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虧損最慘的時候曾賣盒飯為生!以幾萬元入市現在做到3億規模,這位90後怎樣逆襲的?

虧損最慘的時候曾賣盒飯為生!以幾萬元入市現在做到3億規模,這位90後怎樣逆襲的?

對於90後,大家首先的印象似乎就是剛大學畢業的職場新人,然而活躍在資本市場上的90後私募基金經理已經批量出現,他們以高學歷居多,不乏名校背景,橫跨多個市場、風格趨於激進都是他們的標籤,他們憑藉鮮明的風格成為投資界不可小覷的新生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今天要講的這位90後私募基金經理可不簡單,他用遊資的手法,從幾萬元入市做起,到如今管理資金規模達到3億多元。不過,在這華麗轉身的背後,這位主人公在虧損最慘的時候,也曾在大學附近以賣盒飯為生。

亏损最惨的时候曾卖盒饭为生!以几万元入市现在做到3亿规模,这位90后怎样逆袭的?

專業背景+網絡,偏愛量化投資

大部分90後私募基金經理從業時間集中在2013年、2014年及2015年等,有別於不少前輩的非科班出身,這群90後私募基金經理大都來自金融學等科班專業,或者是學統計學、計算機等行業關聯度高的專業。與80後相比,90後對於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更加敏感,從小就在網絡世界中長大,被認為是真正的"網絡一代"。從投資方式來看,這群最年輕的基金經理偏愛的是量化投資。

而記者要講述的這位90後主人公,當年用遊資的手法,從幾萬元資金入市做起,如今管理的資金規模已達到3億多元。

這一華麗轉身的背後,卻有著不少的故事。

亏损最惨的时候曾卖盒饭为生!以几万元入市现在做到3亿规模,这位90后怎样逆袭的?

在2019年12月底的一個週末,在成都私募圈的一次閉門會議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見到了成都某私募合夥人倪宇航,他給記者的印象就是--太年輕了。但當他講起自己創業故事的時候,記者又感覺他是那麼的成熟、老道。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中,倪宇航告訴記者,"當我們用遊資的手法,從幾萬元小資金做到3億多元的時候,發現原有的管理方式或者盈利方式已經不能駕馭自己的資金,然後我們就新開發了一種新的交易模式,就是人工擇時做指數加強,購買的是指數對應的成分股。比如我選擇的創業300這個指數,相當於我對應購買的就是300只創業板股票,解決籌碼的流通性問題。通過我們穩定的盈利模型、把握確定性收益,實現複利式增長,把握確定性趨勢做確定性主升浪行情,積極識別投資交易機會,尋找風險收益率,並根據參與標的的流通盤和成交量決定我們參與產品的資金量。"

散戶階段最好的盈利模式還是做短線

NBD:作為一個90後,也是公司的創始合夥人,在創業過程中,你有怎樣的成功經驗?

倪宇航:2019年,對於我來說也是感觸最多的一年。我是2008年進入資本市場的,到現在的話是11個年頭。我是從一個普通的散戶做到現在的規模,通過幾年的思考和探索,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積累。這麼久得出一個結論,只做好行情,做符合自己盈利模式的行情。

在過去我們做為一個普通散戶,以我們的投資能力,最大的難題還是如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散戶階段,我覺得要實現資金真正快速增長,最好的盈利模式還是做短線。

在2008年的時候,當時我還在讀大二,我身邊的一些朋友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從幾萬塊錢或者幾十萬塊錢,做到幾個億比比皆是,他們給我的感覺就是找到了符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NBD:作為一個90後新銳私募,從小散到私募的華麗轉身,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投資體系?

倪宇航:實際上我們反覆總結,小資金最好的盈利模式就是做超短線。對於做超短線的小資金而言,怎麼提高自己的勝率呢?在熊市階段,肯定是達不到50%的勝率的,90%的股票都在跌。而在牛市階段,大部分的個股都在上漲。此外,通過專業的研究分析,勝率完全可以超過60%。小資金階段不太推崇去做中長線的投資,在過去,像我們剛剛進入資本市場的時候,想去做價值投資是特別的難,首先就是要掌握好一個價值投資體系,然而這個是有較大難度的。而即使你掌握了後,如果沒有一個團隊的支持,也很難去把握好。

對於做短線投資,優勢還是明顯的,首先就是短線可以對自己的投資體系做出證偽的時間特別短。對於一個價值投資體系,要去證明你的投資邏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是一年去證明你的邏輯。而在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次機會去證明你的投資邏輯呢?我覺得小資金要膨脹起來,必須要做短線。而我真正做股票的時候是在2009年,開始的交易模式其實是很稚嫩的,都是在網上去看的,都是一些很簡單的交易指標,比如MACD、KDJ等等。

亏损最惨的时候曾卖盒饭为生!以几万元入市现在做到3亿规模,这位90后怎样逆袭的?

NBD:

從市場小散戶到私募的創業過程中,你經歷了哪些失敗的故事?

倪宇航:後來逐漸開始做熱點、參與打板,不斷地優化自己的交易模式,最後總結出的經驗是隻做好行情。我在2008年進入資本市場的時候,最開始是做的是權證,做的是日內超短。但是我一開始做股票就開始賺錢,但是交易模式很稚嫩。在2011年我虧得很慘,當時慘到什麼程度呢?最後到成都大學去賣盒飯,而且賣了幾個月,當時身上只有100多塊錢。在2011年,是類似於2018年的單邊空頭行情,在2011年上半年,當時還有60%多的收益,但是到了下半年,不但虧了所有的收益,本金還出現了虧損。在虧損之後,通過總結,得出結論就是隻做好行情。

但我在創業的第二階段,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以後,管理規模快速增長,又開始思考新的問題了。當資金大了以後,玩短線不現實了,只有尋找到一個匹配大資金的盈利模式。

截至1月29日13:13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6016例,死亡132例。

亏损最惨的时候曾卖盒饭为生!以几万元入市现在做到3亿规模,这位90后怎样逆袭的?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亏损最惨的时候曾卖盒饭为生!以几万元入市现在做到3亿规模,这位90后怎样逆袭的?亏损最惨的时候曾卖盒饭为生!以几万元入市现在做到3亿规模,这位90后怎样逆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