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成长关键期别错过:为6岁孩子做好这些,不后悔

01

6岁,是孩子的一个标志性的年龄。人生的第一次大转折就在这个时期,他们要从幼儿园跨入小学。

这是他人生第一个分水岭。之前,以玩为主;之后,进入了学业的生涯。

有教育家认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转变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转变都要巨大。

这段时期最需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幼小衔接。

处理不好,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深深影响着他今后的漫长成长岁月。

很多孩子上了小学后,出现了容易疲惫,精神状态差,、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状况;

做事拖沓、学习要盯着、不愿做作业等不良习惯开始显现;甚至,小小年纪就开始厌学。

往往是由于这个阶段没有处理好。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面对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转变,却很容易被父母忽略。

成长关键期别错过:为6岁孩子做好这些,不后悔

02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它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许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不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孩子进入小学后就会状况百出:

不少孩子刚上小学时兴致很高,几天下来后,开始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师让他带什么东西;

还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上课随便讲话;

大小事都找老师,或什么事也不会对老师说;

不会和同学交往,课堂上尿裤子等。

如果没有及时调整,时间长了,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厌学等大问题。

可见,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是一件不能忽略的事。

成长关键期别错过:为6岁孩子做好这些,不后悔

03

怎样才算做好了幼小衔接呢?

幼小衔接既不是把对小学生的要求往幼儿身上套,也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而是在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转变的过渡期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孩子入学的适应能力。

成功的幼小衔接,应该是在学习上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时间上与小学过度,在能力上和社会搭桥。

判断衔接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学习感兴趣",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和兴趣,学习积极主动,不懂就问;

2、 "活动能合群",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3、 "生活有条理",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学习和基本生活起居,不用大人催着、盯着。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提前做好功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一关键时期的转折。

成长关键期别错过:为6岁孩子做好这些,不后悔

04

6岁的孩子的特点:

一、 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喜欢受到过度管束。

6岁的孩子有主意和独立意识,又特别渴求得到爱与认可。他的状态有点混乱期,表现为同时在两个极端游走:

1)在行为上常常与妈妈作对,心理上却对妈妈强烈依赖,特别需要妈妈的爱;

2) 他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个模范生,回家里当一个小恶霸。

二、这时期的孩子敏感,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具体表现为:

1) 情绪波动大,控制能力差。 尤其是被责备时情绪更为激动。6岁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让你诧异:怎么比过去还娇气得多?

但他们在心情好的时候很好沟通。

2) 只想赢,不想输,不论做什么事总是全力以赴。甚至在有人阻挠他们时,会毫不客气地赶走对方。

与同伴之间的纠纷会急剧增加,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及比他年幼小孩子的畏惧。

3) 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同情心。

成长关键期别错过:为6岁孩子做好这些,不后悔

三、 动手和学习能力增强

1) 他们在幼儿园呆了两三年,属于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但对幼儿园新鲜感已消失,可能会因厌倦而把上学当作是一项苦差事;加上一些同伴已进入小学,让他产生失落感。

2) 他们也很乐意帮忙做家务,但适应小学新生活有一定困难。

3) 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

6岁儿童体重只达成人体重的1/3,但脑重已达成人的90%,他们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也对学习产生兴趣。

但他们注意力比较弱,手眼协调性和视觉能力尚不足,容易左右混淆。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

研究表明,6岁属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一个敏感期,这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生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5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1) 鼓励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穿衣、系鞋带、自己上厕所等;

2) 引导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品,养成及时整理的习惯;

3) 可以拜托幼儿园老师给孩子服务的机会,比如帮老师整理薄子、换花瓶的水、照顾小班的小朋友等。

4)在孩子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困难时,利用他的好胜心和独立意识,引导并鼓励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理能力。

5) 合理规范他们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学习和按时睡觉的习惯,以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

成长关键期别错过:为6岁孩子做好这些,不后悔

二、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1)针对孩子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学习启蒙:

通过读绘本、讲故事等,帮助孩子识字;

引导他建立数字的概念,掌握20以内的加减;

练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除了规范孩子写字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坐姿外,还可以提高专注力,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2) 进行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表现出学习意愿时给予积极回应和支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引导并鼓励孩子积极动脑,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们所做的这些,将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涯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好处。

三、与人沟通的能力的培养

1) 多让孩子出去走走;

2) 多给他与陌生人见面与接触的机会;

3) 家里来客人鼓励他帮忙招呼、端水等;

4) 多让他与不同的小朋友交往,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

5)在孩子闹情绪时保持冷静,允许他表达不满,引导他的同情心,培养他的共情能力。

这些习惯和能力的成功培养,不仅能让孩子顺利完成关键期的转折,更让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增添了一笔受益无穷的终身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