征西,不幸在滴泪崖以身殉国。

第六代杨文广

杨文广是位少年英雄,十五岁就抢了王伦的帅印,成为大宋征西二路先锋。在西夏为母报仇,大破西夏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得胜回朝后,又奉命领兵二十万平定交趾国叛乱,将交趾纳入大宋的版图。

第七代杨怀玉

杨怀玉也暗少年英雄,在父亲杨文广被困庆州时,杨怀玉与狄青之孙狄难抚一起征讨叛乱的大智王。

在战斗中,杨怀玉生擒鄂厉虎,大破火龙车,巧占青冈峡,义释大智王,逼退西夏大军。

第八代杨士瀚 杨士瀚外号金锤大将,使一对擂鼓瓮金锤,是李元霸式的人物。

宋神宗时,北方泥雷国等十八国反宋,杨怀玉与太子慈云奉旨出征,不料被困在泥雷城中,神宗派杨士瀚带兵救援。


杨士瀚在路上巧遇跟仙人学艺的四弟杨士鹏,历尽曲折,降伏泥雷国,救出父亲,得胜还朝。

第九代杨金豹

宋哲宗时,杨士瀚战死,佘太君也已一百五十岁。皇子赵佶(宋徽宗)到天波府贺寿,调戏杨彩凤,被杨彩凤痛打。

赵佶诬告杨家,余太君带领全家回到西宁。杨金豹在凤翔府除掉里通外国的奸臣,保护杨家回到西宁。

第十代杨满堂 杨满堂进京探亲,被陷入狱,幸亏萧玉姣相救。潜入宋营,杨满堂在她的协助下,率领宋军打退入侵的番邦军队,夺回雁门关。

杨满堂和萧玉姣喜结良缘,生下一子杨再兴。

第十一代杨再兴

杨再兴是岳飞部将,跟随岳飞抗击金军,绍兴六年在邓州大破伪齐,攻克邓州、蔡州。


绍兴十年随岳飞与金军战于曹州,在小商桥与金军大战,杀死金军士兵二千多人以及金军将领万户撒八孛堇、千户一百人。

终因寡不敌众,中箭而死。金军将杨再兴的尸体焚化之后,共得到箭镞竟有两升。

第十二代、十三代代无考。 第十四代杨铁心

杨铁心自幼习得杨家枪法,与结义兄弟郭啸天隐居牛家村,不想全家被完颜洪烈算计,妻子被骗,自己带着义女穆念慈,化名“木易”,流落江湖。

后来杨铁心历经辛苦,夫妻终于重逢,杨铁心夫妇为了不连累丘处机等人,双双自尽。

第十五代杨过

外号“神雕大侠”,幼时流落嘉兴,后被义伯郭靖接到桃花岛,又被送至全真教,认识了师父小龙女。


两人萌生"师生恋",又被郭靖的女儿郭芙斩下右臂,最终学得独孤求败剑术。

历经千辛万苦,与小龙女破镜重圆,在襄阳打败金轮法王和蒙古大汗,华山论剑人称 "西狂",最终归隐古墓。

自杨过之后,杨家传人再也不出江湖。据说元末有一黄衫女子与杨家颇有渊源,也许杨家仍然有后。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杨家将的故事早已经深入人心了,杨家将不光是男将还有女将。而且杨家将十代英雄,不得不说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当然杨家将的故事其实大部分都是小说评书里面的,和正史上面的出入是非常大的。所以也是不要当真的。

第一代:杨滚,杨滚就是杨继业的父亲,虽然历史上是有杨滚这么一个人的,后世的评书小说就把杨继业的父亲说成了杨滚,但是其实在正史中杨业的父亲是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并非是杨滚,杨滚是契丹人,辽国名将。

第二代:杨业,也即是戏剧中的杨继业,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986年随军北伐,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力战而死。

第三代:杨延昭,也就是我们说的杨六郎,在演义中杨业有好几个儿子,但是在历史上只有杨延昭有记载。杨延昭镇守边关20年。

第四代:杨宗保,首先说明一下杨宗保在历史上并无此人,只是一个虚构的。演义中杨宗保的妻子就是穆桂英,杨宗保在金山中箭而死,死时仅仅24岁。

第五代:杨文广,演义中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但是在历史上杨文广其实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是病死的,终年75岁,作为一个武将能够善终算是一个好的结局。杨文广在抗击西夏的过称中立下了很多功劳。

第六代:杨怀玉,杨文广的儿子,逼退西夏。

第七代:杨士瀚,杨怀玉的儿子,也是虚构的。

第八代:杨金豹。

第九代:杨满堂,虚构人物、夺回雁门关。

第十代:杨再兴,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岳飞的得力助手。杨再兴带三百人与金兵十二万大战,杨再兴身中数箭而死亡。中了三百多箭最后才死的。一代战神。在金庸笔下杨过的祖先就是杨再兴。


中国历史研究所


说到杨家将在中国当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只认识演义里的杨家将,我们也要了解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

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仅仅只有三代人而已。并不是题目里所说的十代,至于演义或者评书里的杨家将,很多人都是他们杜撰出来的,并不是历史事实。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里的记录,历史上杨家将的三代人分别是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

至于大名鼎鼎的杨宗保和穆桂英,根本就没有这些人,他们也是被杜撰出来的。

我们先说杨业,杨业是杨家将的创始人,一开始他是大宋的敌人,在北汉效力,是北汉的护国大将。

北宋皇帝赵匡胤,之所以攻打不下北汉来,就是因为杨家将太厉害了。杨业每次都是拼死抵抗,赵匡胤无功而返。

打了两次,没有打下来,赵匡胤就离奇的死亡了。后来赵匡胤的弟弟,赵广义登基当皇帝,他就是宋太宗。

宋太宗继续攻打北汉,完成哥哥赵匡胤没有完成的使命。

这一次宋太宗成功了,他把北汉给攻打了下来,北汉的国主和杨业一起投降了北宋。

直到这时候杨业所带领的杨家将,才开始为北宋效力。大家看的演义里的杨家将对抗契丹,就是从杨业投降北宋开始的。

因为杨业所带领的杨家将比较勇猛,所以宋太宗就把杨业给安排了西北雁门关一代,抵抗契丹人去了。

在雁门关杨业曾经带领八千杨家将,打败十万契丹的骑兵。

此次战役的胜利,让杨家将的名声响彻宇宙。契丹人再也不管踏进杨家将管辖的地盘了。

虽说契丹人不进攻杨家将管辖的地盘了,但是,东边的平原地区,他们还是经常进犯的。在这期间宋太宗曾数次带领宋军去攻打北边的契丹。

但是,双方都是互有胜负,并没有分出一个高低来。

不过,在打攻打契丹的时候,宋太宗差点殒命在那里,要不是杨业那一次跟着宋太宗,宋太宗就死翘翘了。

大宋的军队找不到皇帝了,以为宋太宗战死了呢。

后来才得知,宋太宗是骑着驴狼狈的逃了回去。在逃亡的路上,宋太宗还中了两箭。这个箭伤伴随着他,折磨了他一生。

自从这次宋太宗吃了如此大亏之后,他再也不亲征打契丹了。

在一次宋太宗命令潘美在西路,带领杨业攻打契丹的时候,潘美把杨业给出卖了,杨业和他所带来的杨家将,全部战死在了陈家谷。

杨业战死之后,宋太宗命令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接过了杨家将的大旗,让他继续带领养家军,为北宋抵御契丹。在这期间,杨延昭也为北宋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到了宋真宗的时候,北宋和契丹签订了《檀渊之盟》,自《檀渊之盟》签订之后,北宋和契丹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就没有战事了。

杨家将的第三代领导人就是杨文广,杨文广的战绩主要是为北宋对抗西夏。自杨文广之后,杨家将也就没有了踪迹了。

至于杨门女将,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佘老太君,穆桂英之类的英雄,全部都是杜撰的。

这就是正史上关于杨家将的真实情况。


汉史趣闻


“满门忠烈杨家将!”杨家将的故事世代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第一代:火山王杨兖。

作为演义小说当中杨家将的第一代祖先,杨兖被人们所熟悉主要是因为,《赵匡胤演义》和《飞龙全传》等演义小说的描述。

第二代:杨业(又称杨继业,杨老令公)。

然后,按演义小说的描述,杨业是火山王杨兖的独生儿子。杨业娶妻佘赛花,佘赛花就是演义小说以及电视剧当中鼎鼎有名的“佘太君”了!而作为杨家将的第二代传人,杨业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事迹主要是“兵败两狼关,头撞李陵碑”了。

第三代:杨延昭(又称杨六郎)。

杨延昭是杨业一脉单传的儿子。在《杨家将》等演义小说当中,杨业杨老令公有子曰“七狼八虎”之说,而杨延昭在兄弟们之中刚好排行第六,故又称为杨六郎。另外,在演义小说当中,杨延昭杨六郎是杨家将当中,抗击辽国侵略的第一人了。

第四代:杨宗保。

关于杨宗保最为有名的故事,莫过于“三军阵前娶妻穆桂英”的传说了。按演义小说的描述,穆桂英嫁给了杨宗保,成为了杨家将当中的一员之后,穆桂英就把降龙木砍了给杨五郎做了斧柄,然后大家就一起大破了辽国摆下的天门阵了!

第五代:杨文广(主要事迹略)。

此外,其一是,在《水浒传》原书当中,青面兽杨志也说自己是杨家将嫡系的后人;其二是,在《岳飞传》等演义小说当中,还有说到杨再兴也是杨家将的后人的,而且杨再兴还是岳家军当中的第一猛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