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社论:政府抗疫政策要让企业“够得着”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以外地区防控效果日益显著,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已成为近期各地工作的重点。为推进复产复工,各地陆续出台支持疫情受损企业政策,或繁或简,但不少企业却反映没落地、够不着或申请难,颇受关注。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3月2日当天,31省份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5例,其中武汉市111例。也就是说,不论是湖北以外地区还是武汉以外的湖北地区,当日都只有零星的新增病例。而且,这样的情况在湖北以外地区已持续半月有余,在湖北省也至少有一周,足见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从2月10日以来,决策层就明确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的路线。从目前情况看,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理想,各省公布的数据普遍在90%以上。至于中小微企业,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从所见所闻可知,复工率明显偏低。影响企业复工率的因素众多,政府支持政策落地难、企业够不着就是其中之一。在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因防风险能力较弱,受到的冲击更大,急需政策支持渡过难关。

比如,某地日前发文称,对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的用电、用气、用水等,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由企业缓缴各项费用。该政策的初衷是缓解企业在疫情中的现金流紧张情况,但未对缓缴电费后的滞纳金作出要求,根据电力部门规定,当年欠费部分,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千分之二计算,所以很多企业反映,虽然有可以缓缴的政策,但却不敢缓缴。

也有地方虽然出台了抗疫惠企政策,但要求企业到当地发改部门咨询是否符合条件及申请事宜,这种语焉不详的规定,无疑给中小微企业受惠政策增加了障碍。此外,一些地方在执行上级政策时打了折扣,存在执行力度不够或不及时等现象。

对此,我们呼吁,既然政府支持疫情受损企业的立场是坚定的,出发点是好的,那么惠企政策就应该“直截了当”,细化且方便执行,这样才能让企业真正受益,亦可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复工率提升。

当然也有不少地方发布惠企政策后,在执行落地层面下功夫。如2月初上海曾发布《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称“沪28条”)。因广大企业对政策的实施和落地非常关注,近日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税务局等多部门就企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随即由第一财经等媒体总结政策百问百答公之于众。

以中小微企业至为关心的房租减免问题为例,“沪28条”就具体哪些企业可以享受减免、特殊情况如跨区房租补贴如何操作、免除租金能持续多久等中小微企业可能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如明确免除2020年2月、3月租金,之后仍有较大困难的中小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给予支持。同时,对于企业因疫情涉及的税费、信贷、合同履行等问题,包括亏损结转年限延长、捐赠抵扣、延期还款和金融优惠等,解答同样均务求详尽。不少企业近日也纷纷表示,“沪28条”红包已收到。

应该说,政府希望通过政策支持企业,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以恢复经济秩序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但在政策制定与落地环节,考虑到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精力等问题,务求政策精准精细,让企业易明白、易操作,并能够尽快受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