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眼下正是杨梅的旺季

炎炎夏日

来几颗酸甜可口的杨梅

既能增加食欲,又能生津止渴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但近来网上频繁出现

“不敢吃杨梅”的言论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很多人忧心忡忡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今天咱们就将网上传播较广的

杨梅谣言一网打尽!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谣言一:杨梅打膨胀剂

谣言: 朋友圈流传一段杨梅“打膨胀剂”的视频。视频中,一位戴草帽的农户正在给杨梅树喷洒农药,没有入画的男子询问老伯,杨梅好吃还要打药水吗?老伯回复称:“我们打的是膨胀剂,膨胀剂打好,杨梅个头大了,价格卖得高。”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造谣视频截图

真 相

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网络上的不实消息发布辟谣信息,经办案民警调查发现,视频画面主要是一位老伯拉着管子正在给附近的杨梅树进行洒水,而伴随着老伯劳作画面的是博主自配的一段话,即以上对白。博主一人分饰两角,采用本地方言进行的配音,所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

视频制作者胡某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谣言二:杨梅注胶

谣言: 网络流传一条“注胶杨梅”的视频。视频中,一名女子拿着杨梅在水龙头下反复搓洗挤捏,最后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胶状物。女子口中说道: “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东西,摸都摸不动,是胶呢,你们买杨梅一定要注意了。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研究员许文平表示,杨梅果肉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剩下不到10%是膳食纤维、糖酸、蛋白质、花青素等营养物质。杨梅的果肉由众多肉柱聚集而成,由于果实没有外果皮包裹,果实非常容易被破坏。所以,视频里的女子很容易就能将杨梅搓烂。她捏碎剩下的是组织结构被破坏的肉柱,并不是什么“胶”。

另外许文平指出,杨梅因为没有外果皮的保护,极不耐储藏,是很容易受伤和腐烂的水果。所以,如果给每个杨梅都注胶,不仅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投入,杨梅本身也经不起这种“折腾”。

谣言三:杨梅泡药水

谣言: 一则“杨梅浸泡不明液体”的视频疯传。视频画面中,几个人端着一筐筐杨梅,在装满液体的大缸里浸几秒钟,再拎上来沥一会儿,随后放入车内。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经网警调查,视频属于恶意造谣。视频发布者黄某也是一名果农,曾因别人曝光他的水果用过药,影响了他的销量,所以产生了报复心理。在网上看到几年前的视频,就下载下来,配上文字,坑害其他果农。黄某因此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谣言四:杨梅有SK5病毒

谣言: 最近微信朋友圈中流传一则吃杨梅感染SK5病毒的信息,这条信息称在东莞第一医院有三名男女因为感染该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谣言散播者刘某将造谣帖在多个微信群中发布,被网友大量转发。当地警方接到举报后立即对刘某发布的信息进行调查,查清事实后,警方已将刘某抓获。

真 相

SK5病毒目前来说是不存在的,病毒谱里根本没有这个命名。

别再这样吃杨梅了

民间有传说称杨梅要连一起吃下去

才能清热解毒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福建泉州一男子把杨梅连核一起吃进去

肠子蠕动后与杨梅核摩擦,

导致肠子被割破了!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嗯,果然民间偏方还是需要考究的

那我们该如何正确食用杨梅呢?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 解锁杨梅的隐藏吃法 -

(赌一包辣条,肯定有人不知道~)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白糖

杨梅

选择果肉较多的杨梅,将杨梅、柠檬和糖以及打成粉状的甘草一起放在锅内炒,在这个过程中杨梅的果汁不断渗出,杨梅的个头会逐渐缩小,所以尽量选择个大的杨梅哦~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果汁收干后取出烘干,将烘干的杨梅放入器皿内,撒上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杨梅干,让人吃得格外放心。在冰箱里放上这样的一小瓶,饭后咀嚼上两三颗,油腻感全都会一扫而光啦。

冰冻

杨梅

杨梅洗净,最好用盐水泡半个小时到一小时。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怕酸的小胖友们注意啦,可以把沥干水的杨梅加上白糖,蜜糖或者麦芽糖拌匀,这样会甜很多哦~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撒完糖,再把杨梅装入保鲜盒,上面盖上一层白开水做的冰块,密封,放入冰箱冷藏。糖分会慢慢溶解渗入杨梅,同时还会有部分杨梅汁渗出,和冰水混合。

盐渍

杨梅

准备杨梅若干,食盐适量。

杨梅吐气|杨梅注胶?泡药水?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将杨梅洗净后,用食盐腌制备用,越久越好。用时取数颗泡开水服。

此杨梅具有理气消积,除胀的作用,适用于食积不化,胃肠胀满等病症。

总而言之,不信谣、不传谣

面对食品传言,要有科学认知

不要轻信谣言

杨梅季,快吃起来吧!

不过杨梅虽然好吃,但也不能贪吃哦!

杨梅的食用禁忌

  1. 血热火旺、胃酸多者少食慎食。杨梅性温热,故不宜食用过量,否则会令人身体发热,所以牙痛、上火的人不要多食;

  2. 食用杨梅后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免损坏牙齿;

  3. 杨梅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溃疡病患者要慎吃;

  4. 糖尿病患者忌食杨梅,以免引起血糖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