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样自测恶性肿瘤是否转移呢?

谢欣桐


怎样自测恶性肿瘤是否转移呢?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已经明确诊断得了恶性肿瘤(癌症),而且应该是知道是什么类型的癌症,比如,乳腺癌,肺腺癌等等,没有“癌症”这种诊断,这只是一大类疾病,即便是原发灶不明的癌症,也不会只诊断“癌症”二字。

既然是已经明确诊断了某种癌症,怎样自测是否转移呢?为什么要自测呢,很奇怪,癌症诊断之后的第二个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全面检查以便分期,没有所谓自测之说,也不用自测,自测也毫无用处,就是全面检查,癌症确诊之后要全面检查分期,全面检查就是为了看是否有转移,就是为了分期,没有分期,就根本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安排治疗,比如,同样是肺腺癌,1期和3期,4期治疗安排当然不一样。确诊了某种癌症,除非你是拒绝,否则接下来自然而然就会全面检查,为的就是明确分期,以指导接下来的治疗选择。

有的人会说,还没确诊是不是癌症呢。哦,没确诊是癌症,哪如何关心是否转移的问题?你得了阑尾炎,居然关注是否转移的问题,不觉得奇怪吗?有的人会说,是做了CT检查,考虑是恶性肿瘤。这只是提示某种癌症可能,那接下来你先要做的是去确诊是不是癌症,是哪种癌症,比如,活检。

我估计是有的人想知道怎样自测是不是恶性肿瘤?也一样无法自测,肿瘤不是靠自测出来的。适龄和高危人群要主动去筛查;有异常表现要及时主诊,通过检查来明确是不是肿瘤。


肿瘤专科医生


你好,我是齐冬梅医生,一位中医肿瘤科的老中医。长期从事肿瘤科的诊治、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很荣幸能够回答您的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你。

恶性肿瘤就是大家所说的癌症,如果说癌症是一个“通知书”,那么癌症转移无非是“死神”来的路上了。癌症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了淋巴管,血管或其他途经被带到它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成为转移瘤或转移癌。一般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脑转移、骨转移、肝转移、肺转移、肾上腺转移等部位。

想要自测恶性肿瘤是否转移?可以通过以下转移的症状来检查:

一、癌症患者突然出现了淋巴结肿大的现象,特别是浅表的淋巴结,其腋窝,腹股沟,颌下部位都可以触摸到浅表的淋巴结肿大,说明体内癌细胞数量不断增多,有转移或者复发的倾向。

二、出现身体疼痛可能是癌症转移或者复发引起的,部分癌症患者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来控制病情。如果病灶没有完全清除,将癌细胞清理干净,很可能出现转移或者复发的情况,此时患者的癌变部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出现。

三、除了原发肿瘤部位的症状,别的部位也有疼痛和发热感,比如骨头疼痛、邻近器官的疼痛等。

一旦肿瘤出现转移,已经预示着患者的癌症到达了晚期了,治疗的局限性已经大大了缩小,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方式,风险太大,此刻的患者特别虚弱,化疗的副作用患者也会抵抗不了。而中医治癌在医学中是比较重要的方式,常用的有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扶正培本法、软坚散结法、利湿逐水法等。“中医三位一体疗法”采用内服与外用,局部和全身,脏腑和经络穴位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有效缓解,消除症状体征,消减瘤体局部病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保障免疫监视系统正常运行,以使机体主动消灭转移的癌细胞,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晚期癌症患者不要以为到了晚期就没救了,带瘤生存有许多成功案例,在抗癌的道路上延长了5-10年,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欢迎关注和转发,大家有什么癌症方面的疑问,都可以私信、评论您的问题,我将尽力为您解答您的疑问。


齐冬梅院长


自测肿瘤转移很难,也不可靠。

所谓的肿瘤转移,是指恶性细胞经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转移到了其它组织器官 ,因为癌细胞转移时并不会出现症状,所以也就很难通过自身的感觉或自测来发现肿瘤转移。

目前,监测恶性肿瘤转移的依据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CT、彩超,甚至是PET-CT等,肿瘤标记物可以作为辅助的参考依据。

影像学检查:

肿瘤细胞在初始出现转移、病灶还很小的时候,影像学也很难发现,换句话说,目前的医学技术还很难发现早期较小的癌症转移灶,只有当肿瘤细胞增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有可能被我们的临床检查所发现。以胸部CT为例,目前的CT薄扫可以达到3mm一个层面,也就是说在肿瘤直径达到3mm以上的时候,就有可能被CT检查发现,超过5mm的时候,CT的阳性率就很高了。

化验查肿瘤标记物:

有些较为敏感的肿瘤标记物,也可以作为辅助监测肿瘤复发转移的参考依据,比如:CA-125、CEA、CA-724或PSA等,如果出现这些数字持续上升,或大幅高于正常值范围,即使没有影像学的发现,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总之,自测肿瘤转移不可靠,需要根据医生根据病情,制定复查随访计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深蓝医生


自测不可靠,不靠谱,早期的转移绝大多数是没有症状的,主要靠仪器检查。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最好到正规医院定期复查,争取及早发现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