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舟山,一位“死”過99回的接訪人

舟山,一位“死”過99回的接訪人

陳策

“阿姨,今天來晚了嘛,坐一會兒,喝杯水。”近日,記者走進市信訪局接訪大廳,陳策與接訪窗口前的一位中年婦女親切地打招呼,如同老友。

周女士信訪已有四年,幾乎每天都來,一來就找陳策聊。同一件事,反反覆覆,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但陳策總是苦口婆心,真情撫慰。周女士從剛來的謾罵到如今的理解,也成了“婦女之友”陳策的一名“常客”。

做好一件事並不難,但每天面對一張張怒氣衝衝的臉,一聲聲情緒化的罵聲、哭聲和抱怨聲,一個個扯不清理還亂的問題……從不迴避、從不退卻,這需要擔當和情懷。

“健談是逼出來的,舟山話也是磨出來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做群眾工作。”陳策說得很樸實。正是他一顆赤誠的為民初心和滿腔熱情,讓“天下第一難事”不再難。

化詛咒為祝福,真情融堅冰

“做信訪工作難,但

上訪人更難。”在陳策看來,做信訪工作是一場修行,貴在將心比心。

80歲的應老太為拆遷安置的事來上訪,進門看到陳策,就如見仇人,指著陳策罵“你家裡人都死光……”。面對突如其來、劈頭蓋臉的咒罵,多年接訪的陳策早已練就了一副不急不躁的好脾氣,笑臉相迎,心平氣和地勸解。

“阿婆,我和我家人都已‘死’過99回了,你說的這次已經是第100回了,他們現在仍舊活著呢……”陳策笑語,然後不厭其煩地向她講解政策,耐心細緻地幫她分析問題。

事後幾天,“回心轉意”的應老太特意登門來向陳策道歉,還特地在辦公桌抽屜裡留下兩隻紅包,告訴陳策:“那紅包裡的紅繩線是我念過經的,我給子孫輩每人一份,你的也不能落下,你們兩夫妻也一人一份。”

詛咒與祝福,本是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而陳策用真情修補成了一條條綿細的紅線,溫暖著信訪群眾的心。

“老百姓有火氣,我們就當情感垃圾桶,老百姓想不明白,我們就幫著分析分析。”陳策說,信訪工作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有時候老百姓就是想找個地方傾訴,要一句寬慰,甚至是出一口氣,只要把他們視同親人真心對待,即使矛盾不能立刻化解,也能得到群眾理解。

在陳策10多位“常客”中,老林可謂是不打不相交的一位。 70多歲的老林因歷史遺留問題長期上訪,但訴求超出政策範圍無法解決。有一次臨近下班,陳策經過老林身邊時笑著與老林打招呼:“老林伯,我們下班了。”老林竟一陣怒罵,緊接著一拳打過來,好在陳策武警出身,輕輕一躲就避開了。

然而,老林第二拳又緊跟而上,這時陳策避之不及本能地用手擋了一下,老林被自己過猛的衝力震得跌坐在地上,隨手打開身邊的熱水杯潑向陳策。滾燙的熱水潑灑在陳策的臉上,立馬紅起來,虧得及時處理沒起泡也沒留下疤痕。

“對待老訪戶不能用老眼光,更要慢工細活。”說起這事,陳策一點不生老林氣。陳策看到的是一位與父母年齡相仿的老人,理解他當時心裡憋著氣,更需要被關愛。

陳策非常關心老林的生活,每年春節都會自費買些東西去看望老林,積極為其爭取經濟補助。如今,陳策和老林成了一對“忘年交”。

用豁達化解信訪群眾心中的怨恨,用溫情為信訪群眾的灰色心路縫補出一條柔和的慰藉良方,陳策的心很寬大,他堅持原則做事,又憑良心做人,既指正,也撫慰。

解訴求有迴音,服務暖人心

群眾上訪的問題包羅萬象,錯綜複雜,尤其是面對帶有情緒的群眾,一杯熱茶、一臉微笑、一番暖心話,或許能讓一些信訪者迅速“消火”,但信訪更考驗的是實際的接訪能力,即又快又準地幫助群眾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解決途徑。

2016年11月,一名群眾因房屋維修涉及公共部分的爭議,認為個人出資不合理來市裡上訪。陳策認真傾聽事由,仔細分析原因,主動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經過五次不間斷的努力,在第三方資質單位的認定下,使這一問題得到了快速圓滿的解決,來訪人為表示謝意,特意送來一面錦旗。

2019年2月2日,臘月廿八,4名務工人員來上訪討薪,在年關包工方人都難找的情況下,陳策急人所急,經多方協調,僅半天時間就拿到了被拖欠了3個月的6萬多元工資款,使務工人員順利地踏上了歸途。

每逢異常

上訪,陳策不論颳風下雨、酷暑嚴寒,逢訪必到現場。面對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群訪場面,陳策總能鎮定應對,迅速有效地控制住局面,將一觸即發的矛盾化干戈為玉帛,做到既解決群眾的根本利益,又維護法律的權威。

頂得住壓力,經得起磨礪,從事信訪工作7年多來,陳策始終堅持在接訪窗口一線,年平均接訪接待來訪群眾800餘批5000多人次,做到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迴音;處置鬧訪、纏訪、無理訪等違規上訪行為260餘起,傳播了正能量,維護了新區良好形象。

擔使命勇作為,術業有專攻

刻苦鑽研、一絲不苟,是陳策的工作信條。他認為,信訪工作是一部百科全書,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識,要精準徹底解決信訪人的困難問題,就要吃透國家相關政策,瞭解每項政策的來龍去脈,諸多歷史遺留問題也要了如指掌。

每天,陳策都堅持做“功課”,下班比別人晚走半個小時,對一天的接訪內容進行梳理整理,涉及到相關政策法規的再查一下、再看一遍,回想一下有沒有向群眾解釋清楚,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途徑。

他的工作沒有時限,每天手機鈴聲不斷,對來電的業務諮詢總是仔細講解耐心導正。部門之間的業務指導也不遺餘力,休息時間也經常在答覆問題,平均每月解答業務問題百餘個。

為了做精做強舟山信訪品牌,陳策主筆制訂了《舟山市來信來訪接待中心來訪細則》《舟山市初次信訪事項回訪核實工作實施細則》兩個規範性文件,使全市的來訪接談、受理辦理、回訪核實、檢查督查納入了規範化軌道。2017年全省信訪系統“業務大比武崗位練鐵軍”競賽中,陳策作為團隊的骨幹,迎難而上,最終團隊勇奪一等獎。

信訪窗口雖小,卻事關社會穩定大局。失土農民養老保險轉軌、漁民獲得補貼、漁民養老保險出臺等,這些曾經群眾的上訪訴求,如今已政策落地實施,受惠百姓越來越多,這正是陳策堅守的初衷。

記者:曹玲 通訊員:硃紅萍 編輯:嚴婷

舟山,一位“死”过99回的接访人

舟報集團新媒體

精準傳播•專業表達•有效閱讀

日報廣告:2828245 晚報廣告:2828248

新媒體合作:2828459 發行服務:2828297

小記者活動:2828254 印刷服務:2828278

舟山網廣告:2828308

http://www.zhoushan.cn

集團統一諮詢投訴:25291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