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謙,為何在朱祁鎮復位後,被首先處死

感覺大明歷史上,朱元璋的皇子皇孫,壽命都不長。比如明仁宗朱高熾,在位僅一年就一命嗚呼,時年48歲。他兒子明宣宗朱瞻基也只活到38歲,留下9歲的朱祁鎮繼承皇位,明英宗朱祁鎮自小由太監王振陪著玩大,所以當時的明朝基本上是由王振獨斷專權。

1449年,王振攛掇23歲的朱祁鎮御駕親征,以樹立皇威,結果威風沒立成,土木堡之變倒使英宗成了瓦剌的俘虜,可謂悲慘至極。

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謙,為何在朱祁鎮復位後,被首先處死

朱祁鈺

然而世事實難預料,回到大明被禁於南宮的朱祁鎮,最後居然復位成功,喜極而泣的明英宗,上臺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大赦天下,而是將挽救大明江山的重臣于謙誅殺,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獲。整個大明頓時群龍無首,一片慌亂。這時,朝中留守的于謙和幾位大臣商量後,認為國不可一日無主,既然皇帝被俘,京城又無儲君,那就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新皇帝。

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謙,為何在朱祁鎮復位後,被首先處死

被俘的朱祁鎮

此時的瓦剌也先正率領大軍押著朱祁鎮向北京進發,打算拿朱祁鎮做人質要挾攻入北京,滅掉大明。當時朝中群臣嚇得要命,徐有貞之流紛紛上奏,勸朱祁鈺遷都。又是于謙嚴厲喝止,向群臣說明利害後,才放棄南遷。

朱祁鈺把守護北京城的重任,交給了勸阻南遷的于謙,當時大明的精銳軍隊和將領,被朱祁鎮土木堡一戰禍禍得差不多了。為官清正的于謙個人魅力發揮了作用,城中百姓自發組成了一支20萬人的守城隊伍。

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謙,為何在朱祁鎮復位後,被首先處死

于謙

再看瓦剌也先這邊,帶著朱祁鎮一路南下,幾乎沒有遇上象樣的抵抗。每到一座城池,只要把朱祁鎮往陣前一推朱,守城的明軍立馬投降,百試百靈。把個也先樂得,就像撿著寶了。

朱祁鎮也很無奈,看著明朝守軍忌憚傷到自己獻城投降,一度想結束屈辱的生命以死殉國,但是從小養尊處優的他,對自己又下不了手。罷罷罷,好死不賴活著,時間久了,他也就無所謂了。

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謙,為何在朱祁鎮復位後,被首先處死

朱祁鎮和朱祁鈺

終於來到北京城下了,瓦剌也先照舊把朱祁鎮往陣前一推,咦!這還不好使了。為啥呢?

因為于謙早看出也先的心思,知道他肯定會利用朱祁鎮做人質。於是將朱祁鈺扶上皇位,這樣也先的要挾就失去了作用。

兩軍開戰後,也先的軍隊連吃了兩場敗仗,惱怒的也先把朱祁鎮押到陣前,告訴于謙,再不獻城投降,就殺掉你們的皇帝。

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謙,為何在朱祁鎮復位後,被首先處死

朱祁鎮

誰知于謙早有預料,告訴對方:你殺吧,我們現在有新皇帝,你手裡那個是太上皇,也就是個過氣皇帝。

話音還未落,于謙下令開炮,專找躲在朱祁鎮身後的也先招呼。先不說也先咋想,被當成人質頂在前面的朱祁鎮心裡那個恨呀,這老小子,激怒對方不說,還直接拿炮對著自己身邊轟,人說槍炮無眼,他這是根本不管自己死活呀,再說萬一也先被激怒,真把自己殺了……,朱祁鎮都不敢往下想了。

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謙,為何在朱祁鎮復位後,被首先處死

奪門之變

當然了,對於陣前拿朱祁鎮當成攻城人質的也先,陣前喊話的于謙肯定不能輸了氣勢,他知道,要想真正保護朱祁鎮,只有讓他的利用價值消失。

否則也先認為奇貨可居,自然不會放棄這個籌碼。如今聽於謙這麼一喊 ,還直接不顧死活的拿炮轟,得,看來這個朱祁鎮不當皇帝,已經沒有可用價值。殺了可惜,留著無用,北京城又久攻不下,還不如送回去做個順水人情。

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謙,為何在朱祁鎮復位後,被首先處死

復位的朱祁鎮

所以說,朱祁鎮能被也先放回來,這中間絕對是于謙運作的功勞,可惜的是朱祁鎮並沒有領會於謙的良苦用心,以及於謙帶群臣勸朱祁鈺接回他的功勞,也被他一併忽略掉了。

等到和于謙尿不到一個壺裡的石亨、徐有貞,曹吉祥擁立朱祁鎮復位後,一心想殺于謙苦於沒有藉口的朱祁鎮,被同樣惱恨于謙的徐有貞看出了心思,於是向他進言 “不殺于謙,復辟之事師出無名”

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于謙,為何在朱祁鎮復位後,被首先處死

徐有貞

用殺掉于謙,來證明朱祁鈺登上皇位的錯誤,不僅名正言順,而且洩了心頭之恨。就這樣于謙成為朱祁鎮復位後第一個祭刀的人!

可惜的是,于謙扶朱祁鈺上位,降低朱祁鎮利用價值,率兵守城擊退瓦剌,穩定軍心振救大明的良苦用心,雖然間接救回了朱祁鎮,卻直接害死了自己。

參考史料:《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