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2018高考北京作文題目點評詳解《北京晚報》再次成功“押題”

2018年6月7日訊, 本報訊 上午高考大作文題一亮相,家有考生的北京晚報讀者又該樂了吧?北京晚報今年再一次成功“押題”。

2018高考北京作文題目點評詳解《北京晚報》再次成功“押題”

“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是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題。無巧不成書,就在一個月前的5月2日,北京晚報刊登了10個版的特別報道“新青年——我們不一樣”,通過採訪在各行各業幸福奮鬥的青年,從多個角度描繪出當代青年的成長情境。正如“新青年”特別報道封面所述:“新的時代裡,青年自然有新的面貌,他們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透射出最鮮明的時代特徵。”這10個版的報道,用豐富的故事反映了當代青年的思與行,充分介紹了“斜槓青年”等新興現象,對於考生來說,用以擴展社會視野和論述角度,是非常詳實的閱讀材料。歷年高考,北京晚報“押題”成功可不止這一次,多讀北京晚報,高考作文真的不用愁。

2018高考北京作文題目點評詳解《北京晚報》再次成功“押題”

潞河中學門前,人大附中通州分校的老師在考點前列隊送考生進考場。白繼開攝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仍分為微寫作和寫作兩道題,分別為三選一和二選一,題目如下:

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同學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髮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

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恰當充實,論證合理。

②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優美生態環境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期盼。

請你展開想象,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要求:立意積極向上,敘事符合邏輯;時間、地點、人物、敘事人稱自定;有細節,有描寫。

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

①在《紅巖》《邊城》《老人與海》中,至少選擇一部作品,用一組排比比喻句抒寫你從中獲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寫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②從《紅樓夢》《吶喊》《平凡的世界》中選擇一個既可悲又可嘆的人物,簡述這個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節。150-200字。

③讀了《論語》,在孔子的眾弟子之中,你喜歡顏回,還是曾參,或者其他哪位?請選擇一位,為他寫一段評語。要求:符合人物特徵。150-200字。

期待“千禧寶寶”對青春的解讀

一零一中學高三語文組組長田圓

“00後”的“千禧寶寶”今年第一年參加高考,備受大家關注;今年他們18歲又逢2018年,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期望著他們自己對青春的解讀,對青春和時代關係的解讀,第一篇大作文便緊扣了這一時代主題。

第二個題目涉及到“青山綠水”,這也是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的一個話題,旨在引導我們的青年就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進行深入的思考,同樣也是一個緊貼時代強有力的命題。

所以總的來看,兩個題目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啟發性,而且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和精神增長空間,體現了作文和精神成長的雙向意義。

“微寫作”堅持了與名著的結合,體現了對學生三年裡對相關作品的理解:既包含了《論語》時代精神的思考,也包含了《紅樓夢》當中重點人物的思考;既有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又有《老人與海》這種西方文化在當代視野上的重新解讀。這些題目讓考生在考場中感覺會比較熟悉,並且能激發一些積極的思考,也充分體現了對平時積累的考查。

[作文點評]

精華學校校長 申怡

今年的高考大作文題目“新時代新青年”和“綠水青山”,沒有意外,緊扣時代脈搏,各個學校的老師在平時作文素材的積累中,可能都會涉及到這兩方面內容。但是在熟悉的話題上寫出彩並不容易,還要求學生有著豐富的積累和嚴謹的邏輯思維。

“新時代新青年”的議論文表面是時代和青年,核心詞是“成長”。文體上給學生留下了空間:內容可大可小,小到身邊的事兒如手機更換,大到磅礴的時代主題,描寫親眼目睹的改革開放四十年變化;議論可深可淺,可聚焦表面變化,也可深挖精神層面的改變;範圍可雅可俗,既可聚焦自己親歷的網絡遊戲的變化,也可以昇華為科技進步的改變。這樣的作文題目能考出層次,為高手過招提供舞臺。

記敘文“綠水青山”涉及到的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對學生來說也並不陌生,該題目關鍵詞在於“想象”,因此落腳點非常重要。因為想象不是簡單的幻想,而是要與現實有所依傍。這篇作文容易出彩,但不好寫。

綜合來看,這兩個題目的共同指向都是要加強平時閱讀:既閱讀作品,也閱讀生活。所有閱讀都要走入生活,為生活服務,激發想象和思考,進行合理的表達。這也啟示我們,不能把素材當作備考重點,關鍵是邏輯思維能力和清晰的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還是要從平時抓起。

微寫作:穩中有變 考思想考積累

總的來說,今年高考語文的微寫作“穩中有變”。

“穩”體現在題型依然是“三選一”,分別指向不同的文體要求,並與名著閱讀結合。這是學生習慣的出題方式,考生看到考題內心會比較安定,並覺得有話可說。

“變”則各有不同。題一要求使用排比比喻句抒寫閱讀名著之後獲得的教益,既考察了修辭,又要求學生表達看法;既要有思想,又要有感受,這是學生之前沒有練過的。這道題目更像是全國高考的語言表達題和北京高考多年前排比句考查的綜合,其實本質是在迴歸語文基本能力。

題二要求學生從名著中選擇一個既可悲又可嘆的人物,簡述人物形象。這道題目既有限制,又有比較寬泛的點,比具體情節的考查更加人性化。這要求學生不僅要讀原著,而且要有想法、有思考。比如《紅樓夢》中的晴雯、香菱,《平凡的世界》中的潤葉、田曉霞,都是比較好的選擇。答題關鍵是考生能在150字到200字之中找出符合原著的情節,使得題目既考查了人物這個點,又考查了情節這個面。

《論語》是今年考試說明中經典閱讀考查的新增書目,因此單列考題。題目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一位孔子弟子,這就需要考生既有對論語的瞭解,還需要知道十大弟子的各自特點。

因此,今年微寫作的共同指向是“描寫、敘述和點評”,考出了考生的日常積累,既單一又全面。這也提醒學生,對於名著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背了、瞭解了的層面,還需要在閱讀中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