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鬼谷子》一書如何讓蘇秦張儀,翻雲覆雨改變戰國格局

蘇秦張儀簡介

蘇秦張儀是縱橫傢俱有代表性的兩個人物,同出鬼谷子門下,一個主張合縱,一個連橫。兩人從政治立場角度來說或許是站在對立面。然而從同門師兄的角度來說,兩人密切合作,互通有無,整個戰國局勢被鬼谷弟子牢牢把控在手中。

《鬼谷子》一書如何讓蘇秦張儀,翻雲覆雨改變戰國格局

蘇秦張儀從師鬼谷子

現在所流傳蘇秦,張儀,龐涓,孫臏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合稱為鬼谷四友,說法源自於明朝小說《東周列國志》,因此不足為信,而根據《史記》記載,鬼谷子的弟子只有張儀和蘇秦。

蘇秦張儀皆為戰國時期的縱橫家,通過遊說而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

蘇秦合縱六國,佩六國相印,使得秦國十五年不敢東出,但張儀事秦,卻遊說列國,將六國聯盟一一瓦解,為秦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王陽明稱讚二人有聖人之資,只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將天下局勢掌控於股掌之間。

蘇秦張儀的經歷特點

從經歷來看蘇秦張儀師兄弟有著共同的特點,皆是出身寒門早年際遇不順。蘇秦最初遊說數載,大困而歸,受到了家族親戚的嘲笑。而張儀則是被汙衊盜璧,幾乎被打得半死。或許正因如此,他們二人才愈發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最終遊說列國,出將入相,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

《鬼谷子》一書如何讓蘇秦張儀,翻雲覆雨改變戰國格局

縱橫家:張儀

從遊說方式而言,張儀和蘇秦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張儀更達練於人情世故,運用內楗之法,暗中操控著人際關係,國際關係,內外兼用完成自己的遊說。

《史記·張儀列傳》“張儀復說哀王,哀王不聽。於是張儀陰令秦伐魏。魏與秦戰,敗。”

蘇秦則是對列國諸侯的兵力,財力,糧草,地形,特產,瞭如指掌,旁徵博引,以雄麗的言語使人傾服,切中君王的要害。我們能從《史記》中找到答案。

《史記·蘇秦列傳》“於是得周書陰符,伏而讀之。期年,以出揣摩”

《鬼谷子》一書如何讓蘇秦張儀,翻雲覆雨改變戰國格局

蘇秦悟出《揣》《摩》

蘇秦遊說列國的揣摩兩篇

《鬼谷子·揣篇》講述的是權量,權量民眾之多少,財貨之有無,地形之利害,謀慮之長短,君臣之親疏,天時之吉凶,民心之所向。

當我們尋找蛛絲馬跡,一條鎖鏈將兩本書連接起來,可以說《史記》中描述的蘇秦遊說之法,正是《鬼谷子·揣篇》中的道理。

以蘇秦遊說燕國的言辭為例

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餘裡,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粟支數年。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慄之利,民雖不佃作而足於棗慄矣。此所謂天府者也。”

蘇秦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一一闡述了各方的形勢,甚至於地域幅度,士兵數量,當地特產。

如此雄渾華麗的一番言辭,有理有據,諸侯列國君王難道不會為之所動?

《鬼谷子》一書如何讓蘇秦張儀,翻雲覆雨改變戰國格局

蘇秦遊說列國

蘇秦與張儀的交集

《史記》記載中,蘇秦張儀的交集只有一次,便是蘇秦張儀初次見面,那時蘇秦已是六國丞相,張儀想通過同門師兄而混的一官半職,但蘇秦恐師兄因此而貪戀一時之貴,停滯不前。於是故意羞辱張儀。賜予他奴婢吃的事物,又以言語而激之。

張儀受辱而去,蘇秦暗中出資,資助並引導張儀到秦國去。當張儀成為秦國國相想要報答資助自己的人時,方才知道一切都是蘇秦的故意安排。

自曰:“嗟乎,此在吾術中而不悟。”

《鬼谷子》一書如何讓蘇秦張儀,翻雲覆雨改變戰國格局

縱橫家:張儀

《鬼谷子·反應篇》中說:“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蘇秦為成就張儀,反以計而激之,張儀憤慨而投秦,又得蘇秦暗中資助。

這條計策分明暗兩條線路進行,暗線為使人引導張儀而見自己,明線以傲慢的姿態激怒張儀,又以暗線使金銀資助張儀,將其引導至秦國。可以稱之為高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