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是關鍵,五大類不良水質要警惕!

上線專家

艾桃山

武漢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漁病與水環境學科帶頭人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是關鍵,五大類不良水質要警惕!

漁民朋友都知道“養魚即養水”的道理。在水產養殖中,池塘水質和底質的優劣直接關係到養殖效益。健康養殖是從綜合調控底質與水質開始的,底質和水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水產養殖動物能否健康生長。

而水產養殖動物又是以水為媒介,生活在水中,而底質與水質又是相互影響的,底質優劣直接影響水質的好壞,從而影響到魚的生長速度、飼料報酬率、健康狀況等。

“養魚即養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水產養殖動物疾病的預防,重點就是以水質管理為核心的綜合預防。

水質管理的關鍵措施:

①用白鰱控制藻類的過度繁衍。預防藍藻水華的發生和水體的老化,一般畝放0.25~0.5公斤/尾規格的白鰱20~30尾。

②用花鰱控制浮游動物特別是大型浮游動物如劍水蚤、枝角類、橈足類及其無節幼體等的大量增殖繁衍。只有控制浮游動物的過度繁衍,才能夠保證養殖水體的初級生產力,同時花鰱也可以有效控制藍藻水華的發生,一般畝放0.25~0.5公斤/尾規格的花鰱50~80尾。

③通過施肥補充單細胞藻類的營養需要。一般在池塘養殖的初期,往往使用全價肥水元素,以氮、磷及發酵有機物為主;養殖中後期因殘餌、糞便等有機物積累過多,往往更需要補充的是磷、鉀、鎂、硅、鈣、鐵、鋅等中量和微量元素。

④通過施肥補充微生物營養。一般主要指新塘、淤泥淺的塘和礦化度比較高的池塘,重點補充的是碳氮化合物,以多元有機酸為主,一般要求碳氮比以25:1左右為宜。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是關鍵,五大類不良水質要警惕!

⑤補充微生態製劑。一般前期以補充光合細菌、EM菌為主,後期以補充芽孢桿菌、糞產鹼桿菌為主。微生態製劑一般選擇在晴好天氣使用,特別是在持續陰雨天氣之前投放更有意義。通常情況下每7~10天投放一次,對於淤泥較深的魚塘和以畜禽糞便為主要肥源的魚塘需加強使用微生態製劑,如使用過氧化物消毒劑的池塘,在施用消毒劑後需及時補充微生態製劑。

⑥藥物控制藻類的過度繁衍。藻類過度繁衍的必然趨勢就是水體的老化,且以大型藍綠藻形成種群優勢為特點。改良時一般選用非氧化類消毒劑如苯扎溴銨、戊二醛、鄰苯甲醛或硫酸銅等藥物在晴好天氣酌情使用,使用過程中注意及時增氧。

⑦藥物控制養殖水體中的大型浮游動物。大型浮游動物如劍水蚤、枝角類、橈足類及其無節幼體等一旦形成優勢種群,因它們可以單細胞藻類為食從而抑制藻類的繁殖,大型浮游動物又因其可直接利用有機碎屑而得以生存和繁衍,往往會造成水體渾濁,大型浮游動物成為種群優勢時會在水面形成一簇紅色或白色的移動群體,俗稱為“水蛛”,通常情況下會使施肥無效,嚴重時會使養殖水體缺氧。一般選用刺激性小的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等可控制大型浮游動物。

⑧選用強氧化劑加強對有機物的分解、減少耗氧物質。一般在陰雨天氣使用較有意義,主要選用過氧化物消毒劑,如過氧化氫、高鐵酸鉀、二氧化氯等。

⑨選用強還原劑和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降解氨氮、亞硝酸氮、硫化氫、甲烷等有害物質,如硫代硫酸鈉、水鮮、過硫酸氫鉀等。

⑩選用吸附劑、混凝劑去除水體膠體離子、有機大分子物質,增加透光率,加強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是關鍵,五大類不良水質要警惕!

在實踐中,水產養殖容易出現不良水質,例如:藍藻水華、混濁水、紅色水、黑色水、藻毒素水五類。

藍藻水華

【病因及危害情況】

藍藻(Blue-green algae)水華形成的水色為藍色。藍藻可分為兩大類,一大類為定型群體,以絲狀體為主;另一大類為不定型群體,以不規則體為主。

前者藻體無膠被或膠被很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容易被鰱鱅魚消化;後者有厚厚的膠被,不易被魚類消化,而且通過影響魚類腸道消化酶導致腸道對其它餌料也無法消化吸收,代表種有微囊藻、色球藻等。

藍藻水一旦形成,會產生藻毒素,對魚類的肝臟有極強的毒害作用,而且對人體也會產生肝臟癌變,同時在微囊藻大量繁殖和死亡後大量消耗溶氧,形成毀滅性的泛塘死亡,也會使水產品產生土腥味,影響商品價值。

藍藻又具有極強的集磷作用,所以藍藻水華一旦形成,其他單細胞藻類和浮游動物很難生存,形成藍藻水華的池塘一般亞硝酸氮含量較高,極易誘發細菌性敗血症。

藍藻水的生成一般與高有機負荷、高含氮量、高含磷量、高pH值、高溫以及水體藻類營養鹽含量不平衡等因素有關,池塘養殖中更多的是與碳、氮、磷營養不平衡有關,少數情況也與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有關。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是關鍵,五大類不良水質要警惕!

【防治措施】

在池塘養殖過程中主要以調節單細胞藻類營養需求平衡、加速氮循環,促進其他單細胞藻類的生長繁衍的方式控制藍藻水華的發生與發展。

利用以磷促氮的原理,以全池潑灑過磷酸鈣或磷酸二氫鉀加芽孢桿菌的方式為主;必要時利用以碳促氮的原理,配合使用多元有機酸並視情況補充中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同時可在下風區使用銅鐵合劑殺滅,然後再使用過氧化物消毒劑氧化分解藍藻毒素和藍藻屍體;也可全池潑灑聚丙烯酰胺絮凝沉澱藍藻,然後再使用過氧化物顆粒消毒劑氧化分解沉澱的藍藻。

混濁水

【病因及危害情況】

混濁水的形成有四種原因,一是大型浮游動物過多使得藻類無法形成種群數量,二是大分子有機物質過多未被分解無法被藻類利用,三是暴雨過後泥漿水膠體粒子過多形成,四是水生動物飢餓狀態下竄遊攪動底泥形成。

混濁水形成後影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致使浮游植物初級生產力低,溶氧差,有害物質增多,施肥無效,嚴重時散發出濃烈的腥臭,並誘發細菌性出血病。

在河蟹、小龍蝦養殖塘渾濁水會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致使水草泥化、腐爛,使水質進入惡性循環。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是關鍵,五大類不良水質要警惕!

請輸入圖片描述

【防治措施】

首先選用阿維菌素類殺蟲劑殺滅大型浮游動物,然後使用一次強氧化劑(過氧化氫或二氧化氯)分解有機物及其他有害物質,最後使用一次絮凝劑沉降有機物。必要時可適時補充磷肥和芽孢桿菌。

紅色水

【病因及危害情況】

紅色水主要以大量的隱藻、甲藻、硅藻等有益藻類為主,在天氣晴好時適宜濾食性魚類的生長,但這些藻類在氣候變化時又極易形成倒藻現象,會突然之間造成水體急劇缺氧,形成泛塘死亡;一般出現紅色水的魚塘有效氮含量高,有效磷缺乏,抗逆性能強的綠藻及有益定型類群體藍藻數量少。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是關鍵,五大類不良水質要警惕!

【防治措施】

先使用苯扎溴銨或淨水劑後再配合使用芽孢桿菌和過磷酸鈣(或磷酸二氫鉀)。

黑色水

【病因及危害情況】

黑色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隱藻大量繁殖形成的黑水,這類水質屬於良好水質,但容易形成倒藻現象;另外一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大量的有機質在厭氧情況下分解的中間產物導致黑色水質,這類水質溶氧不高、透明度低,嚴重時散發腥臭味,稍不注意就會引起水生動物的泛塘死亡。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是關鍵,五大類不良水質要警惕!

【防治措施】

先使用氧化消毒劑如二氧化氯、過氧化氫等或多元有機酸水質改良劑,然後再配合使用芽孢桿菌和過磷酸鈣或磷酸二氫鉀。

藻毒素水

【病因及危害情況】

藻毒素常見的有藍藻(主要是銅綠微囊藻)毒素、甲藻(主要是多甲藻和祼甲藻)毒素、舞三毛金藻毒素。有時有益藻類因天氣突變時因倒藻也會產生一定的毒害作用;藻毒素引起的危害,輕則誘發細菌性及病毒疾病的繼發感染,重則直接對魚體產生毒害作用引起大量死亡,或通過影響溶氧的急劇下降,引起泛塘死亡。

水產養殖水質管理是關鍵,五大類不良水質要警惕!

【防治措施】

①藍藻及甲藻毒素:主要選用過氧化物消毒劑如過氧化氫、過硫酸氫鉀、高碘酸鐵等進行全池潑灑;

②舞三毛金藻毒素:水體含氮量不超過0.3mg/L時,按每畝·米投放碳酸氫銨1-2kg,水體含氮量高又發生舞三毛金藻水華時,可全池潑灑銅鐵合劑,然後在4小時後潑灑一次多元有機酸;

③倒藻引起的不良反應:主要選用多元有機酸並配合使用芽孢桿菌和過磷酸鈣或磷酸二氫鉀調節水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