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西王母是如何女神化的?

謀殺似水年華27


西王母又稱西天王母、王母娘娘,是中國傳統神話之中的女神之首。人們印象中的西王母雍容華貴充滿威嚴,然而最初的西王母可真稱不上是個女神。

關於西王母長相的記載最早可見於《山海經》,《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到:“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山海經·海內北經》則提到西王母有三青鳥為其取食。總之《山海經》中的西王母居住在猛獸出沒之地,雖然長得像人,但是有豹尾虎齒擅於長嘯,有點像是野獸。


春秋戰國時期,西王母變為了可以使人永葆青春的神仙,嫦娥奔月故事之中的不死之藥就是后羿從西王母那裡求來的。兩漢時期,西王母進一步仙人化。一方面西王母的住所仙境化,東漢張衡在《思玄賦》裡說到:“聘王母於銀臺兮,羞玉芝以療飢。”西王母已然住在了銀臺之上,並且食用充滿仙氣的玉芝。

另一方面西王母的外在形象仙人化。司馬相如在《大人賦》中對西王母的外在形象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低迴陰山翔以紆曲兮,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皓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必長生若此而不死兮,雖濟萬世不足以喜。”在此處西王母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長生能力的白髮老婦人。


在成書於後漢的神仙小說《漢武帝內傳》中,漢武帝前去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西王母坐在宮殿的東邊,大約三十歲,腰佩寶劍,頭戴玉冠,有著難以遮掩的絕世容顏,與原先的似人非人的形象有了很大的差別。在漢朝出土的畫像磚和搖錢樹上,西王母頭上有華蓋,坐於龍虎座上,身旁多有玉兔、蟾蜍、三足鳥還有手持仙草的仙人陪伴。


西王母的形象在漢代的差不多定型了,後代雖略有變化,但變化終究不大,西王母一直都是那個雍容華貴長生不老象徵祥瑞的女神,而且還進一步成為了女神之首。

從似人似獸演變為女神仙,西王母形象的演變恰好反映出了人類心理的變化。原始初民對自然充滿敬畏,有時會把動物當做神加以崇拜,半人半獸的西王母正是當時人們這種崇拜心態的反映。而到了兩漢時期,無論是皇帝還是平民都渴望長生,西王母的形象自然也發生了改變。最高統治者與西王母的相會又反過來彰顯了統治者的形象和地位。


王子今、周蘇平:《漢代民間的西王母崇拜》

孫厚嶺:《西王母“本來面目”初探——兼及西王母形象之演變》

何志國:《論漢代西王母 圖像的兩個系統——兼談四川西王母圖像的特點和起源》


歷史研習社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這篇稿子來自於老包雜談。

除了吃不死藥之外,想長生就得靠自己努力了,這就是所謂的修真,這修真就不得不提到西王母了。

修真這事情據說是在黃帝昇天之後才廣泛傳播的。

因為好多人都固執地認為黃帝是通過艱苦地修習道術才成仙的。

其實這種說法壓根就是錯誤的,試想,黃帝作為一方天帝,已經是地位頂級尊崇的大神了,根本就用不著去修煉什麼勞什子道術。

上古的大神一般都是天生的,因為那時候需要神人來處理人間的事務。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人類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世界了,世上不需要這麼多神了,這時候老天爺不再降生神仙了,誰想做神仙自己去苦修吧,所以修煉仙術的法門也就不斷湧現。

而宣揚黃帝修習過道術的人一般都是後來道教的那些哥們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做法而已。自從有了道教,修煉的門類可謂五花八門,而通過各種途徑的修煉都可以達到成仙的目的,後來的八仙過海或許就能印證這一點。

此是後話,暫且放著,繼續看西王母的進步史

想是社會進步了,人類審美眼光提高了,覺得西王母的樣貌實在有點看不過眼,所以就索性逼著西王母文明進步了一點點,有老公了。

醜女變美女,再找個好郎君,這很符合我們中國老百姓的一貫思維方式。

西王母也沒說不同意,變就變唄,反正我又沒吃虧。

話說西王母的這個老公就是東王公。

很有意思,這夫妻二人的名字是完全相對的,西對東,母對公,十分對仗,很是工整。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後人生編硬造出來的,不過東王公確實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東王公這個名字雖然是生造的,大家可能接受不了,可是一說到東皇太一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吧,威名赫赫的太陽神。

為了屈就西王母,聰明的百姓就把太陽神東皇太一重新包裝再上市

這樣就顯得兩者之間的差距不是很遠了。

按常理推想,太陽神一定是一位英俊偉岸的男子,讓這樣一位英俊瀟灑的大神娶西王母那樣一個女人,擱現在還真讓人接受不了。可是人家西王母是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怎樣的我就能進化成怎樣的。

其實這麼說的話,西王母還是有點不高興的,因為有些記載說東王公長得也不是很能看,身高一丈,頭髮皓白,人形鳥面而虎尾,還馱著一頭黑熊(估計是他的寵物)。

從這一點來看,這夫妻倆倒是很般配。

東王公住在大荒的東荒山,西王母住在西方的崑崙山,拉個話話見個面面都是很為難的。我們在前文中介紹過崑崙山旁邊的銅柱,周圍三千里,銅柱上刻有銘文:崑崙銅柱,其高入天,周圍如削,膚體美焉。那個巨大的銅柱就是西王母和東王公見面的地方(由於工作忙,又分居兩地,每年僅限一次,是不是和牛郎織女故事看起來很像?)

這兩人譜擺得大,見面的方式也非同凡響

銅柱頂端住著一隻非常巨大的鳥,名字叫希有,光它背上沒有毛的一點點地方就寬達一萬九千里。希有頭朝南,張開翅膀剛好是左西右東。西王母和東王公就在希有的大翅膀底下相會,西王母在西邊,東王公在東邊。

有時候西王母急不可耐,等不到每年一回的會面時間就登上希有的背。西王母一上去希有就知道她想幹啥,很快就能將她送到東王公所在的東方。

希有在西王母和東王公的愛情旅途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見證了他們非同尋常的愛情,同時也做了他們愛情的守護者,所以崑崙山銅柱上也刻著一首讚美希有的詩:有鳥希有,碌赤煌煌,不鳴不食,東覆東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東,登之自通。陰陽相須,唯會益工。

此時,西王母的手下已經逐漸增多,而且都是女仙,這也就確立了她在仙界女神首領的尊崇地位。

在西王母的地位和形象都變得更加崇高的時候,她參加的各項活動也就越來越多。

比如說和代掌國政的舜進行過會晤,還贈送給了他白環之玦以示友好,幫助幫助大禹治水等。

估計是和東王公離得太遠的緣故,西王母又耐不住寂寞,所以就時常來往於中原之地,和許多有名的帝王在一起嬉戲遊玩。

周穆王就是西王母找的第一個上檔次的對象。

這裡說的對象僅僅指的是嬉鬧的對象而已。

又和後來的燕昭王、漢武帝等人都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


山海經解密小七


西王母被後世女神話,我認為有兩個大方面可以看出來。

掌管司天之厲及五殘

西王母自古以來就是“神”的化身,而且她還不只是普通的“神”,她掌管著“昇仙”的權利。而這也是後世女神話的一個原因。

從哪裡可以看出西王母神祗的厲害?

《山海經·西山經》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
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這裡的意思是:又往西北行三百五十里,有座叫做“玉山”的山峰,這裡是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樣子像人,但是卻有著豹子的尾巴以及老虎的牙齒,可以發出嘯聲,是掌管仙人登天以及陰陽五行的神。

以及《山海經·大荒西經》也有記載。

《山海經·大荒西經》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有神,名叫“西王母”,人的面貌老虎的身子以及豹的尾巴,全身都是白色的,在崑崙山的下面有水環流,在外些地方有像岩漿一樣的山在那裡。

因此能夠掌管“司天之厲”及“五殘”的西王母,自然被後世之人津津樂道。

神山背景包裝

而除了本身的實力外,西王母還存在神山背景包裝。

具體如下:有好稱“萬山之王”的崑崙神山做背景。崑崙山又叫崑崙虛,崑崙丘,它的地理位置在西海南部的流動沙河岸邊。它處在黃色水源源頭後面以及黑水前面。它以前是天帝的王都。這裡的天帝指的是人類始祖伏羲,而他正是在崑崙丘觀日月星辰後,衍生的先天八卦。

總結

西王母本身擁有掌管諸神的權利,又在崑崙神山居住,加上人類始祖也存在過那裡,這些種種造成西王母會被女神話,也是必然的結果。

有什麼想法的小夥伴,可以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問題聯繫作者刪除]

易經奇門國學


西王母原始形象是半人半獸、性別不明的神靈————先秦時代擁有更多人的特質,即人間帝王的形象————兩漢時期轉變為風姿綽約的女神————魏晉南北朝女仙之首————宋朝轉變為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

(一)西王母《山海經》——原始

從 《山海經》的上述記載中我們可 以看出,西王母的 形象最初是一個居住在崑崙山上,人面虎身,虎齒豹尾, 蓬髮戴勝的半人半獸的神靈形象,它掌握著巨大的權力, 主宰著人的生死。


《山海經》中所記載的西王母神話具有原始的混沌性:即人獸神不分,或者說獸的成份多,而人、神的成份少;性別不辨;且其所處環境非常險惡。


(二)西王母形象的人化——先秦時期

《山海經》中亦人亦獸的西王母形象並沒有延續很久, 從 《竹書紀年》、《尚書大傳》等書的記載可見,西王母雖然仍與虎豹鳥鵲為群,生活條件還很艱苦,但顯然她已經一 改 《山海經》中半人半獸的怪異形貌,並進而演化成了一個人間帝王的形象。



這一時期的西王母不僅完成了由獸人 向人的形貌上的轉變,更被賦予 了人間帝王的職責和性格 。雖然這種仙人的形象在先秦時期並不多見,但也為西王母在兩漢時期形象的仙化奠定了基礎。


這一時期的西王母不再是維持著半人半獸的外貌形象,而是經過不斷地改造美化,逐步發展成為人的形象, 不僅是具有人的外貌特徵,而且也被賦予了許多人性的特 。西王母的原始神性色彩不斷減弱,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增強的人性。



(三 )西王母形象的仙化——兩漢時期

西王母的形象在經過先秦時期的人化演變後 ,已基本擺脫了原始的神性色彩。但由於秦皇漢武對長生不老之術的狂熱追求以及西漢社會神仙方術思想的影響,人們對長生不老有著普遍而狂熱的追求。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 西王母作為原始社會手握生殺大權的神靈,即使外貌形態已經人化,但仍然成為人們信奉的不死之神。秦漢時期的西王母再次成為眾人崇拜的神仙,但不同於原始社會模糊化的外貌和職能,這一次形象的仙話化有著明確的職能,即護佑、賜福和長壽。



先秦至兩漢,西王母由原始神話中亦人亦獸的形象轉變為風姿綽約的女神,其神格也由災厲刑殺之神轉變為可帶給凡人福壽的吉神。西王母信仰也由戰國神仙思想下的神靈崇拜發展為兩漢時期極為普遍的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 部分。


(四 )西王母形象的道化——魏晉南北朝

秦漢時期,西王母的女性形象和祥瑞的色彩得以定型並且日趨成熟,至漢末己發展為一位風姿綽約的美貌女神,道教在塑造自己的神仙體系時,長生長壽的西王母自然是女仙之首的不二人選。



西王母形象的完全道教化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完成的,《漢武帝 內傳》詳細描述了漢武帝與西王母相會的過程 ,集中反映了西王母作為神仙道教女仙領袖的魅力和風采 。



(五)西王母形象世俗化——宋朝

宋朝以後,西王母的身份逐漸轉變為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


九溪夜話


最早對西王母進行記載的典籍是《山海經》,按文中所說,西王母乃是司瘟疫、刑法的神明。

《西山經》裡形容她面容與人類相似,但是是豹尾、虎齒,頭上戴著戴勝,穴居;《海內北經》裡說她周圍有三隻青鳥為她取食,正是所謂的“青鳥殷勤為探看”。

可見,在《山海經》中,西王母更多是一個半人半獸的形象。




茅盾在《神話研究》裡指出,《山海經》中的西王母形象是原始信仰和生活混合的一種體現,另一些學者如郭沫若等人則認為豹、虎這些意象是圖騰的一種反映。

到了《穆天子傳》裡,西王母擺脫了半人半獸的形象,儼然已是人間帝王。

在記載裡,她宴請穆王,與穆王度過了美好的酬酢時光,在與穆王的交談中,西王母有“嘉命不遷,我惟帝女”這樣的話語出現,點明瞭西王母的帝女身份。

也就是說,西王母在這個時候,形象已經趨近於典雅化。

到了漢代,西王母又加上了掌管不死藥的職能,即是我們熟悉的后羿在西王母處求得不死藥的神話。而不死,正是道教夢寐以求的目標,於是西王母就成了道教非常喜愛的女仙。

在魏晉人託名寫的《漢武故事》中,西王母容貌絕世,儀仗非凡,神通廣大。

到了後來,甚至還強行給西王母配了一個對偶神——東王公。這是女性地位下降、男性地位上升的體現。

總的來說,西王母形象,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從原始的動物形態到女仙這一轉變,反映的是古代社會結構、思想文化的轉變。


鳳妖



中國古籍中最早記載的西王母,是一副半人半獸的雌性怪物模樣,在西方的崑崙山。

《山海經》有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上半是身美人,頭上帶著首飾,一口老虎般的牙齒;下半身是虎身,卻有豹子的尾巴,周身有花紋白色斑點,在崑崙山的洞里居住。這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西王母在道教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被稱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簡稱王母,又稱金母,掌管著天界地下所有得道成仙的女仙和崑崙山。

到了漢朝,西王母從怪獸變成一位容貌端莊、雍容華貴的皇家女神。漢武帝奉西王母為尊神,民間多地供奉祭拜。《博物志》記載說西王母會在七夕這天降到人間。



女神西王母與天子周穆王有過一段愛情故事。西周神話《穆天子傳》中記載,西周的第五位天子,周穆王曾經西行萬里,到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奉上織錦、玉圭、玉壁等重禮。西王母也捧出西域的美味佳餚、葡萄美酒。當週天子要東歸返國,西王母舉行盛大的告別宴會,為天子起舞高歌:“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兩人十分不捨,約定三年後再相聚。臨行前,周穆王親手栽下一棵槐樹,並留下“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

可惜,天子一去不復返,徒留崑崙山上美人兒,遙望東方,日日思君不見君。神話故事,不知真假。但道理卻古今無不同。


蔡駿


【西王母】

《山海經》裡說西王母是“豹尾虎齒、蓬髮戴勝、司天之厲及五殘”的不男不女的怪獸。掌管著對災厲的預知。

《穆天子傳》裡,西王母成長為一個能賦詩酬達的女王。

雖然,偶爾還會有一點“虎豹為群、烏雀與處”的農村人的痕跡,其他種種舉止都是時尚潮流的大城市的人了。

造父駕車🚗八匹馬載著周穆王奔向大地的最西方……到了太陽進去的崦嵫山(最後一山),見到了西王母[色]也說在崑崙山。

乙丑日,周穆王和西王母約飯,本來“蓬髮、戴勝、豹尾、虎齒”的西王母,梳妝打扮了一番,洗頭洗澡穿禮服擋住尾巴還刷了牙[捂臉][捂臉]……估計是自從后羿跟她討要了“不死藥”以後的一千多年裡,她逐漸時尚,變得禮貌而文雅了不少。

吃飯間,還唱歌了🎤:

白雲高高在天上

遠處茫茫的青山如畫

你我啊相聚幽遠

隔著重重的青山

穆王哥

祝你身體安康長命百歲

以後有機會再來

😂😂然後周穆王周的活了一百多歲。這時候,周穆王也特別高興😊,唱起歌來:

我就要回到東方

那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等到民主富強了

我再來這找你玩

要不了三年時間

又將來你的郊野

[耶][耶]吃完飯,周穆王登上了崦嵫山(一說是在崑崙山縣圃)的山頂⛰️,讓人在山上立了個石碑,寫“西王母之山”!還在碑旁植了幾棵樹。然後,就打算回去了……

西王母很難過,依依不捨:

自從我來到這西方

就住在這曠野

虎豹與我同群

烏雀與我共處

我待著哪也不去

因為我也是炎黃的子孫

可憐我的哥哥啊

我們這就要分別

捨不得啊捨不得

😂😂😂然後倆人互說“珍重”就告別了。

周穆王回來的路上還遇到了一個機器人,有個人叫“偃師”的匠人,獻了一個機器人,給周穆王娛樂😂,這機器人跟真人一樣唱歌跳舞“千變萬化、隨心所欲”,關鍵是,機器人當作周穆王的面調戲人家周穆王的姬妾[捂臉]……打臉了……周穆王大怒:“我就覺得是假的,推出去,斬了😱

於是,擰下腦袋,破開胸膛,原來都是一些皮革木頭製品,用粘膠粘上去的。五臟六腑脛骨毛髮應有盡有。拼湊起來的,都是假的……周穆王看呆了😂😂可是一旦重新組裝起來,這傢伙又開始色眯眯的看著姬妾了……

好掃興呀[捂臉]

到了漢朝,人們又給“西王母”娶個個老公,叫“東王公”,雖然衣著打扮變化不大,但“西王母”這時候已經成長為一個神仙。

再後來,有人假託班固之名讓西王母變得更加時尚年輕!“年齡三十左右,容顏絕世”。

而且,把“不死藥”確定為“仙桃”,就這,以後再不改了!

👻👻🙏為西王母取食物的三青鳥發展成為“董雙成”“王子登”等隨從侍女。

元朝,把“西王母”改成了“王母娘娘”,或者叫“瑤池金母”。賦予她更多的頭銜和工作崗位,工作量更大了……甚至還讓她穿越時空回到上古—-“遣九天玄女”幫助黃帝打過蚩尤。[捂臉]雖然,時間有點對不上。


終南高揚


西王母,又稱金母元君、王母娘娘,居住在仙境崑崙,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眾女仙之首,以《牛郎織女》故事中封建大家長的面目廣為人知。在人們的印象中,她地位尊貴,法力無邊,是一位雍容華貴的女神仙。但是,西王母在我國最初的信仰傳說裡,可不是這個樣子的。

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山海經》中,描述了“西王母”的最初模樣:“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人身豹尾,犬牙突出,咬合力驚人,頭髮蓬亂,而且不知男女。

就連西王母的日常食物,也不是《西遊記》中長個果子就要九千年的蟠桃,喝的也不是瓊漿玉露。那位不知名的戰國旅行美食家用了非常隱晦的語言來描述:“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

西王母平常不是自己開火做飯的,而是驅使青鳥來搞家政,為其“取”來食物。縱觀《山海經》我們知道,這是一部具有平等主義思想的書籍,並沒有現代人所謂的“人在食物鏈頂端”的想法,也就是說,人也可能在西王母的菜單上。

詭異的是,這樣的西王母卻很受人尊敬。從先秦到西漢,西王母一直是長壽的象徵。《莊子·大宗師》:“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在神秘主義愛好者莊子的眼中,西王母是悟到了天地真諦的得道者,可以永葆青春,長生不死。

這種觀點在尋仙問道,渴求長生的漢代,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追捧。在漢以後的民間傳說中,經常有漢武帝派遣使者到崑崙山求仙藥的說法。南齊小說《漢武故事》中,還提到了西王母七月七日到承華殿見漢武帝傳授道法的事情。仍是如《山海經》一般的外貌,不同的是身邊的隨侍人員增加了九尾狐和專門做不死藥的玉兔。

這種西王母崇拜,在西漢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西漢末年,社會陷入混亂,西王母也由單純的長壽之神逐漸向慈悲救世之神轉變。形象逐漸人類化,還有了配偶,不過不是玉皇大帝,而是我們現在頗為陌生的東王公。不過西王母由單純的神明到被賦予了女性角色,預示著其地位終究慢慢要置於男性神仙統治之下,並根據時代需求而添加上不同的女性性格色彩。

到了魏晉時期,道教上清派致力於重新構建道教神仙體系,西王母由至高神下降到了第二尊神,眾女仙之首。元始天王是其授業恩師,葛洪更是認為元始天王是其父。西王母身上的神性減弱,人性加強。

並且,西王母的居住地崑崙山不再是荒涼偏遠的西北地區,而是難得的玉臺仙境,每天有女仙為其鼓樂奏歌,跳舞取樂。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生活情態。

到了唐代,西王母的形象被基本確立下來。杜光庭在《墉城集仙錄》中解釋說:“又云王母髮發戴勝,虎齒善嘯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也就是說,杜光庭認為西王母豹尾的模樣實在不能適應唐朝人民的審美,於是強行挽尊說西王母平常不是那樣的,大概可能是戰鬥狀態吧。西王母本來就是一位成為風姿綽約、雍容華貴的女仙。

並且,這位同志還充分發揮想象力,為西王母麾下的女仙系統進行了填充,說天界的金墉城就是西王母的治所,掌管著109位有名有號的女仙。手中有不死藥的製作方法,管人間生死之權。崑崙山中有西王母的宮闕、金城、瑤池、金臺、石室,神仙經常在那裡搞大型聚會,是世人嚮往的地方。

總的來說,西王母的形象在唐宋時還算正常,是一位法力高強、地位尊崇、慈悲溫柔的女神仙。只是不知道怎麼得罪了後世的文人,被塑造成了性格冷酷、保守小氣的統治者。


鍛彰趣義


在山海經中記載的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齒,亂髮蓬鬆的頭上精心地彆著一支玉勝。這是早期對西王母形象的描述,這也符合早期神的形象,因為女媧和伏羲也都是帶有獸相。
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比較符合這一描述的圖片,


可能也是因為這一形象,所以西王母被後世傳為萬妖之王,但實際上,西王母本身就是一位至高無上的女神,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掌管不死藥、罰惡、預警災厲的長生女神。

隨著社會的發展,天上的神仙慢慢的都變成了人的形象。西王母也不例外,在各種記載中,西王母一直都是地位比較高的,特別是在道教中。
而王母娘娘這個名字,則出自元代的《全元曲雜劇》,她與玉皇大帝共同管理天庭,玉皇大帝的原身是東皇太一或者昊天大帝,較西王母出現的晚,兩人只是同事關係,但都是道教最高的神。


菩提是隻貓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神話體系可以突然達到了一個很狂熱的時代,《山海經》的問世也多少拓展了人們對神怪的認知。而西王母在《西山經》、《海內北經》、《大荒西經》中都有提及,令人稍許“失望”的是,西王母的形象並非我們腦海中那種慈祥的王母娘娘形象,而是以一種半獸的姿態出現。

《山海經》中說,西王母的形象是“豹尾虎齒”,喜歡長嘯(終於不是嬰兒啼哭了),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西王母給百姓的感覺不是慈祥,而是威嚴,甚至是壓迫。從戰國時期到東漢之間,民間時常爆發瘟疫和戰亂,並且各種不知道誰創造出來的宗教也在蠱惑著人民,方士們瞅準機會藉此大發橫財,他們推舉的神仙就是西王母。在他們的帶動下,西王母開始變得擬人化,像《穆王傳》、《漢書》、《龍魚河圖》等著作中的的塑造下,西王母的形象開始更加的“人性化”,也無辜的成為了方士們賺錢的工具。

但西王母被方式“利用”也未必是壞事,由於其慈母的形象越來越飽滿,到了魏晉之後西王母被道教教徒所“收納”,一躍成為道教女仙之尊,此時她的名字也被改為“九靈太秒龜山金母”或“太虛九光龜臺金母聖君”。金母當紅之後,民間有關她的傳說和故事就越來越多了,同時與金母形象很類似的女性神仙也越來越多,最終經各類小說的補足,瑤池金母正式成為王母娘娘的代名詞,也成為眾神當中最高貴的女神。


要注意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並不是夫妻,從輩分來看王母娘娘比玉帝大好十好幾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