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么是攒肚?攒肚与便秘的区别是什么?

线上好课推荐


首先本质的区别

攒肚是生理现象,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

便秘是疾病问题,是不正常的,需要治疗

攒肚发生的机制

1、攒肚多发生于6月龄内以内的宝宝,也有一部分宝宝会延长到8-9月龄,但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这个月龄的宝宝主要以奶为主,奶液相对好吸收,当食物被肠道尽可能的吸收,所以就导致了食物残渣变少了,排便的时间间隔就会延长。大部分宝宝会出现好几天不排便的现象,攒肚可能有一周左右不排便,最长的见过20多天才开始排便的,只要孩子吃的好、玩的好、长的好,家长就不用过于紧张。

护理要点

1、如果家长平时可以多摸摸摸到宝宝肚子,如果是软软的,平时吃喝玩都也不受影响,那么家长耐心等待宝宝下次排便即可,一般正常宝宝的排便为金黄色的稀糊状或者膏状便,只要每次排便都是这样的,那就是正常的,家长就不用担心。

2、另外,好多家长发现宝宝不排便后,就会很着急,就出现了很多助排便的现象,比如用开塞露、肥皂水、甚至还有的会给宝宝灌肠,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生理性的攒肚,是不建议给宝宝随意用开塞露或者其他润肠类的物质,容易导致宝宝排便习惯的改变,会导致出现依赖的现象,而且宝宝目前是正常的攒肚现象,所以不建议用。

3、平时家长可以把手掌搓热,顺时针给宝宝揉揉肚子、母乳妈妈饮食健康,且多增加绿叶菜的摄入,都有助于宝宝排便。

便秘是疾病问题
表现为:排便干结+排便费力,二者缺一不可。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之为便秘

短期内可以使用乳果糖改善,效果显著,但长期来看,还是需要饮食方面的改善,便秘简单来说是肠道内缺乏纤维素,所以日常多增加含有纤维素的食物,比如绿叶菜的摄入。平时也要注意烹调方式,不要煮太久会损伤掉纤维,一般热水焯烫几分钟就可以了。


儿科医生鲍秀兰


什么是攒肚?怎样辨别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呢?

对于这个问题起初我也是相当困惑,为此可也是差点儿误了大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家二宝自从2个多月忌肚之后,就经常性的2~3天拉一次便便,有时候甚至3~4天才拉一次,后来听其他宝妈讲起说自家宝宝都是一天拉一次,说我家这会不会有点不正常。于是带着疑虑在宝宝3个多月体检时我咨询了一下医生,在听完我的描述和她的一番查看之后她告诉我说我家宝宝这是攒肚了,问题不大。那么究竟什么是攒肚呢?

所谓攒肚它其实就是宝宝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宝宝消化能力提高的一个过程,它主要体现在宝宝排便次数减少,但便便形状不干硬且排便轻松不费劲,而且精神状况、饮食及睡眠等一切正常,不受干扰。最重要的是并不会因为宝宝攒肚了而影响到他们的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因此就不需要去特殊护理及治疗。

为什么说差点儿误了大事儿呢?
那是因为自从添加辅食之后,宝宝的排便时间就越发的长了,经常性的4、5天才拉一次,而且也算比较好拉不费劲儿,因为有之前的经历我老以为她这是又攒肚了,所以也就没怎么再意,可后来慢慢的宝宝排便间隔天数越来越久、也越来越困难,我这才慌了神儿觉得不对劲儿,于是带着宝宝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居然是宝宝便秘了。医生当初可是狠狠地把我训了一顿,其实不用她说我自己也挺自责的,现在想来都还有点后怕,也幸亏发现的还不算晚,现在也总算是一切都正常了。


那么究竟该怎样去分辨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呢?

攒肚:

①便便稀软,呈黄色。

②排便轻松不费劲儿。

③饮食、睡眠及精神等一切正常,并无任何不适与异样。

便秘:

①便便干硬,呈黄褐色或是咖啡色。

②排便困难,易引起肛裂或是便便带血丝。

③食欲不佳,且睡眠及精神状况差,爱吵闹,尤其是在入厕时(我家小宝当初就是特别抗拒上厕所)。


嘟妈贝贝


你好。豆瓣妈2017年最开始做育儿咨询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宝宝攒肚。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做线下沙龙,妈妈们热闹的说起宝宝攒肚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妈妈说我孩子8个月了还没有开始攒肚,我最近可焦虑了。有些妈妈说我们宝宝3个月就攒肚了,有些妈妈说我孩子10天没有拉粑粑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根据自身的状态在进行自我调节,让我们的肠胃以及身体其他器官更好的工作,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什么是攒肚,一般最长会攒多久呢?

01 什么是攒肚?

  1. 我们的宝宝刚刚生下来的那段时间大小便都是不规律的,一天可以拉上好几次粑粑,也可能一天没有怎么拉粑粑,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忙碌在我们拉粑粑没有的纠结生活中。老是习惯性的伸出鼻子去闻闻小屁股有没有臭臭。

  2. 当宝宝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宝宝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而且变得规律,胃肠吸收功能比刚出生时也有了很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变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就出现了我们老一辈爷爷奶奶口中的“攒肚”。

02 什么时候开始攒肚?

那把宝宝一般什么时候开始攒肚呢?也就是宝宝的大小便什么时候变规律呢?

宝宝攒肚和饮食、生活习惯等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母乳喂养的宝宝他从出生到满月后的5天,10天,15天,就不会出现拉粑粑不舒服的情况。因为每个孩子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不能明确说宝宝在哪一天或是哪一个月就可以攒肚,但是只要宝宝的消化功能不断健全,新陈代谢加快,养成把宝宝排便的习惯,孩子就不会发生便秘以及其他生理不适,就是最好的。


03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是什么?

  1. 攒肚:宝宝如果是攒肚的话吃饭、睡觉整个精神状态都会很好。肚子不胀,没有腹泻便秘,排便困难等。攒肚的宝宝营养师均衡,消化吸收功能正在逐渐提高的过程。

  2. 便秘:宝宝便秘会出现宝宝烦躁不安,肚子腹泻、腹胀等情况。便秘是因为宝宝胃肠道消化不良等引起的病变。

04 如何帮助宝宝更快的攒肚呢?

①每天洗澡后坚持给孩子做腹部抚触。

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②多给孩子喝水,多给不是说加大次数,而是适当的多给。适合自己孩子的情况。母乳喂养的孩子视周围天气和环境而定。

③坚持母乳,坚持母乳。

每个妈妈产的母乳,都是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的,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消化道。使孩子的胃肠道消化酶增加,促进肠蠕动,让孩子的大便更加规律。


你好,我是工科逻辑学豆瓣妈,致力于0-6岁科学育儿和大脑逻辑思维学习,分享有温度的育儿观点,如果你有育儿困惑,愿与你一起讨论交流,感谢你的关注和留言。

小豆瓣成长路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因此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宝宝攒肚怎么办】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不用过于着急,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

2、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

3、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宝宝肛门口,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

【如果便秘怎么办】

如果确定宝宝存在大便干结等便秘的现象,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合理饮食

在宝宝喝完奶或吃完辅食后10分钟左右,给他喂些温水。如果宝宝已经8个月以上了,可以多添加些蔬菜。

2、按摩法

妈妈搓热双手掌心,将宝宝的腹部衣服撩起来,沿着宝宝的肚脐顺时针轻轻按摩。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50下,注意按摩要和喂奶后时间间隔半个小时以上。

3、刺激促便

用消毒棉签沾食用油或婴儿油,插进肛门25px左右,轻轻旋转一周,刺激宝宝的肛门,帮助排便。

4.可以适当补充点益生菌!


父母世界


大便,是宝宝“健康晴雨表”,而观察、记录宝宝的大便,则是很多家长都非常在意的一项育儿工作。一旦发现宝宝大便不太正常,比如好几天不拉,家长就难免紧张。

“3天没大便,是攒肚吗?”

“这都4天没拉了,还是攒肚?会不会是便秘?”

这些问题,你可能也在苦恼。

本篇,小园子就和大家说说“攒肚”和“便秘”。

宝宝排便,本来就不规律

家长对宝宝的大便啊,有一种强烈的期待,就是,

  • 应该规律,每天定时定量;

  • 应该标准,金黄柔软、粗细均匀、长度适中,特别完美。

其实呢,这可能是个误会~

宝宝肠道还在发育中,一天拉好几次,或者好几天才拉,都是常有的。每个宝宝排便情况也不同,即使同月龄、同喂养方式的宝宝,排便习惯也不会一样。

宝宝大便本来就不是规律的

宝宝排便通常的规律是,

  • 出生后的2、3天,排出在妈妈肚子里时的胎便,墨绿色,稠糊糊;

  • 胎便排完,加上吃了奶,大便开始变成芥菜籽样的黄色,奶昔状;

  • 出生4~6周时,排便间隔逐渐延长。每天1、2次,每周1、2次都属正常;

  • 6个月左右,添加辅食,接触新的食物种类和性状,可能导致便秘出现。

这只是普遍规律哈,实际每个宝宝情况不同。母乳喂养和配方粉喂养可能不同,吃了不同的东西反应也不同。

不过大家松口气吧,宝宝排便本来就不会那么规律,而是在变化的。

下面我们再说说如何分辨“攒肚”和“便秘”,其实很简单。

14天不排便,原来你是这样的“攒肚”

真人真事啊,我们育学园的一个小宝宝,整整14天没有大便。

看了医生,确实不是便秘,不是别的疾病,就是“攒肚”,但妈妈仍然很崩溃——这种情况,相信任何一个家长都无法淡定,小编也震惊了。

如何判断就是“攒肚”呢?

宝宝未大便期间,吃奶、睡觉、玩耍都照常,精神状态良好;

之后排便时,没有非常不适的表现,大便性状也基本正常,软软的不干不硬。

我们称为“攒肚”。

当然“攒肚”14天属于个例哈,大部分宝宝“攒肚”只有几天而已,不会这么久。

“攒肚”是生理现象

育学园的黄可飞医生表示:在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中,“攒肚”很常见。

  • 因为母乳相对易于消化吸收。

  • 而宝宝出生后一段时间,消化能力也逐渐提高,能更加充分地消化吸收母乳。

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宝宝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这才出现2、3天或4、5天不排大便的现象。

这是宝宝肠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疾病,家长不用担心,也不需要特殊干预。

“攒肚”,是宝宝排便时间间隔长,但排便不困难,大便不干燥。

如果宝宝仅仅是好几天没排大便,其他吃喝玩睡都一如往常,那么应该就是“攒肚”,而不是便秘。

什么情况才算便秘?

简单来说就4个字: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大家看到了哈,判断便秘时,排便的时间间隔,并不作为依据。

也就是说,宝宝虽然很多天都没有大便,但是不难受,不受影响,大便不干,都不叫便秘。

而每次大便都很费劲,显得很不舒服、很痛苦,大便出来都很干燥,一粒一粒小硬球,那么即使每天都排便,也是便秘。

宝宝为什么便秘呢?

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纤维素摄入不足。

纤维素在宝宝肠道中被肠道菌群败解,会产生水和短链脂肪酸,能够使大便变软,易于排出。

而纤维素摄入量不足,结果就是大便干燥,难以排出。

对于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母乳中富含的低聚糖,就是一种水溶性纤维素。很多配方粉中也添加了纤维素。

而添加辅食的宝宝,家长可以适当添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另外也要注意在烹调过程中更多地留存纤维素。

注意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纤维素摄入不足和食物制作过程中破坏太多,都可能导致宝宝出现便秘。家长可以给宝宝添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并注意烹饪方法。

  • 各种杂粮,燕麦、红薯、豆类等都富含纤维素。

  • 各种蔬菜,比如菠菜、芥蓝、小白菜、西蓝花、竹笋、豆苗、豌豆、甜玉米粒、蘑菇等蔬菜也都有不少纤维素。

  • 在水果当中,猕猴桃、火龙果、桑葚、蓝莓、草莓等有小籽的水果促进大肠运动的效果很强。

很多妈妈都说,火龙果、西梅是通便神器

制作辅食时,不要蒸煮得过烂。比如青菜用沸水焯一下,再用刀剁碎即可。这样可以保留更多有效的纤维素。

多喝水不能增加纤维素哈,也无法让大便软化,所以单纯依靠喝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便秘。

除纤维素摄入不足,牛奶过敏、活动量不够、憋便等情况都也可能导致便秘。

如果宝宝总是憋着不拉,大便在肠道时间长,水分被吸收,就会变干。可能排出的大便开头较干,最后面是芝麻酱样。

出现憋便,与宝宝排便时有不适感有关(比如肛裂),也有可能是过早训练使用马桶,使宝宝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愿意排便。家长可以排查一下是否存在这类情况。

攒肚or便秘,一招辨清

前面讲过的内容,这样再对比一下就更清晰了。

吃香蕉,不治便秘!

“便秘啦,多吃点香蕉。”

这是非常普及的一种说法,但却很不准确。

香蕉的纤维素含量低于很多水果,真的很难和“润肠通便”结合起来。

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史军也曾发文“辟谣”:吃香蕉与否,以及吃香蕉的数量对便秘没有任何显著性影响。

咱不能因为长相就“以貌取蕉”哈。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小编看到这位妈妈的吐槽表示笑哭,幸好儿保医生机智地制止了~

看下图对比一下,香蕉的纤维素含量并不突出。

*表格来自育学园孔令凯医生:《蔬菜水果每天都吃,宝宝还是大便干燥怎么办?》

有家长说给宝宝喝蜂蜜说,不建议哈。

蜂蜜只对一部分果糖不耐受的人有轻泻效果,不能改善便秘,且宝宝1岁以内不建议吃蜂蜜。

便秘的问题需要通过调节饮食和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只是吃一种食物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哦。

参考资料:宝宝健康从头到脚,海蒂育儿大百科,果壳网


崔玉涛育学园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区别的话,基本是在下面这几条:

1、 攒肚基本上出现在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小宝宝身上。

2、 宝宝攒肚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好,营养均衡,小家伙的消化能力也不错。所以宝宝就算三四天(长的还会有10天左右)没便便,该干嘛干嘛吃得欢睡得香,精神头也很好。便出来之后也是正常的金黄色便便。

3、 便秘的话,宝宝精神状况不好,吃不好睡不香,还会觉得肚子不舒服。好不容易便出来了,便便也是干硬,甚至因为便的时候太痛苦还会造成宝宝肛门疼痛或肛裂,便便外面就粘有血丝之类的。

4、 攒肚的宝宝爸妈不用担心,该干嘛干嘛。

5、 便秘的宝宝如果满6个月了,除了喝水,还要让宝宝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增加膳食纤维,不要顿顿都是很精细的食物。每添加一种新辅食,爸妈都要仔细观察,一旦宝宝有过敏迹象,马上停止。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宝宝出生后,基本每个宝宝都会出现攒肚和便秘的情况,但作为父母就是分不清楚宝宝到底是攒肚呢?还是便秘呢?这让妈妈很苦恼,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什么是攒肚?什么是便秘?两者之间的区别,如何改善?



01

什么是攒肚

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2-3,4-5天不排大便也没有不舒服的表现,等到排便的那天,大便呈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02

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分便外粘有血丝和粘液,大而硬的粪便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等。

这就是与攒肚截然不同的地方。两者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03

改善宝宝攒肚

第一、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用手掌心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既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在单腿屈伸10次,这样有利于宝宝肠蠕动,更利于排便。



第二、适量多饮水

对于胖宝宝攒肚的出现,可以每天在喂奶中间添加一次水,或者满6个月后添加辅食和水果就可以彻底解决大便的状况了。

04

改善宝宝便秘

第一、新生宝宝改善便秘

妈妈要营养均衡,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了,有两个原因,一、母乳不足,这时候妈妈就要多吃些催奶的食物了,如:豆腐鲫鱼汤,黄豆猪蹄汤等。或者添加一些配方奶粉。二是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过多,妈妈要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粥等,控制蛋白的含量,这样做宝宝的便秘就会有所好转。

第二、多喝水、适量的运动

人工喂养的宝宝是最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的。作为母亲可以在两顿奶之间喂宝宝白开水,来缓解便秘。平常在家可以给她做做操,做屈伸运动,来促进宝宝肠胃蠕动。对于添加辅食后的宝宝,可以喂她菠菜面条,很快就会改善便秘,我家宝宝就是这样的。



我是育儿小知识M,一个关注孕产育儿知识百科的一孩之妈,专注于育儿话题,欢迎关注我,了解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点赞及转发,感谢阅读。


育儿小知识M


什么是攒肚?

大多数攒肚的婴儿都是母乳喂养的婴儿。有些宝宝在满月后开始攒肚,这是因为婴儿在满月后能够充分消化和吸收母乳,导致每天食物残渣很少,这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攒肚的原因

婴儿为什么会出现攒肚呢?这是因为正常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水分占干湿比重的80%。三分之二的成分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正常肠道细菌,以及微量矿物盐、胆汁色素和衍生物,以及脱落的肠上皮细胞。这些细菌对人体有益,如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供人类吸收和利用,并与人类共存。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母乳喂养婴儿粪便中主要的有益菌。由于食物分解充分,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能及时形成直肠排便的刺激,导致“攒肚”。

知道这一点,妈妈是否就可放心了呢?事实上,胃的积聚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要太担心。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

便秘是指儿童粪便数量和性状的变化。便秘不仅指大便频率的降低,而且指大便的硬化、干燥和排出困难。有时,硬粪便会刮伤肠粘膜并将粪便或粘液粘在粪便外面。又大又硬的粪便还会引起肛裂和肛门疼痛,这会使孩子的食欲下降,腹胀,左下腹可以摸到粪便,这完全不同于攒肚。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小西医


攒肚通常在宝宝满月前后开始出现,这个时期的宝宝消化功能在不断完善,母乳被吸收利用得更充分,剩余的食物残渣变少,不足以刺激直肠排便,就会出现攒肚的现象。

攒肚子的症状

排便次数会由原来的一天几次变为2、3天一次,甚至于7天、10一次,但在这期间,宝宝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睡眠质量、体重增长等都没有异常,而且大便形态也是正常的稀糊状,没有干结。

攒肚一般不会在刚出生时就出现,因为新生儿进食频繁,排便也频繁,通常是吃了就拉,不会攒肚。

怎么判断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

当宝宝好几天不拉粑粑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看发生时间

攒肚:大部分发生在宝宝1~6个月。

便秘:在哪个阶段都可能发生。

2、看便便的形状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因此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3、看精神状态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如常。

便秘:宝宝可能会出现睡眠不稳、扭动身子,拉粑粑时哭闹、烦躁不安等。


智钦孕婴平台


宝宝都好几天没有便便啦,是不是有出啥问题了?是便秘吗?新手妈妈遇到这个问题一般都是急的团团转,不知如何解决。遇到这种情况先别着急,估计宝宝是攒肚子啦。知道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宝妈就不会着急啦。

一、那什么是攒肚子呢?

攒肚通常在宝宝满月前后开始出现(个别的可能会出现在月子期间),这个时期的宝宝消化功能在不断的完善,母乳被吸收利用的更充分,剩余的食物残渣变少,不足以刺激直肠排便,就会出现攒肚子的现象。



二、攒肚子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宝宝开始攒肚之后,首先排便规律会发生改变,排便次数会有原来的一天几次变为2-3天一次,甚至有的宝宝7-10天一次,也有极个别的10几天一次,在这个期间宝宝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睡眠质量、体重增长等等都没有任何异常,而且排出的大便形态也是正常的稀糊状,没有干结。 攒肚一般不会出现在刚出生的宝宝身上,因为新生儿进食频繁,排便也频繁,通常是吃了就拉,不会攒肚。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时,是不需要治疗的,“攒肚”是宝宝生长 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不会影响宝宝的营养吸收,请家长放心正常喂养就可以啦。


四、如何判断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呢?

当宝宝好几天不拉便便的时候,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判断,宝宝到底是便秘了还是在攒肚子。

1、看发生的时间,攒肚:一般发生在宝宝1-6个月。便秘在哪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2、看便便的形状,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了,但便便的形状依然是稀糊状,因此宝宝排便时不费劲。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3、看宝宝的精神状态,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等等一切表现都如常,没有任何变化。便秘:宝宝可能会出现睡眠不稳、扭动身子,拉便便时哭闹、烦躁不安等等。

希望以上观点能帮助到更多的新手妈妈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诚信互粉,有关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