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话说洪洞(三)一部活着的“尧典”和“舜典”

话说洪洞(三)一部活着的“尧典”和“舜典”

  河东大地,尧舜故里,华夏之始,中国源头。这里不仅有唐庙舜陵,华表康衢,而且传承和保留下很多生动、鲜活的尧舜文化。洪洞县甘亭镇羊獬村汾河边有一座很大的园林就是唐尧故园。传说此地就是尧王的行宫,也是女儿娥皇、女英的出嫁之地,更为奇怪的是在洪洞县的万安镇有一座英山,洪洞人叫历山,则有一座神立庙。两地相距近百里,但是几千年来,羊獬人与历山人互为姻亲。历山人称舜为爷爷,称尧女娥皇、女英为娘娘。羊獬人称舜为姑父,称娥皇女英为姑母。至今两地人仍互认 “亲戚”,历山人见到羊獬人都要喊“表叔”或“表姑”。而且这种中表亲情通过“三月三接姑姑”活动一直不间断地进行了4000多年。

  整个“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活动,要延续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年农历三月初二,羊獬人去历山“接姑姑”,三月初三始至万安镇停留一宿,三月初四回到羊獬,到四月二十七,历山人再来羊獬,四月二十八将“娘娘”接回历山。由于古时候传说万安是娥皇、女英的行宫,所以两家亲戚就变成三家,万安也成了娘家人。四月二十八当日,万安人也要赶往羊獬,四月二十九返回万安,这种活动听起来真有点不可思议,两个村庄相距七十多里,一直互为中表,而且还要搞一次为时一个多月的隆重活动,礼仪非常讲究,参与人员众多,又属民间自发行动,年复一年地进行了几千年,恐怕只有尧舜故乡的遗民才能有这种精神,而恰恰是这种民俗和精神,使得河东大地的尧、舜文化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真实,成为了《尧典》和《舜典》。

一、羊獬和英山就是一部活着的《尧典》和《舜典》

  日若稽古,尧天舜日。尧和舜,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著名首领,也是中国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帝王。但是古代的历史非常简略,史书关于尧舜最早的记载就是《尚书》中的“尧典和舜典”。帝尧名叫放勋,属陶唐氏,又称唐尧。舜名重华,属有虞氏,又名虞舜。尧典和舜典就是史官最早记述尧舜事迹的历史。在河东大地尚书和史记中的那些故事,却变成了老百姓常常挂在嘴上、和日常的行为方式之中。帝尧的一项最大功德就是命令義氏与和氏,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出历法,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中国才有了农历,有了一年三百六十六天以及春夏秋冬。河东人是尧舜后人,他们几千年来对尧天舜日感同身受,有着一种特殊的记忆。河东人把太阳叫做尧王,或者尧窝。在临汾,早上人们说;尧王出来了,赶快下地。傍晚人们说:尧王落山了,回吧!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叫法,“王”就是“窝”很多村名窝曲、窝斗、窝庄,其实就是王曲、王斗、王庄。因为尧都平阳,古代王留下的遗迹太多了。在老百姓的口中把天叫“尧王”,其实就是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另一呼应。也是尧舜遗风的一种有效的传承。史马迁说:“尧之为君,真仁为天,其知为神,就之为日,望之为云”。平阳的老百姓用平常的俗语传承了几千年的圣言,使历史活了起来,“太阳就是尧王,尧王就是太阳”,而且父传子,子传孙,还会永远传留下去。

  尧舜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家族和睦,协调万邦,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和子孝。天人合一,社会和谐,是尧舜最大的功德。河东人包括洪洞人一个最好的美德就是孝顺,子女对父母尽心尽孝,百依百顺,侍奉周到。河东人认为孝顺就是像尧舜一样孝敬老人,孝顺其实是效舜的发展和演变。而唐尧故园和历山的故事,讲的恰恰是舜父顽,母嚣,弟傲,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慈孝的故事。舜的传说在洪洞流传甚广,并自成体系,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条溪流,每一块山岩,每一座村落,甚至姓氏都渗透着尧舜文化的气息。我们仅就羊獬和英山为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羊獬村位于洪洞县南15公里的甘亭镇,与临汾市区毗连,距尧庙也是15公里。地处平阳,是尧文化的核心,区域内的两村庄,一个是南羊獬,一个是北羊獬。相传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尧王时代,羊獬村叫周府村,村里有一牧羊的长者,一天他的羊群中一只母羊生下一只独角小羊,能够分辨忠奸善恶,在有纠纷时她会用独角去顶恶人。老者将此事报告给了他们的乡亲皋陶,皋陶知此羊为神羊,名“獬”,就把此事报告给了尧王。尧王领着妻子和女儿娥皇到周府村亲自视察,发现神羊果然不同寻常,就到生獬的地方观察,发现此处周围一片绿草,唯独生羊的地方寸草不生。相传至今,下雨不湿,下雪不沾。正巧,尧王夫人分娩,生下女英,尧王甚感,此地既得神羊,又生神女,便将周府村改名为羊獬,并迁居于此。因此羊獬就成为尧王的第二故乡。

  在羊獬村,很早就有一座宏大的庙宇群,名曰“唐尧故园”。相传为尧王作唐侯时修建,后来为洪水损坏,春秋时又由杨侯国的大夫重建,之后几毁几建,到明清时代又由当代村民捐款扩建,建成了一个包括尧王殿、娘娘殿、娥皇女英殿以及关帝庙、尧王庙、舞台、亭榭、长廊在内的若大庙宇群。民国时代“唐尧故园”改为学校。抗日战争时代,一些建筑毁于战火。解放以后,由于地下水位的上涨,村址的迁移,“唐尧故园”才移至新址。目前这座“唐尧故园”占地60多亩,包括大门、牌楼、皇姑殿、子孙娘娘殿、献殿、尧王大殿寝宫及聚贤庐等等。整个“唐尧故园”内,就是一座尧文化博物馆。比如尧王大殿,它的前身就是古时的“聚贤庐”为木架草顶的一处建筑,是帝尧为唐侯时的勤政厅,兼作典礼祭祀堂。尧王常邀集舜、后稷、皋陶、乐师夔、武士契、工匠倕聚集共议大计,九州酋长忠良亦来此拜访唐尧。帝挚崩,四岳群臣会集此庐,举尧为天子。尧即王位,将唐尧故园作为行宫,此茅舍誉为聚贤庐。

  如果说羊獬村的“唐尧故园”是一部“尧典”的话,英山的神立庙就是一部“舜典”。传说英山神立庙是按照舜王二妃娥皇女英的旨意建造的。其建筑年代已无可考。由于它属于一种道教庙宇,所以应建于唐宋之间。据《洪洞县志》记载,神立庙(舜王庙)于宋天圣七年(1029年)由洪洞人李良甫主持重建。神立庙包括舜王殿、娘娘庙、尧王庙、子孙娘娘庙、王母娘娘庙。

二、陶器和古窑告诉我们河东即中国的源头

  尧舜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也是中国的国家起源,学者们认为“中国”一名的来源是龙山文化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万邦时代氏族、部落、古国、首领、酋长们的共主,执中议事之地。《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说:“帝王所居为中,故曰中国”。

  但是尧与舜一生之中对华夏文明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发明了饮食器具,使人们都食用熟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甚至可以说陶器文化就是尧舜文化的一项核心内容。

  尧帝,又称陶唐氏。相传陶和唐都是帝尧的封地,尧十三岁时辅佐帝挚,封于陶国,到十五岁,又改封唐地。由于时代久远,历史上到底陶国和唐地在什么地方,说法不一。但从史籍和考古以及保留在民间的传说和故事来推断,陶和唐应该都在汾东河谷地带,也即山西的古河东地区。

  古代氏族的名号往往与居住地名和从事的职业有关。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中说:“唐虞、尧、夏、殷、周者,土地之名,尧以唐侯嗣位,舜以虞地得名,禹由夏而起,汤因殷而兴,武王因周而伐,皆本所兴昌之地,重本不忘始,故以为号”。

  而陶和唐似乎都与制陶及尧王的功德有着深厚的联系。在甲骨文中,“唐”字如同在煮食物的器皿上,罩上一个用枝条编就的盖子。远古时候,在尧帝所在的唐国,不仅擅长烧制陶器,而且已普遍烹煮熟食,唐可能就是尧氏部落的一种图腾,古称唐。而陶则是指陶器和制陶的工艺以及匠人等。

  陶不仅与尧有关,与舜也有很大的关系,“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就是说舜曾经在河边叫做陶邑的地方制陶。《史记》有言“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是说,舜在陶城制陶,精力操作,虚心指教。吸引了众多百姓,陶器变得质牢色好,坚固耐用。所以说几千年之后的今天,研究和继承尧舜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陶和窑这个重点弄清楚。

陶器是我国最早的一大发明,据说在一万一千七百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烧制了陶器,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自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制造的东西。陶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尧舜时代从时间上看正好处在新石期时代的晚期,考古学家们称作为龙山文化。当时的制陶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烧制灰陶、黑陶、彩陶等多种器具,并从最早的手工制造,发展到了轮制和模制,并开始有了陶窑。

  尧王称为陶唐氏,可能也是两个原因,一个地名的关系;二是职业和功德的关系,尧舜很可能是制陶业的集大成者。他们不仅会烧制陶器而且还亲自示范,把技艺推而广之,“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佩。而制陶的地方就成了陶城、陶村,尧王于是就成为陶神。如今在翼城、临汾、洪洞一带,制陶的工人或作坊,仍然奉敬尧为“陶神”。而且把“陶”仍然念作“尧”,这种传承了几千年的语言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尧王其实就是一个“窑王”是一个天字号的“烧窑头”。

  随着考古的发掘,有学者对唐尧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陶唐之“陶”,即陶器之“陶”。陶古文作匋,《说文》“匋,从缶、包省声”。其字按金文的形象正象人作瓦器之形。《王篇》云“作瓦器也”即此,还有的学者认为“尧字本身就是制陶的古窑”。

  陶器是一个不文雅的说法,在晋南老百姓的眼里,陶器就是瓦器,叫做瓦盆、瓦罐等等。同时陶器的一种其实也是一种砂器,砂锅就是一种很古老的陶器。在泥土里掺入沙子以后,塑制成形放在一个极为简易的炉子中烧,烧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上釉处理,就是抓一束干草,放入炉中,然后封闭,使干草不充分燃烧,这道工序又叫渗碳,片刻之中瓦器上便产生一种瓦蓝色的光釉,即坚硬又防渗,不漏水。据说还有一种烧法,不用窑,极其简单,却极其古老,可能就是从古时代,一辈辈窑工口口相传,一直传到了今天。

  翼城县尧都镇有一个村就盛产砂锅,叫“尧都砂锅”。据《翼城县志》载:“砂锅砂壶,皮薄质细,行销河东,早经驰名,此为尧都一村独享权利。”历史传说,尧都砂锅也与尧王有关。据说其技术始于陶唐氏,也就是尧王时期,当地老百姓代代相传不改其制。至今制作砂锅的工具仍很原始。比如砂锅工人捣泥用的“端锤”,仅只一块方木头而已,传说就是尧王时的“玉玺大印”,的确像,近代才安上把子,成了斧头形象,但仍旧叫“尧王玉印”。拍砂锅的“端板”又叫做传令金牌,俗称“尧王金牌”等等。

  洪洞县是新石器遗址十分丰富的地方,虽说从未进行大规模的发掘,但是龙山文化的遗存几乎到处可见。仅就英山神立庙周围而言就发现了大量陶片和新石器时代的遗物,陶寺文化时期的陶器和石器标本以及白灰皮居住面窑洞式房址。这些都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尧舜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陶”和“窑”。

  在英山神立庙三千米之内的范围内发现了东圈头、西圈头和宋家沟为主的陶寺型文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发现了约十座房屋遗址。目前已收集的陶片主要有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也有夹细的条纹,可辨识的器形有罐、缸、釜灶、鬲、甗、扁壶等。这些陶器既有汲水用的扁壶,又有烹煮用的釜灶,还有盛水储物的罐、缸,同时在东圈头的陶红坡还发现了一座古陶窑,直径2米,窑壁因长时间的烧烤十分坚硬,残窑内填集红烧土。可以想象在英山附近如果大规模的发掘,很可能会是一个新的陶寺型遗址。

  尧舜时期,农耕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陶器、水井和窑洞可能就是尧舜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变革。人们从原来的游牧生活逐步过渡到定居生活,有了陶器,还得有比较固定的水——“井”。尧井、舜井的传说和陶寺遗址四眼水井的发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人们在研究尧舜文化的过程中对窑洞似乎关注不够,其实住房也是一项不可小看的重要内容,从游牧到定居的标志之一就是有长期稳定的住房。人类最早的住房应该是天然洞穴,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便是很好的例证。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亲手建造房屋,迈出了人类建造自己美好家园的第一步。

  河东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黄土分布广泛,黄土又有壁立而不塌陷的特性。我们的先民顺应黄土丘陵的特征,在新石器时代就采用窑洞穴的方式。所以房屋建筑也随着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地穴式、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的多种形式,而窑洞则成为河东大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窑”便成为尧舜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

  洪洞县的窑洞与陶寺遗址发现的房屋非常相似,不论是半地穴式、地面式还是窑洞式,都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类型。陶寺文化的时间,经碳14年代测定,距今约为4600至4000年左右,大体相当于我国史籍中记载的尧舜时代,陶寺文化先民居住的房子以窑洞和半地穴式为常见,陶寺遗址中还发现朱书文字和“尧”字扁壶。而洪洞英山神立庙周围发现的文化遗址具有明显的陶寺文化特征,不仅为河东地区陶寺文化遗址增添了新地点,其重要还在于在英山发现了密集白灰居住面窑洞,部分窑洞之间存在打破关系,居住面并有二次加工利用的遗迹,目前洪洞英山神立庙附近已发现古代十座房址。

  东圈头村神立庙南100米,路侧坡地断面可看见窑洞式房址,居住面宽3.7米,侧壁残厚1米,居住面及窑壁皆涂白灰面。

  神立庙南200米,梯田断面遗留窑洞式房址两座,白灰面宽3.8米,中部有红烧土灶,其上遗存灰烬。

  神立庙西北200米,梯田断面遗留窑洞式房址两座,居住面及侧壁皆涂白灰面。两座窑洞之间在建造和使用时互通,也可打通。窑洞白灰面有二次利用迹象,上下两层间距约6厘米。

宋家沟村东南坡之下200米梯田断面遗留连续的窑洞式房屋遗址四座。洪洞县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尧舜文化的遗存使然,目前全县民居之中,窑洞仍然是一种重要形式。洪洞的窑洞房大体有以下几种:

  土窑洞房。土窑洞房在洪洞县黄土残垣区,这种窑洞分布广泛,涉及左木、山头、刘家垣、明姜、苏堡等十几个乡镇。根据土崖条件、土层结构、地理位置,挖成适宜居住、仓储的多孔窑洞。炕头设炉灶,灶面抹泥皮,墙上抹白灰皮,窑前一片开阔地为院落。与远古时代的窑洞极其相似。虽说五千年来很少改动但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生态宜居,成为难得的一种“桃花园”。

  土坯或砖窑洞房。平川地带为了居住舒适,用土坯或砖砌成窑洞居住。这种房屋在洪洞很普遍。有的窑洞还用砖砌成挂面,并安置木门窗,有的雕刻精细,别具风格,是一种民居艺术品。

  疙窝院士窑洞,也叫疙坨院。是一种典型半地穴式窑洞。一般是从平地往下挖方型大坑,坑内四周挖掘窑洞,形成四合院,出院上坡,院中央挖旱井,并存泄雨水。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屋是陶寺文化中最典型的房屋之一。这种院落主要分布在山西的晋南和河南的豫西一带,也叫“地坑院”或“地窖院”,山西则主要分布在平陆县和洪洞县。洪洞县这些古代房屋的遗址以及仍然存在的地坑院和土窑洞就是4000多年前尧舜时代房屋传统的延续。窑洞的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造价低廉,经久耐用,节能环保是生活在山西黄土高原人们理想的居所。有趣的是洪洞作家员俊先生就住在土窑洞院内,并有一首“土窑铭”,词曰:

“凿洞穴居,

四季可人。

冬暖夏凉,

春秋恒温。

造化使然,

地气融融。

无须装空调,

何必电风扇。

人存阴阳寿,

物随自然生。

美哉土窑洞,

情缘何其浓!

有留恋不舍意,

无见异思迁心。

处此居之安,

‘现浇’难适应。

有谁知其妙?

悠然乐其中。”

  就把洪洞和地穴房屋描写的活灵活现。所以传承尧舜文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在居住环境及房屋营造方面一直保持这种宜居环保的理念。

三、“三月三”走亲习俗,就是活着的尧舜文化

   研究“尧舜文化”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生卒迁葬及名人故里。近几年全国地方历史文化热中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争名人故里。其实这是一个无解的题目,比如“舜耕历山”全国大约有21处,声称自己是真正的历山,到底真正的历山在哪里,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题目。汉代的司马迁走遍了全国,实地考查,收集资料,费了很大劲,也没有弄明白,只好说:“余尝西至空洞,北过河鹿,东频于海,南学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不仅司马迁搞不清楚,就是比他早很多年的孟子只是对尧舜时代有一个基本的大致的了解。他说:“舜与文王生卒迁葬不一其地”。

  其实继承和研究尧舜文化是一种历史认识和文化认同,关键是传承和弘扬几千年,基本上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没有中断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组织,我们继承和弘扬的是民族的灵魂和历史的延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生命的记忆,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如要深究“舜耕历山”这个问题,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会使我们走入一个很大的误区。历史上有很多人试图通过考证得出舜耕历山在哪里,结果只能是在“生于诸冯、耕于历山,陶于河滨,迁于负夏,都于蒲坂,卒于鸣条,葬于苍悟”,这些关键词中打转。当然,用科学的态度,认真的精神与考古发掘、田野考查结合起来,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尧舜是历史人物,不是神话,尧舜生活的主要区域在古冀州,也即“中国”,河东是其核心,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也大致可以确定其范围,但是真正的尧都在陶寺,还是其他地方还待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的进一步证明。

  但是通过对洪洞羊獬和英山两地“三月三”接姑姑活动的考查,我们会明白,研究尧舜文化还应该从活态的民间风俗、故事去挖掘,“风教固殊”不是一句空话,“尧天舜日”就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洪洞人大可不必去争什么“舜耕历山在洪洞”。因为洪洞注重的是文化自觉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说实在的,洪洞县有史可考,证据确凿的名人太多了,头上也不在于少一顶什么帽子和桂冠。

而“三月三”接姑姑活动,却以活着的形态,把洪洞这个神圣之邦的尧舜文化演绎得活龙活现,它以4000多年的传承和独特的礼仪以及民俗告诉世人,尧舜之乡风教固殊是活着的民间记忆,是特殊的传承,“舜耕历山”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

  几千年来,洪洞历山羊獬以及万安周边村庄,一直保留着接姑姑迎姑姑的风俗和活动,年复一年,传承不竭,即便是战争年代和“文革”期间也从未间断,成为了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整个接姑姑活动每年基本一样。近几年北京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的一些学者曾专门对羊獬、历山“接姑姑”活动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参与了“接姑姑”活动的全过程。概括地讲这项风俗的主要经过如下:

  农历三月二日早晨,临汾洪洞一带的群众约近万人,自发地从四面八方齐聚坐落在羊獬村的“唐尧故园”,在园中的“姑姑庙”举行祭典和启程仪式。仪式开始时,先由锣鼓队敲一曲“风搅日”曲牌,燃放鞭炮,活动开始,迎亲队伍按照神锣、三眼铳、彩旗、威风锣鼓、执事銮驾、吹鼓手、神轿、龙凤扇、万人伞、食罗果盒等,依次向历山进发。一般情况这支队伍多的时候近万人,少的时候也上千人。迎亲队出发前,要由指挥诵念“行令”。并在尧王殿辞行。旧时人们到历山迎亲,全程徒步,如今乘坐汽车。出了羊獬村, 炮连响八声,“接姑姑队伍”便上了汽车,开始这次旅程。

  第一站是屯里渡口。迎亲的车队过汾河到了屯里村,人们要下车敲着“西河滩”曲牌进村,屯里村民会穿红着绿,打着锣鼓在村口迎候。两支队伍同时护卫着娘娘銮驾在村中街巷绕游。当队伍将告别屯里村继续前进时,屯里村民对着娘娘銮驾齐刷刷地跪地磕头,神情虔诚,令人动容。

  第二站是洪堡村。迎亲队伍下车,威风锣鼓敲“东河沙、五路原”曲牌进村,在村中许多家门口会摆着招待“亲戚”的茶水、馒头和饼干。村民们热情地把各种点心塞入亲戚手中,最多的是一种点着红点的小馒头。

  迎亲队伍绕完洪堡村。出村后徒步西行,到马驹村外整队,威风锣鼓敲“笑回乡”曲牌庆祝。传说姑姑出嫁时路过此地所乘马生驹,喜上加喜。迎亲队伍到马驹村的娘娘庙,马驹村的人即烧香叩拜,并将小灯笼等吉祥物系在娘娘銮驾楼上,向姑姑献上一片心意。

  出了马驹村,乘车西行,直至赤荆村。威风锣鼓敲“吃凉粉”曲牌,经村中到村南“马刨泉”,传说姑姑出嫁,路过此地时,人渴马乏,神马刨出一塘清水,解了人马困顿。迎亲队伍进小庙烧香,祭拜,再敲锣打鼓回到村中。之后,出村上车,西行到赵村姑姑庙。

到了赵村,羊獬锣鼓队敲“笑回乡”曲牌,而赵村的锣鼓队敲“西河滩”曲牌与之相和,进入庙中烧香后出村。

  赵村往西,即西乔庄。到了村南,西乔庄的锣鼓来迎接羊獬亲戚,羊獬方敲“喜迎亲”曲牌与西乔庄“西河滩”曲牌相合,一直到娘娘庙。村民们面对娘娘烧香叩拜。此时村里百姓已经准备好迎亲活动中的午饭——腰饭。亲戚们便被迎请到各家各户,共叙相逢之情。一般是八盘菜,主食是小油饼。饭后羊獬队伍齐集庙堂整队,锣鼓声中,人们到村中将军庙进香。迎亲队伍从西乔庄出发,上车继续往西,经兰家节到达历山。

  在没有汽车之前,迎亲队伍徒步行走,后来改为汽车,但沿途主要村庄没有大的改动,只是后来要去万安停留。由于路途较远,一天之中所到之处都供水、敬茶,中午管饭,使迎亲活动成为涉及十几个村的一件大事。

  农历三月,历山人也早已准备好要迎接亲戚的到来,这一天附近村民都会到娘娘庙里上香,因此神立庙会热闹非凡,便成为延续几天的庙会,摊位沿街,山上唱戏。在徒步时代,一般到傍晚才能到达,坐车一般在午后时分就到了。迎亲队伍到达之后,响炮敲鼓,历山与羊獬山上万民齐集历山神庙、举行上香祭拜 ,礼毕,历山与羊獬的威风锣鼓合敲“獬历亲情”曲牌,接上姑姑返程。历山人将接姑姑的羊獬亲戚送南门外的将军庙降香告别。此日,羊獬“接姑姑”队伍食宿于万安,将姑姑銮驾安放于行宫。三月四日早饭后启程,万安信民鼓乐喧天,恭送于南门外,跪拜辞驾。

  四月二十八日历山人“迎娘娘”活动与“接姑姑”的程序大同小异,只是历山人成为亲戚,羊獬人成为了东家。

  洪洞县羊獬、历山的“三月三接姑姑”和四月二十八的“迎娘娘”习俗,在相距近百里的村落里,延续了四千多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文革期间一直不曾间断,应该说是一项世界上最古老的吉尼斯纪录!也只有“神圣之邦”的洪洞才能产生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这种习俗,用活着的行动和语言,告诉世人,尧天舜日不是神话,是历史。一场“接姑姑”活动,又把虞舜出世,迁于负夏,父母杖责,帝尧访贤,舜耕历山,舜禹雷泽,舜陶河滨,舜娶帝女,归省父母等尧舜故事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一部活着的史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