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科普:清朝推行满族文化时,为什么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通常汉族政权都是以汉语为主,处在它们统治下的民众也都是以汉语为自己的语言,不过华夏大地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外族政权统治的情况,像北魏、辽这些政权,都是这样的外族政权。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也都孕育出了属于自己民族的一些文化,语言更是他们特有的标志,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民族的语言,不过汉语仍然是占主导作用的,几乎历朝历代都是以汉语为主,不过像北魏这样的政权建立之后,就曾大力推行鲜卑语。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外族政权,清朝同样有着自己民族的一些非常具备特色的文化,女真人其实在宋辽时期就已经开始崛起,他们还曾建立过属于自己的政权,后来建立清朝的女真人,与之前金朝的不是一回事。

科普:清朝推行满族文化时,为什么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不过这种文化的传承还在,况且女真人受到明朝的影响比较深,像努尔哈赤他就是在明朝做过官,他们自然就摆脱了野蛮习俗,开始朝着文明阶段转型,之后他们夺取天下,建立自己的政权,仍然保留着自己民族的一些特点,比如剃发易服,这就是清朝统治的一些特色,他们在国内强行推行这些措施,大大改变了华夏大地的文化发展。

到今天,我们生活文化也是与满清文化有关,可清朝在推行自己文化的时候,也是选择性做出一些调整,比如他们就没有选择推行自己的语言文化,仍然是保留了汉语,后来清朝的各种官方文献上,也是以满汉文为主。

科普:清朝推行满族文化时,为什么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语言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清朝统治者对于自己的文化保护还是非常重视的,像满族服饰,发型对于后世的影响都很大,唯独是语言方面,满语作为他们的主要语言,还真就没有发展起来。

那么清朝推行满族文化时,为什么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满文起步晚

首先一点,所谓的满文起步非常晚,满族真正形成的时间也有些短,努尔哈赤建国的时候,他们还是建州女真,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文化体系,这一切都需要后天重塑,之后他们奉行满蒙联合的政策,清朝宫廷里面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这就导致满语始终没有彻底推行开,入关之后,清朝所谓的强行推行本民族文化,并非是为了要让自己的文化发展起来,而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他们需要快速征服汉地,可他们同样要得到汉人支持。

科普:清朝推行满族文化时,为什么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其实清朝入关,真正的主力还是汉人,像吴三桂等人带领的降军,还有他们新组建出来的汉八旗。之前他们的满八旗实力下滑太快,越往后越不堪大用,对于汉人的依赖,让清朝统治者们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在语言上,指望所有的汉人都去学习,明显是不太现实的。

满语学习困难

清朝在这个事情上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没有盲目去推行自己的满语,后来清朝使用满语的地方并不是非常多,像在宫廷里面用一下,上朝之类的就都是以汉语为主,再往后他们自己的皇族都不怎么会说满语,比如溥仪他在回忆中,就表示自己的满语学习非常糟糕,都不会说几句满语,可见满语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

科普:清朝推行满族文化时,为什么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清朝统治者们还是想要让满语发展起来的,可是满语一方面非常难学,连他们自己家的人都学不会,况且满语的适用范围太小了,这种语言从发明到成型还没有多长时间,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巨大缺陷,要是全国推行它的话,估计日常办公都是问题。

推行实施难度大

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需要用汉语,这样的话不会影响到日常办公。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统治者是做不到推行满语的,入主中原的时候,清朝已经遭受到很多汉人的反抗,一直到清朝中后期,这种反清的斗争仍然存在着,他们面临着巨大压力,像剃发这样的策略推行已经非常困难,要是继续改变语言,汉人的反抗力度会更大,清朝此时对于汉人的倚重越来越大,像宫廷里面汉人老师地位都非常高,朝中很多汉人有了很大权势。

科普:清朝推行满族文化时,为什么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此时清朝统治者没有必要这么处理,况且,他们要想推行语言,就必须要让人们能学习,封建王朝是绝对不会让底层民众们来学习的,这样的话对于自己的统治是不利的,民众要是有一定的文化,他们也就容易有一些思想,这样的话就会让他们生起更多的反抗意识,原本清朝的统治就不是非常稳定,要是再让民众们有了很多文化,对于他们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在语言的使用上,朝廷里面是有官话这类的,不同的地域也有着不一样的方言,像我们现在常用的普通话,就是结合了一些地区的方言制作出来的。这样的语言都是一些有文化的人使用的,平民百姓没有什么文化,自己也用不到这样的语言,历朝历代都很难在国内推行一种语言,即便是汉语,在不同的地域也有着不同的风格,想统一各地的语言是很难的,即便今天也没有办法统一使用普通话。

科普:清朝推行满族文化时,为什么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汉语在学习使用难度上,都要比满语更低一些,而汉文化的先进,能包容吸纳各种的文化,像努尔哈赤他们这样的建州女真人,本身就是汉化程度较深的一类,自己当然无法摆脱汉文化的影响,再加上政治需要,要想保证自己的文化不被汉文化同化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更不用说想要靠着满语来取代汉语了。

汉人居多,汉文化在满族文化里也根深蒂固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汉人的数量多,满人本身也是少数民族,他们在繁衍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数还是非常有限,在清朝的朝堂与民间,汉人都是占据绝大多数的,这么庞大的群体就是受众,满语在这里面肯定是推行不下去的,他们要想学习到满语,还是有些困难的,不过满语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对汉语产生了一些影响。

比如现在的语言,像普通话这类的,就是受到满语的一些影响。满清皇族对于自己的文化虽然是大力保护,但他们内部也确实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些文化的教育,要想推行满语,最关键的是要有能推行这些语言的人。

科普:清朝推行满族文化时,为什么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在国内开始推行的话,那需要的人就非常多了,汉语就不用费这么多的功夫,只要能让满人们去学习就行,有这么多的汉语文献,还有众多精通汉学的老师,怎么都是可以学好的,满语就差了不少,很多满人顶多就是会说这样的话,他们还真不见得认识里面的字,满语词汇发展较少,要想发展出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行。

如今满语仍然在国内保留着,相比很多已经消亡的古代语言,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满族自己的文化相对落后,能有这样的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还有一点,满清在康熙朝的时候,才算是彻底坐稳了江山,国内的很多主要矛盾都被解决好了,可此时他们已经没有推行满语的基础了,八旗子弟大多都已经堕落,汉文化在他们国内的影响还是非常深的,已经无法再被撼动。新一代的这些满族子弟们,他们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自然就很难做出改变了,只能说满清皇族已经尽可能来维护自己的文化,但他们从立国之后就花了很长时间来处理各种事情,这就没有办法去处理好自己文化传承这些事情,不过与其他的少数民族相比,他们已经是做得非常好的。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清会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