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庄子做梦变为蝴蝶,他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乐观地面对死亡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在《齐物论》一篇的结尾,庄子说了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

一天,庄周正在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感觉真实极了。蝴蝶遨游各处,悠然自在。忽然庄周醒了,自己不再是蝴蝶,还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内篇·齐物论》)

庄子说的这个故事美极了,就像是《盗梦空间》一般,那么庄子想借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呢?

庄子做梦变为蝴蝶,他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乐观地面对死亡

一、万物齐一,相互转化

庄子说:庄周和蝴蝶必然是不同的,然而庄周能梦见蝴蝶,或者说蝴蝶能梦见庄周,这就是物的转化(物化)。

为什么不同的物可以互相转化呢?因为从道的角度看,万物混然齐一,无是无非。

每一种生物都从自己的主观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他们看到的世界有是有非。那么到底谁的是非标准才是对的呢?

庄子说:人睡在潮湿的地方会得风湿病,半身不遂,难道泥鳅也会这样吗?人站在高高的树上会恐惧颤抖,难道猿猴也会这样吗?这三者谁最懂得居住的标准呢?

人喜欢吃牲畜的肉,麋鹿吃草,蜈蚣吃蛇,猫头鹰吃老鼠,这四者谁最了解美味的标准呢?

庄子做梦变为蝴蝶,他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乐观地面对死亡

公猿喜欢母猴,麋和鹿交合,泥鳅与鱼同游。毛嫱丽姬是公认的美女,但是鱼儿见了她们就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就高高飞走,麋鹿见了她们就跑掉了。这四者谁最清楚美色的标准呢?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内篇·齐物论》)

所以从道的角度看,万物没有是非、贵贱的分别。正如庄子在《秋水》一篇中所说: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庄子·外篇·秋水》)

庄子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小草棍和楹柱,丑陋的癞头和美丽的西施,宽大、奇变、诡诈、怪异等千奇百怪的各种事物,在道的层面上都是相通而浑一的,没有区别。

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庄子·内篇·齐物论》)

既然万物是相通浑一的,所以可以相互转化。这正是庄子想用“梦蝶”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庄子做梦变为蝴蝶,他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乐观地面对死亡

二、死亡也是物化的一种形式

在庄子看来,天地间只是一口气而已,生与死就是气的凝聚与消散。气可以凝聚为一个事物,气的消散便是事物的死亡。气消散后又重新凝聚,便是变化成新的事物。新的事物也会死亡……

在气的聚散循环中,生物不断的经历着生死的变化,从一种事物变为另一种事物。

生就像是身体上长了一个赘瘤,死就像是脓疮溃破了。

所以我们要以平常心面对死亡,不必因活着而高兴快乐,也不要因死亡而恐惧伤心。这种境界,是古代真人的境界: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内篇·大宗师》)

庄子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子来的人得了重病,就要死了,他的老婆和儿女们围在病床前痛哭。

这时候子来的好朋友子犁来了,他对子来的亲属说说:“你们不要在这里,不要惊动即将变化的人。造化是多么伟大啊,会把你变成什么呢?要把你送到哪儿去呢?是变成老鼠的肝脏呢,还是变成小虫子的胳膊呢?”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 “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内篇·大宗师》)

庄子做梦变为蝴蝶,他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乐观地面对死亡

三、死亡不过是回归了故乡

庄子认为,不但不要厌恶死亡,我们还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你又没死过,怎么知道死亡不会像是流落他乡的游子回到故乡呢?

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够辛苦了,也许死亡正如甜美的睡眠、舒适的休息一般,也许只有当你真的面对死亡时,你才会知道自己当初对生的依恋多么愚蠢。

庄子说了一个故事:丽姬是艾地封疆守土之人的女儿,晋国征伐丽戎时俘获了她,她当时哭得一塌糊涂。

等丽姬进入王宫,享受舒适奢华的生活,她开始后悔,觉得自己当初不该那么伤心地哭泣。

我又怎么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不会后悔当初的求生呢?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庄子·内篇·齐物论》)

所以当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并没有哭泣,而是叉着腿坐在地上,敲着瓦盆唱着歌。

也许像庄子这样,才是活通透了。

庄子做梦变为蝴蝶,他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乐观地面对死亡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 ,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庄子做梦变为蝴蝶,他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乐观地面对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