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孩子應不應該玩手機?幾歲以下不應該接觸電子產品?

魚八斗


你好!很高興和你一起分享和討論一下這個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拿著手機玩個不停,甚至飯都顧不上吃,這時候父母就會很生氣,甚至還會打罵孩子。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不光是孩子大人都玩起來停不下來,又何況是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孩子呢 ?孩子身上的問題其實也是父母的問題。其實針對這種情況,父母可以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引導,這樣孩子就會變得勤快,有趣、就會自動放下手機。其實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幹擾的,哪裡有趣他就在哪裡。這就看父母怎麼引導孩子了。有時候比喻大人是車孩子是轍,前面有車後面有轍,我覺得挺有道理。為什麼說環境造就人才,孩子在一個全家都看書的氛圍裡他不會去打遊戲的 ,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但如果在一個全家每人一款手機的氛圍裡他能好好看書才是另類吧。

父母可以從幾點抓起:

1、讓玩具發揮最佳作用

一定要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的玩具,或者具有科技感與新鮮感的,這樣孩子不但喜歡玩,還能提升創造力。讓玩具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除手機之外的事情上。

2、培養孩子運動愛好

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個人運動愛好,讓孩子參加身體鍛鍊,在運動中領悟到樂趣,同時結識更多的玩伴。這才是孩子該有的童年。

3、多陪伴孩子

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這樣孩子會主動放下手機,與父母拉近距離。其實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與鼓勵。

4、多誇獎孩子

父母一定要注意多誇獎孩子,注意誇獎方式不要太籠統,要具體到哪一點,這樣孩子才會更有自信,自動放下手機幫助父母做家務,也會變得更懂事。

孩子沉迷手機,有什麼危害呢?這些危害家長一定要重視!要讓孩子知道他的嚴重後果。

1、視力下降

2、危害身體健康

3、孤僻內向。 4、影響大腦發育

這三個方法不妨嘗試一下。讓孩子自己慢慢的改變。

一:限制玩手機時間

二:尋找孩子沉迷手機。 三:多陪伴孩子

孩子想要玩耍時,家長要及時作出回應 ,陪著孩子。平時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孩子養成看書的好習慣,不僅可以讓孩子遠離手機,還可以修身養性,開闊眼界,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這就要求家長們要自律。好了這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你幫到你。






奮鬥吧668


我侄子現在才2歲,天天睡覺都要找手機放歌,平時看大人們刷抖音,他那小手拿著手機也會上下滑動,甚至特別鍾情於吃播,看到視頻上別人在吃東西,他還在流口水🤤。

在我看來小孩子看手機有好有壞吧,他們也都是照大人行為去做,適當的給孩子玩就可以了。

在特殊時期只要手機一拿出來事就解決了,其實很多現實生活中孩子的哭是止不住的,哄不好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到過?

昨天晚上我侄子一直在嚎啕大哭,也不知道他要做什麼,直到我哥拿出手機來放起歌,他就睡著了。需要音樂來入眠,小屁孩也是什麼都懂的。

玩手機沒有該不該,玩遊戲也不是我們去申訴要遊戲系統晚上停止就可以的,關鍵還是看父母怎麼教的,為什麼有的孩子就能從中學到東西,而有的就只能進入到無法剋制的遊戲世界呢?這才是大家要深思的!




你的心肝小寶貝


您好,誠邀回答,感謝您的關注和信任

首先手機並不一定非是用來玩,如果只是作為娛樂,看一些無營養價值的動畫片電視劇或是娛樂節目,當然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是看一些學習類APP,例如英語學習,拼音識字等,都是可以的,那這裡針對玩手機需要有幾點注意:

1.年齡建議

如果真的需要用電子產品,建議還是三歲以上為好,原因是三歲以下孩子是專注力訓練的最佳時期,長期接觸電子設備,接受的都是被動信息,大腦幾乎不運轉,非常影響專注力。

2.姿勢和時間

小孩子0-3歲是他們屈光狀態發育的關鍵時期,3-6歲也是正在發育的時期,如果長時間的看近處,他的調節狀態一直就處於緊張的狀態,而導致視力的暫時下降。如果這種狀況不能夠被改善,最終會造成持續性的視力下降,也就是真性近視。

所以一定要注意時間,三歲以內如果看,一天最多不能超過20分鐘,三歲以上,超過30分鐘也要休息和做眼保健操,看看遠處舒緩一下眼睛疲勞。

3.社會現狀問題

目前是信息時代,手機,電腦,ipad到處都是,孩子們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所以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堅決抵制,而是應該想一下如何合理利用,控制好節奏。如果孩子過於沉迷於電子設備就需要找到問題,及時的調整了

4.模範帶頭作用

孩子都是有著模仿的天賦的,當看到父母經常拿著手機刷刷刷,或是家裡長期電視24小時不停歇的播放,孩子不可能不感興趣,他會覺得那樣的生活很快樂。所以父母對待手機的態度直接決定孩子對於電子產品的渴求度

5.正確引導

有些孩子沉迷於打遊戲,有些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像這些就需要我們想辦法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遊戲的背後是什麼生成的,可以引導孩子學學編程,動畫片可以改成英文的,及時的輸入轉輸出,讓孩子通過看聽結合來鍛鍊口語聽力,也都是不錯的轉化


軒仔媽咪Anna


小孩子當然不應該玩手機,但是鑑於目前鑑於目前電子產品氾濫的現象,不讓小孩子接觸到手機是不可能的,家長應該在小孩子三歲之前或者在小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儘量減少孩子接觸手機的時間。

第一避免先入為主。人們總是對他人生中第一個禮物印象深刻。而手機如果作為一個孩子人生中的接觸的第1個玩具,而手機本身又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孩子絕對會沉迷其中。而在後以後的人生中,孩子發現其他玩具都不如手機好玩,那手機只會在孩子的人生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而無法戒除。

第二找到能夠替代手機的玩具。鑑於手機的誘惑力是如此之大,所以有必要那孩子找到能夠替代手機的玩具。手機的弱點就是不能人一樣互動。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能夠外出的時候,帶孩子到外面多走走,讓孩子觸摸一下柔軟的青草,嗅一下芬芳的花香,交一些同齡的小朋友,玩一些幼稚的遊戲,這些都是手機不能夠帶給的真實的體驗,能夠幫助孩子抵禦手機的有力的武器。

結束語: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他所接觸的環境也是家長能夠控制的,所以家長可以儘量讓孩子少接觸手機,儘量接到外面去而且比手機更有意義的事情,更有意思的玩具。而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他所追求的環境就不是這樣能夠控制的了,家長只能依靠規則儘量引導,讓孩子養成好的使用電子設備的習慣。


曦寶和伊寶


原則上小孩子不應該玩手機,越晚接觸電子產品越好,可現在特殊時期,學習都在聽網課,只能想辦法讓小孩子少玩手機,我的做法是這樣

1,老師佈置的作業發在網上之後,自己先抄寫在本子上,讓小孩子看著自己的本子寫作業

2,把手機裡的直播課投影到牆上,這樣可以減少小孩接觸手機的機會

3,約定好每天上完課寫好作業,可以有半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一直壓制著小孩不讓玩手機,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我覺得一歲以下的小孩最好不看手機,電視,電腦。兩歲到三歲的孩子可以接觸電子產品,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內。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記得關注我


芹澤媽媽


首先可以確定的小孩子還是不建議玩手機,手機原本作為通訊工具,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手機功能也越來越強大,早已不是黑白功能機了,強大的cpu和大內存的加持以至於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高清電影,短視頻,遊戲……就拿遊戲來說小孩子沒有什麼自制力加之遊戲與生俱來對孩子的吸引力容易讓孩子對手機上癮(大人都機不離手何況孩子)手機對小孩子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屏幕發出的藍光,如果長時間對著屏幕電視手機電腦一類的都對小孩子眼睛有很大的傷害。具體幾歲可以接觸電子產品這個沒有絕對的定論,要視情況因人而異,小孩子如果自制力較好可以給他限定一個時間,一次可以玩多久比如20分鐘半小時。父母要多觀察孩子玩手機是的情況,如果一玩就不知道時間一定要堅決有效的制止,或者直接提出如有下次以後就沒得玩了。手機電子產品並非“洪水猛獸”只要善於引導是可以唯我所用的,如今信息時代手機早已蓋過PC勢頭。以後的孩子難免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希望科技發展同時早些解決這些電子產品為人們帶來方便時對人產生的負面傷害吧。



要你好看yes


首先,這個小孩子是多大歲數? 如果小孩子是3歲以上,那麼這個小孩子玩手機不應該是問題!



因為在如今社會,電子產品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智能手機帶給我們的生活便利,已經深深的俘獲人們的心。

你不會電子支付?你就是別人眼裡的另類。

你不懂互聯網+,你就體驗不到人工智能帶給你美妙的獲得感。

5G,還有AR真是讓你有展翅飛翔的感慨!

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手機傳達到你,讓你真正的垂手可得! 其中,小孩子也是這些結果的獲得者。你說,你不讓孩子玩手機行嗎?不行!

我認為,適齡的孩子應該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讓孩子越早玩手機,孩子可能就越聰,越早掌握手機的智能。

一個題外已經被證實的推論:

指尖的頻繁運動可以直接促使大腦發育。而康復醫生在指導一些腦病病人做康復運動時,指尖活動是首選。而這出現的奇妙結果對孩子來說,效果特別明顯!

同理,玩手機也是在做手指運動,這項運動可以提高孩子的精細運動,協調手,眼的配合,對孩子的感統提高協調,有非常大的幫助。

所以,別怕孩子玩手機,更何況,做父母的你也管不住孩子手中的手機。因為現在學校的老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都是通過手機傳遞給孩子,如果孩子不會通過手機接收,孩子還有臉面對嗎?

當然,電子產品在帶給我們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時,一些弊端也越來越被人們注重。



比如,電子產品的輻射問題。(包括手機)


再者,一些孩子沉溺於電子產品的同時,漸漸弱化自己的社交能力,變得喜歡虛幻,孤僻,和語言交流困難……

還有,容易引發近視眼和其他眼病。

但是,這些也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張弛有度? 是否在合適的時間長度,恰如其分的介入和離開?這都是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問題的關鍵。

那麼該怎樣玩手機?玩手機應該從多大的孩子開始? 看看專家怎麼說:

按照專家給予的建議來管理孩子在什麼時候玩?玩多長時間?恐怕是比較科學的。

但是,有些孩子不理會這些,那怎麼辦?

下列辦法你試一試,它可能會幫助到你!

1,幫助孩子讓注意力轉移其他有性趣的事情上來。

2,給予警告,讓孩子知道家長的底線是什麼。

3,給予懲罰!取消孩子玩手機的權利,讓孩子知道觸碰底線的後果。



不過,需要提醒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怎樣玩手機的過程中,自己必須起表率作用,否則,你如何讓孩子信服你的管教?

讀者們,你們還有什麼好的想法和建議?請留言,我會一一採納和回覆。謝謝!


秋荷聽雨


我是魯冰花開,很高興為您回答。

最好讓寶貝遠離電子產品,但可以讓寶貝聽音樂,聽故事最好不要看,影響視力。不管有沒有幅射,反正我們沒有絕對的把握證明電子設備對低幼兒童沒有危害。

1.影響運動量:看視頻會上癮,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看得時間過長一個姿勢不變不利健康。孩子應該把大把時間用來玩兒,活動等

2.心理健康:孩子心智不成熟,而網上的不良信息又太多,容易錯誤引導孩子。其實電腦只是個工具,關鍵看使用者怎麼用它。

希望我的回答幫助到您。





魯冰花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不建議嬰兒看電子產品?


  • 大約到18個月,寶寶才能將電子產品裡呈現的事物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嬰幼兒最需要學習的是與周圍人的互動,需要通過觸摸、觀察和聆聽來學習事物。
  • 有證據表明,18個月以前給寶寶看電子產品,會對寶寶的語言發育、閱讀技能和短期記憶力有持久的負面影響。
  • 同時,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和注意力。而且,寶寶的視覺處於不斷的發育和完善過程,不當的用眼可能會增加眼部疾病的風險。
  • 3歲以下的寶寶,視覺系統發育還不成熟,如果不注意用眼時長、觀看距離,很容易出現視覺疲勞進而誘發近視,甚至眼部疾病。
  • 長時間不活動、保持低頭姿勢,極易使寶寶發生頸椎疾病。醫生表示,低頭看手機時,頸椎承受的重量是垂直時的3倍。寶寶的脊椎和骨骼尚未發育完善,而一旦觀看電子設備,基本一看就是半小時、一小時。長時間僵坐或者維持不正確的坐姿,會引發各種頸部不適,甚至脊椎變形,駝背等。

寶寶多大可以接觸電子產品?

美國兒科學會給出的建議為一歲半。然而,一項調查卻顯示,在美國,1歲前看電子產品的寶寶高達92.2%,看來,想要讓小寶寶擺脫電子產品,挺難。

家長該如何做?


以身作則!以身作則!以身作則!

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家長可以在下班回家後,將手機或者Pad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

首先,18個月以前儘量不提供電子產品給寶寶,包括手機、電腦、電視等;18個月以後,每天要少於1小時,儘量觀看高質量的內容;

其次,儘量陪孩子一起看,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故事情節;

第三,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視野開闊,眼睛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時也減少了近距離用眼的機會,間接起到保護視力的作用。不要將電腦、電視放在寶寶的臥室,不要把看電子產品當作一種獎勵或打發時間的工具;

最後,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到了一定要關閉,建立好規矩,用寶寶可接受的時間概念來規定,例如不要說十分鐘,可以是動畫片的集數,或者十分鐘的沙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誰的媽媽還不是個寶寶


正當紅的主持人金星,近日分享犀利“教子經”——堅決不給孩子看手機、玩iPAD。


在她家,孩子看電視要嚴格限制時間。就連學校佈置的電腦作業,她也會跟老師說:“家裡沒電腦。” 因為她堅信,12歲以前,視網膜還沒發育成熟,使用電子產品會損傷視網膜!


視網膜,就長在眼球的後方。假如把眼睛比作一部照相機,它便是底片,有了它,我們才能感受到光,才能分辨圖像。


保護好孩子的視網膜很重要,但也沒必要像金星那樣走極端。



半歲,視網膜就發育完善


中山大學眼科中心副教授。她說:“孩子足月出生時,視網膜就發育得七七八八了。”


她介紹道,寶寶在母親肚子裡時,最早發育起來的不是手,也不是腳,而是腦和眼睛。


約孕6周時,視神經開始發育;孕7~8個月時,視網膜上,除黃斑區外,其他負責感光的區域基本發育完善。


這裡說的黃斑區,是視網膜上對顏色最敏銳的區域。


細心的話,你會發現,新生兒對黑白、條紋的東西感興趣,對鮮豔顏色的反倒興趣不大,原因可能是,黃斑區還沒發育起來。


大概在出生6個月,黃斑區發育完善,孩子獲得辨認顏色、分辨細節的能力。這也就標誌著,視網膜發育成熟。


孩子視力不容忽視



長時間玩手機,視網膜會脫落?


楊教授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電子產品發出的光源會對視網膜造成傷害,但也不能否認,這種刺激可能有累積作用。


“所謂累積作用,就是現在看不出有什麼影響,累加到一定程度,不良影響才表現出來。”


媒體經常報道,有白領、學生連續玩手機十幾小時,結果視網膜脫落,又是怎麼回事?


楊教授表示:“可能是他們的視網膜本身已有病變,長時間看手機只是一種誘因。”


比如,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可能導致視網膜病變,或者眼睛曾受撞擊,也會損傷視網膜。這些情況加上過度用眼,可引起視網膜脫落。


她提醒,使用電子產品後,若出現視力模糊、眼前有黑影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12歲前,更易近視,度數增長更快


電子產品對兒童視力的影響,更需關注。


楊教授表示,相比視網膜,屈光系統的生長要慢很多。大概到12歲時,眼球屈光發育才達到穩定。


所以,在12歲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更易近視,近視進展也更快。


還有一個時間段尤其要重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7歲左右,最容易成為近視。


楊教授分析道,嬰兒出生時,是輕度遠視。而六七歲,剛好是孩子開始上小學的時候,用眼時間突然增加,超過刺激負荷,便使得近視出現。


“好比種一個南瓜,你給它一個框,它會長成一個框的模樣。眼睛在快速發育過程中,也是可塑的。你不斷刺激它,它就很容易近視。”


一旦在7歲左右近視,通常一年就可以增長75~100度。要等到14歲後,速度才開始減緩,18歲後相對穩定下來。


楊教授建議,孩子入小學前一定要詳細檢查視力。遠視少於100度的,要特別小心了,上學後不加以保護的話,很快就會近視。


眼科醫生的孩子,玩電腦長大,至今不近視,秘訣是?


金星的做法,在楊教授看來,雖是為孩子好,但有點過度了。


兒童用電子產品,能夠獲取知識和樂趣,不應該全盤否定。“家長堅決杜絕,小孩反而會報復性地去接觸。”


楊教授的兒子今年15歲,幾乎是玩著電腦長大的。


兒子才2歲,楊教授就買益智遊戲光盤給他玩。等他大點了,讓他有選擇地看動漫、美劇、電影。他們家的iPAD,居然放在兒子房間。


至今,楊教授的兒子都沒有近視。


這是怎麼做到的?


楊教授有妙招。她給兒子定下規矩:每天步行上下學,保證1小時戶外活動時間的話,可以適當使用電子產品。


“戶外的自然光,對視力是非常有幫助的。自然光線是複合光,有足夠的強度和變化,能刺激瞳孔、睫狀肌的活動,使眼睛更靈活。而室內光、電子產品的光,呈現的多是三色光。”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曾做過一個實驗:


把一群一年級的小朋友分成兩組,一組每天放學後直接回家,另一組放學後在操場上活動一節課,持續觀察3年。結果發現,多活動一節課的孩子,近視發生率明顯較低。


楊教授總結道:“沒有說多少歲以下不能看手機,關鍵是要縮短看手機的時間,同時,年紀越小,戶外活動時間要越長。幼兒園的孩子,最好每天有兩小時;小學以後,保證每天有1小時。”


至於戶外活動的類型,沒有特別限定,只要活動時間足夠就行。


和孩子們多來些戶外親子活動吧!


劃重點啦——


小孩的視網膜早就發育成熟了,看電子產品不會直接損害視網膜。


長時間看電子產品的小孩,年齡越小,越容易近視,近視的進展也越快。



小孩看手機,把握兩個度、兩個時間——


長度:建議使用距離30釐米以上,更推薦大屏幕的產品。


光照度:過低可引起近視,過高會引起不適。更推薦在有較明亮背景光的環境下觀看。


使用時間:不超過30分鐘,年齡越小,時間越要縮短。


戶外活動時間:保證每天1小時以上。


孩子眯眼、歪頭,可能是近視表現,要及時帶到醫院檢查視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