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老妈之舞者|王桂芬:翩翩起舞的“蝴蝶”

摩登老妈之舞者|王桂芬:翩翩起舞的“蝴蝶”

彩带舞

杂技团的台柱子

石家庄神兴小区面积大,小区内既有幼儿园也有小学,许多孩子不出门就能上到小学毕业。王桂芬的家就在小学对面。

王桂芬出生在衡水冀州的一个杂技之家,她的外公、外婆、舅舅、大姨都是杂技演员,她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也学会了杂技。“我六岁就开始登台演出,跑马、蹬人、大武术、小武术我都练过,”王桂芬说,从小她就随父母辗转多地,演出谋生。

12岁那年,漂泊的日子总算结束,王桂芬考入了河北省艺校学习丝弦。当时的学制比较长,王桂芬在省艺校学习了整整六年,专业课之外,她还学了刀马旦,“杨排风、孙二娘、青蛇,我都演过”,说起当年的学习经历,王桂芬的眼中闪闪发光。

因为历史原因,没等她毕业,就调到了石家庄杂技团,在那个时期,她表演了《女民兵》等一系列现代杂技,家学传统加上艺校的系统训练对她大有裨益,当年杂技团的队友说,只要她一上台,便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可惜好景不长,因为组织结构调整,杂技团被撤销,王桂芝调入了石家庄文工团,开始参与样板戏的表演。尽管已经跨了行当,可对王桂芬来说,仍然是手到擒来。当时团里排练《白毛女》,她总是演主角。后来《白毛女》进行过改编,又增加了几个同类型的人物,王桂芬始终演女一号。大家都说,当年她在文工团那可是台柱子。

就在这时,王桂芬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她离开了文工团,到工厂当了一名工人。

王桂芬这么解释,当时还未结婚的爱人也在文工团,两个人马上要步入婚姻殿堂,她这么做是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进入工厂以后,王桂芬的文艺才能很快被发现,她仍然在工厂中担任文艺骨干,不仅到处参加表演,还肩负着教学员、带学生的任务。

她辗转更换了许多次工作,无论是在五金厂、兵工厂还是公交公司,走到哪里她都是人群中的焦点。难能可贵的是王桂芬一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在工作之余还抽出时间去省歌舞剧院学习芭蕾。

后来机缘巧合,最终王桂芬又回到了文艺界,1997年,她从石家庄市评剧院退休。

摩登老妈之舞者|王桂芬:翩翩起舞的“蝴蝶”

率队参加演出

文艺队的“导师”

退休后仍然闲不下来,2013年,由王桂芬牵头,神兴小区文艺队成立。

不只神兴小区,附近几个小区的人听说王桂芬在这里教舞蹈,纷纷前来参加。文艺队刚成立的时候,一穷二白,大家聚在一起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在大家的努力和社区的支持下,在神兴小区居委会二楼,文艺队拥有了一间专属的活动室。王桂芬要求大家每周要保证三次训练。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排练出像样儿的节目,”王桂芬的口吻和她退休前一样。“对我们来说,是老有所乐,对社会来说,我们能够贡献一点余热,神兴文艺队必须要高标准要求,不然就是一只广场舞大妈小队,只有我们的训练强度上去了,表演水平提高了,才能到各地参加表演,到敬老院、到贫困乡村,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演出,我们的社会影响力才会形成。”

这支文艺队从成立时的十来个人到后来二三十人,王桂芬伴随着它每一步的成长。文艺队的成员主要是退休的老人,大家时间充足,来自各行各业。有学校的老师、工厂的工人,有会唱歌的、会跳舞的,王桂芬编舞没有灵感的时候,就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商量,大家各抒己见,常常能碰撞出火花,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我觉得这个文艺队比我们专业的文艺队还要好,大家的背景各不相同,视野更宽、思路更广,有时我们商量出来的办法出乎寻常得好。”王桂芬激动地说。

为什么大家都叫她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源于一次比赛。

2015年,王桂芬和神兴文艺队参加了社区之星文艺比赛,她和队友一起表演了自己改编的舞蹈《梁祝》,她饰演其中的祝英台。比赛的时候有一个托举的动作,需要队友把她瞬间托举到空中,为了保证这个动作的完成,王桂芬节食减肥,一个月的时间瘦了30斤。等她到了舞台上,伴着音乐翩翩起舞,像极了一只飞翔的蝴蝶,引来了满场的喝彩,人们都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一位近70岁的老人。最终神兴文艺队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从此以后,她便多了一个“昵称”——蝴蝶。

摩登老妈之舞者|王桂芬:翩翩起舞的“蝴蝶”

扮相美

神童的神奶奶

王桂芬的退休生活更加精彩的是教育。

因为有在评剧团幼儿园工作的经历,她退休后又被返聘到幼儿园担任园长。短短一年的时间,她便把幼儿园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走上了轨道。她便主动辞职回家,做起了全职奶奶。

大家都没想到,王桂芬当奶奶又搞出了名堂。

王桂芬说,我孙子2岁的时候就能读唐诗,4岁就上了小学,已经有了1800字的识字量。还记得当时去小学面试,老师们都怀疑这么小的孩子能不能跟上小学的课程,因此当场设计了一个考试,让他读教室墙壁上的《学生守则》,没想到他一口气读下来,没有读错一个字。老师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可再也不怀疑他的能力了。

2016年,她16岁的孙子考上了重点大学,被远近的邻居们称为神童,后来有媒体采访的时候发现,这跟王桂芬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王桂芬的教育方式和他人有所不同,她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教育。孩子小时候跟着她出门,每当看到马路上的交通标识,她都要问一问:这是什么意思?上面写的是什么字?久而久之,孩子对汉字的印象加深了,就连理解能力也提高了。不仅如此,她还鼓励孙子练习书法、学习围棋、绘画等等。如今家中挂着的一幅画,就是孙子上小学的时候绘制的,他参加书法比赛、绘画比赛获得的奖杯摆满了家里的壁橱。

后来王桂芬教育孙子的方法还被杂志作为“隔代教育”的特例进行宣传。有人开玩笑说,神童有个神奶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