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为什么历史上南征很容易统一中国,而北伐却很难成功呢?

天下大势,久分必合,久合必分。古往今来,自从秦始皇开始由北向南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并取得完全胜利后。后世无数英豪为了一统江山,有的选择南征,也有的选择北伐。凡是踏上南征统一大业的,成功率高的惊人。

秦始皇上面已经提到,就不多说了。汉高祖刘邦经过四年楚汉战争消灭了项羽的西楚国,建立了大一统的汉王朝。隋文帝杨坚以隋代北周后,发动了对南朝的战争,轻而易举的征服了陈国,统一了全国。宋太祖赵匡胤以宋代后周后,也发动了对南方的战争,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南唐,再次统一了中国。

为什么历史上南征很容易统一中国,而北伐却很难成功呢?​可历史上由南向北进行北伐的,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成功赶走了蒙元,建立了大明王朝。其余想通过北伐一统江山的,大都折戟沉沙,半途而废。当然,如果要算近代,蒋介石进行的北伐战争也可以算是一个成功案例。为什么南方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但北伐却屡屡受挫,偃旗息鼓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为什么历史上南征很容易统一中国,而北伐却很难成功呢?​首先,北方人大多身材高大,性格彪悍。而且北方气候决定了一年之中有半年左右时间无事可干,民间尚武风气很重。因此,北方人打仗时为了博取军功往往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而南方由于气候湿润,适宜耕种,南方人整天忙于操作,民间留传好男不当兵之言,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南方人是不会轻易去打仗的。就是上了战场,面对人高马大的北方人,往往是亳无战意,一触即溃。

为什么历史上南征很容易统一中国,而北伐却很难成功呢?​其次,北方由于背靠草原,与游牧民族接壤,军队中有大量能征惯战的骑兵。军队机动灵活,攻击性很强,只要时机成熟,往往主动发起对南方的战争。而南方由于缺乏战马,面对北方呼啸而来的骑兵,只能被动防御,往往顾此失彼,疲于奔命。须知,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北方大多是进攻的一方,成功率当然就高了。

为什么历史上南征很容易统一中国,而北伐却很难成功呢?​最后,南方仅有的两次北伐胜利,其实都是特例,不可复制。比如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进行的北伐对象,是由少数民族蒙古人控制的腐败没落的朝廷。由于蒙元统治者对汉族为首的民族残酷剥削,使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激起了天下老百姓的强烈反对。元末时全国到处是揭杆而起的民众,除了朱元璋,像陈有谅、张士诚等人都是一时之俊杰。等到朱元璋扫平群雄,平定南方时,麾下部队已是身经百战,兵强马壮了。因此面对惶惶不可终日的蒙元,北伐战争进行的是摧古拉朽也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历史上南征很容易统一中国,而北伐却很难成功呢?​而蒋介石领导的北伐战争能取得胜利,这得益于国共合作结出的硕果。没有第一次国共合作,没有苏联的援助,就没有黄埔军校的诞生。北伐战争前期,正是由于我党在北伐军中做了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得广大士兵知道他们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叶挺独立团是北伐先锋,冲在最前面,共产党员更是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给北伐军将士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虽然北伐后期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破裂,我党转入地下。但北伐军中有大量由中共精英培养的黄埔学生充实在战斗第一线,他们的精神面貌和高昂的斗志,是腐朽颓废的北洋军所没有的,因此北洋政府很快就淹没在历史垃圾堆里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