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前段时间,潘乱老师的一篇《腾讯没有梦想》文章成功刷爆了小编的朋友圈。

重投资、功利短视、失去产品创新力等,成为潘乱老师笔下,腾讯公司最近不断失利的原因。

单纯从产品一个方面去评判像腾讯这样重量级的企业,或许有失偏颇,但文章给到我们的种种反思,还是值得参考。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少林足球”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同样身处产品公司的小编,深深感受到,梦想--是每一款产品产生的源动力。

我们怀揣着梦想,经过一段时间的付诸行动,却会因为市场效果,因为运营繁琐,感觉到迷惘,甚至想着要放弃。

或许趁着这篇文章的出现,不管现在我们身处迷惘或成功,都该停一停,认真想一想,文章给与每一位产品人的警惕!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警惕一:别走着走着,忘掉我们的初心

刘若英在《后来的我们》告诉了我们一个很可悲的事实:每一份雄心万丈的初心,终究敌不过生存的摧残,变得迷失。

每一个产品人或者每一位老板,在设计一款产品的时候,都会带着一份初心,或者实现什么目标,或者解决什么难题。

然而,当我们带着那一份初心起航,途中会遇上竞争的风暴,会遇上生存的海浪,当初设计产品的初心,渐渐变成要生存发展,要迎合投资人口味,沦落到一文不值的境地。

生存固然重要,然而,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与行尸走肉何异?环境固然可以摧残我们的躯壳,但始终不应改变每一位产品人,内心的那份炽热。

或许在生存都困难的时候谈理想很幼稚,但哪一个伟大的产品,不是坚持了当初幼稚的想法而变得伟大?

在迷茫的时候、在获得一时成功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警惕自己,回看一下当初的那一份初心,别走丢了。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警惕二:肯下笨功夫,方得大成功

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也是做产品万年不变的金科玉律。

从前些年的“匠人精神”,到最近经常宣导的“只有像傻X一样坚持,才会取得牛X一样的结果”。

都在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完善产品,才是获得市场认可的最靠谱途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团队也是,我们经常侥幸的以为,会有其他捷径通往最终的成功,把精力分散到其他地方。但往往这才是我们迷失的最终原因。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潘乱老师在文章中提到:产品是产品经理阅历和刻在DNA里的体现,是同理心、觉察力和想象力的混合体。产品经理必须有执念,有坚定价值观,才能磨出好产品。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捷径是有的,那就是在产品中下笨功夫得“磨”。

在创骐云课堂团队会有这样的现象,对于产品,我们会有一种较真的执念,为了产品方案,团队会没日没夜的争论。

但我们都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们都坚信,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必将为用户呈现最好的体验。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位产品人心中的执念。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警惕三:保持好奇,坚持学习

产品做老了,就会迟钝了对时代的敏感度。就像老一辈的人花很长的时间都跟不上互联网时代发展一样。

但产品要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给它注入新鲜的想法和理念。如果说泡在产品中能让我们精益求精,那不断学习和对新事物的好奇,能让我们给产品注入新的灵魂。

一直都在说产品要创新,概念要创新,但没有一种创新是拍拍脑袋就出来的,都是需要现实中不断学习,不断接触社会最前沿的概念。

牛顿在几百年前就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如果说,我们的产品创新能比别人更好,一定是因为我们结合了社会上更优秀的理念。

对于新事物,保持好奇,不断思考;对于创新,不要放弃学习。

产品或公司发展到某一个阶段,总是需要我们停一停,想一想,需要通过学习不断为自己、为团队注入新的东西。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就好像马云,也在最近一段时间,带领阿里的高管团队到以色列学习创新。

一家体量如此之大的企业,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更何况小到我们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团队?

我们或许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带团队去那么远的地方学习。但你可以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不忘初心——给每一位产品人的3个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