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2+26”城市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完成情況考核中,我市被評為良好,排名第12位;我市全面落實“河長制”,公佈河長6140名,積極開展水汙染防治,在國家“水十條”考核中,為全省增加0.72分;十年林水會戰,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26%……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生態環保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有力推動了全市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作為工業大市,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我市在取締關停汙染嚴重、整治無望企業,倒逼企業強化治汙的同時,引導企業向高端發展,提升競爭力。2017年,按照“先停後治、分類治理”的原則,完成了1914家“散亂汙”企業清理整頓,深入開展了“回頭看”行動,堅決杜絕“散亂汙”企業死灰復燃和異地遷建。關停電解鋁產能269.2萬噸,比應關停任務多完成1.2萬噸,同時關停落後燃煤機組73.5萬千瓦,完成壓減粗鋼產能183萬噸的任務。在關停的同時,我市“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有關企業加強管理和市場開拓,提升產品檔次、品質,主營業務收入不降反增,反而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鋁產業為例,全市涉鋁產業201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45.6億元,同比增長20%。一批大型龍頭骨幹鋁產業企業逐步以生產汽車輪轂、變速箱殼體、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鋁材等高端產品為主。許多中小鋁產業企業則開發了“以鋁代木”為導向的全鋁家居產品,實現了鋁產業鏈的延伸。
空氣質量的好壞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熱點,空氣質量的改善市民也最能切身體會到。作為京津冀“2+26”城市,我市堅決打好大氣環境突出問題攻堅戰,採取了更強的措施,全力推進空氣質量改善。去年共淘汰燃煤小鍋爐3205臺,對138臺燃煤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對所有建築工地實現“六個百分之百”;強化對重型柴油車尾氣排放的監督管理,全市加油站已全部供應符合質量標準的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加快清潔取暖改造,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全年完成煤改氣(電)7.5萬戶;採暖季對6大重點行業、224家企業實施錯峰生產。
在水流域環境治理方面,我市認真落實“河長制”,積極整治城市黑臭水體,並取得明顯進展。全市共公佈河湖498條、河長6140名,設立河長公示牌2745塊、落實河管員2749名。全市綜合整治入河入海排汙口116個,完成納汙坑塘綜合整治36個,依法關閉搬遷禁養區內規模畜禽養殖場(戶)710家,完成率100%,在國家“水十條”考核中,為全省增加0.72分。2017年,我市6個國控斷面全部實現消除劣五類水體,其中有3個斷面實現水質提升。國控斷面主要汙染物COD和氨氮均值分別為24.5mg/L和0.87mg/L,較2016年分別改善5.2%和28.1%,實現了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省控及以上斷面2017年度主要汙染物COD平均濃度較2013年度改善15.4%;氨氮平均濃度較2013年度改善43.4%。
改善環境,離不開強有力的環境執法。我市切實強化環保監管,按行業分步驟認真完成了12個重點行業213家企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全市依法徵收排汙費3.88億元。加大對環境違法企業的打擊力度,2017年以來,共立案處罰1974家,罰款9659.14萬元,處理環境信訪3387起,環保、公安部門聯合辦案120起,行政拘留105人,刑事拘留34人。
自2008年開始,我市還開展了包括造林綠化、水利、現代農業和骨幹路域綜合治理等多項工程的林水會戰,有力改善了濱州生態環境和現代農業生產基礎條件。截至2017年底,完成合格造林156.2萬畝,新建農田林網219萬畝,建設綠色通道2476公里,全市林木覆蓋率增長9.2%,達到26%。隨著林水會戰不斷提檔升級,濱州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持續改善,農村髒、亂、差狀況有了根本性改變,全市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63%,居全省第三位。
雖然我市生態環保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當前全市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保工作面臨的壓力和責任仍然很大。今後,我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動員大會召開後,我市迅速行動,著手製訂全市“1+1+10”汙染防治攻堅戰方案。“1”,即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1”,即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10”,即打贏藍天保衛戰等10場標誌性戰役。此外,我市還將堅定不移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切實做好全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全面實施排汙許可制度等工作。
閱讀更多 陽光濱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