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電商618大促後迎投訴高峰 你有沒有被“套路”

統計數據顯示,每年“618”、“雙11”、“雙12”、“黑五”等電商大促過後,消費者投訴都會出現一個高峰期。

剛剛過去的“618”年終大促也不例外。以新浪網聯合微博推出的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為例,自年初上線至5月底,每天收到的有效投訴大約只有不到50條。自6月初各電商平臺開啟年中大促以來,這個數字增至100多條,其中很大比例涉及京東、拼多多、天貓等電商。

假貨問題|“進口法國紅酒”商標居然拼寫錯誤

那麼,消費者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假貨,依然是最讓消費者頭疼的問題。網友“沃無所畏懼”反映,他在拼多多商城購買了一款oppor11手機,收到貨後發現手機存在串號造假,並且沒有進網許可。

電商618大促後迎投訴高峰 你有沒有被“套路”

山寨得很逼真的名牌魚竿、被同仁堂客服確認為假貨的“雙寶雙力膠囊”、連商標拼寫都不對的“法國進口紅酒”、沒有吊牌沒有防偽碼的“暴龍眼鏡”……消費者反映他們從京東商城買到的疑似假貨可謂五花八門,甚至包括錯漏嚴重的盜版圖書。

電商618大促後迎投訴高峰 你有沒有被“套路”

商家狡辯,平臺護短,甚至指責消費者“知假買假”,網上的投訴信息顯示,消費者維權難,依然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電商618大促後迎投訴高峰 你有沒有被“套路”

先漲價再打折|尿不溼大促之後反倒更便宜

先漲價再打折,虛報特價吸引顧客,這是一些商家促銷時慣用的招數。

今年“618”期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6月8日召開“618”網絡集中促銷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要求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自覺遵守促銷信息規範和促銷廣告規範,不得對商品和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和表示,不得發佈虛假廣告,不得先漲價再打折,實施有價無貨的欺詐行為;禁止採用虛構交易、成交量或者虛假用戶評價等虛抬商譽的方式進行促銷。

雖然監管部門早早打了“預防針”,但是被“套路”的消費者還是不在少數。

“這麼大的京東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一名消費者在網上吐槽說,6月18日她在京東自營買了“大王”牌尿不溼,當時扣除優惠實付546元,然後一直開心的等著收貨,結果6月20日無意間發現,同樣的東西,同樣的數量,只要支付372元(這其中還可以使用滿399減100的優惠券)。

“聯繫客服也是沒好的處理方式,看來只能等著打消協電話了。”這名消費者寫道。

電商618大促後迎投訴高峰 你有沒有被“套路”

延遲發貨|下單付款後才提示“無貨”

以往一到電商大促銷量井噴,就會出現發貨延遲、快遞堆積的現象,商務部的監測數據顯示,由於大數據、雲計算、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今年“618”期間,這樣的問題越來越少。但是在個別電商平臺,卻出現了一些搶手商品供應不上導致遲遲不能發貨,從而引發消費者投訴的現象。

多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反映,他們“618”期間從京東商城購買小米手機,遲遲沒有收到東西,查詢才發現訂單狀態為“無貨”“採購中”。一週過去了,京東也未能給出準確的發貨時間。

“支付前京東並沒有任何提示要25號才能發貨的信息,支付成功後就開始提示您的商品預計25號開始發貨,明顯的欺騙消費者。”一名消費者寫道。

電商618大促後迎投訴高峰 你有沒有被“套路”

多家媒體的觀察顯示,今年“618”電商大促,消費者熱度明顯不如往年,有些電商平臺甚至出現流量下滑,究其原因,一是今年端午節和世界盃分走部分流量,二是經歷多年的購物狂歡後,消費者開始審美疲勞,已經不那麼容易被小恩小惠的折扣打動。除此之外,商家花樣翻新的“套路”也容易引起消費者反感,抑制了他們的消費熱情。

商者,信義至上。消費者是得著實惠了還是上當受騙了,他們心裡“明鏡兒似的”。商家要想把自家生意做成長情買賣,還需要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