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以“仁德”著称的刘备是假仁假义吗?他是不是一个伪君子?

三国三巨头,曹操、刘备和孙权,每一个人都是特点鲜明。曹操奸雄的形象根深蒂固,刘备则是留下了“仁德”的美名,孙权则擅长装“孙子”。

以“仁德”著称的刘备是假仁假义吗?他是不是一个伪君子?

可能是刘备的“仁德”之名太深入人心,导致物极必反,如今出现了一种声音:刘备其实是伪君子!那么,刘备是不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掰扯掰扯,挑两件具有代表性的事情。

事件一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争,在中前期大优的情况下,被昔日的盟友孙权背后捅刀子,抄了荆州的大本营。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关羽前线作战失利,败走麦城,最后兵败被俘,身首异处。作为大哥的刘备痛心疾首,两年之后兴兵伐吴,为二弟报仇。至于刘备该不该伐吴,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以“仁德”著称的刘备是假仁假义吗?他是不是一个伪君子?

刘备的大军和陆逊的军队在夷陵开战,所以这场战争史称夷陵之战。由于地形狭长,战线摆不开,刘备只得纵向安营扎寨,但是他犯下了一个大错,那就是连营七百里。这让陆逊带领的东吴纵火团抓住了机会,火烧连营七百里,大破蜀军。刘备开启逃跑技能,狼狈撤回永安。

刘备手下的大将黄权本来负责镇守江北,但是其后路被吴军切断了,如今只剩下两条路,要么北上,投降曹操,要被吴军俘虏。黄权没办法了,肯定不想让吴军俘虏了,于是北上投降了曹丕。曹丕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自然是很开心,优待了黄权。而且曹丕还贴心的关怀黄权,问他:“你就这么投降了我,家人还在四川吧?刘备会不会。。。”意思很明白,就是怕刘备报复,来个满门抄斩什么的,或者用来要挟黄权。

以“仁德”著称的刘备是假仁假义吗?他是不是一个伪君子?

黄权这时候很自信的回答曹丕:“不可能!刘备不是那样的人。”

在永安的刘备知道了黄权投降曹魏的消息,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是我对不起黄权,不是黄权对不起我。”然后禁止所有人追究此事,优待黄权的家人。黄权的儿子后来还在蜀汉当了官,官至尚书郎,最后为蜀国战死。

以“仁德”著称的刘备是假仁假义吗?他是不是一个伪君子?

所以,刘备是不是假仁假义呢?可能又有杠精说了,这肯定是罗贯中给刘备加的戏!不好意思,这是正史记载的哦,出自《三国志》,原文是“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什么,《三国志》作者陈寿给加的戏?好吧,真要抬杠到底的话,人家陈寿是著名的蜀黑啊,蜀汉的史料都快被他删光了,就剩下一点点。

事件二

还是发生在关羽的败走麦城的时候,哎,关二爷死得冤啊。当时在背后捅关羽刀子的人,正是东吴大将吕蒙。他率领船队袭击江陵,江陵太守糜芳居然没作任何抵抗,把江陵拱手相让。这让关羽的后路被彻底的断了,不得已败走麦城,最后被杀。

以“仁德”著称的刘备是假仁假义吗?他是不是一个伪君子?

糜芳这个二五仔的行径,讲道理,就是杀他全家也是可以理解的,估计要是曹操的话,真可能就这么干了。刘备是怎么做的呢?当时,糜芳的哥哥糜竺负荆请罪,刘备却亲自为他解绑,认为这是弟弟的错,和哥哥没有任何关系。往后对待糜竺的态度也如平常。

以“仁德”著称的刘备是假仁假义吗?他是不是一个伪君子?

此事同样出自《三国志》,作者是蜀黑陈寿。

大家回忆一下,曹丕是怎么对待投降之后的于禁的?孙权又是这么对待陆逊的?刘备真的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吗?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