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美麗長江經濟帶上的金華版圖!全國網媒聚焦這兩個地方

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浙江,地處長三角南翼,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一環,十餘年來,始終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努力率先建成長江經濟帶水清地綠天藍的綠色生態區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範區。

5月16日開始,來自光明網、央廣網、中國日報網、國際在線、人民網浙江頻道、新華網浙江頻道等16家網媒的骨幹採編人員深入金華,圍繞“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網絡主題活動,用文字和鏡頭記錄長江經濟帶上獨具生態魅力的金華風采。

美麗長江經濟帶上的金華版圖!全國網媒聚焦這兩個地方

16日、17日,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網媒大咖們先後來到金華蘭溪市的黃店鎮黃店村、上包村,採訪這裡“生態洗衣房”、 “生態浣洗房”;來到金華浦江縣,沿著浦陽江,感受這裡的水環境治理、環湖綠道、生態廊道、垃圾分類……

現在,就讓小布帶大家沿著網媒大咖們的足跡,通過他們的眼睛,來看看咱們的金華吧!

蘭溪

蘭溪,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水以蘭名、城以溪名。

過去,村民大多保持到村內的池塘裡洗衣服的習慣,且一些偏遠農村還沒有全通自來水,硬件設施也不夠完備。長期使用洗滌劑,使池塘水磷含量增高,水體被汙染。

為了守住綠水青山,蘭溪市黃店鎮都心村創新剿劣方案,在做好門口塘的岸上截汙、水下清淤、引入活水、生態修復等工作以外,2017年5月,首創建設生態洗衣房,採取集中式洗衣取代傳統洗衣,洗衣房沿門口塘建設,佔地面積30餘平方米,充分考慮引水入房、汙水處理及方便實用等因素,內設洗衣槽、水龍頭、搓衣板、分類垃圾桶等設施,實現洗滌廢水統一納管收集進入鎮汙水處理廠處理。

——津雲新聞記者吳宏

美麗長江經濟帶上的金華版圖!全國網媒聚焦這兩個地方

村民在生態洗衣房浣洗衣物 吳宏 攝

蘭溪第一個建設生態洗衣房的試行點,都心村告別了汙染循環的怪圈。為有效治理水汙染,都心村在生態洗衣房前曾做過許多嘗試,但效果並不佳。

沿著都心村塢慈塘行走,記者看見岸邊鋪了一排類似洗衣板的石板,內高外低。“起初設想村民洗衣時,汙水會順著外側的凹槽流進汙水管網,不再汙染水塘。但後來發現一旦下雨,汙水仍舊會被衝進池塘,並不能有效解決水汙染問題。”黃店鎮副鎮長錢燕指著池塘不遠處的生態洗衣房說,加之村裡紅白喜事操辦,村民們習慣在池塘洗碗洗菜,好不容易恢復的水質又再回彈。

直到去年5月,都心村在塢慈塘旁,將廢棄的公廁改造成生態洗衣房,水質才真正得以改善。“我們利用水泵將池塘水抽到高處水箱,再連至洗衣房裡的各個水龍頭,村民洗衣的汙水則順著洗衣槽流入集鎮汙水管網,最後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淨化處理。”

——當代先鋒網記者 王琳

美麗長江經濟帶上的金華版圖!全國網媒聚焦這兩個地方

現在的塢慈塘 華龍網記者 石濤 攝

在黃店鎮上包村,一座原本廢棄的房子被翻蓋一新建成了生態洗衣房,村裡還為這座設計古樸的洗衣房起了一個名字——“浣衣房”,“不染琴池水 仍聞衣杵聲”門框上的這幅楹聯,寫出了洗衣房的每日風景。

2017年蘭溪市共完成50座洗衣房建設,每個鄉鎮街道至少覆蓋3個村。2018年,蘭溪市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計劃6月底前至少覆蓋116個村以上,逐步實現應建盡建。

——新華網記者劉志媛

美麗長江經濟帶上的金華版圖!全國網媒聚焦這兩個地方

上包村“浣衣房” 劉志媛 攝

浦江

2013年以前浦江水段水質常年處於劣Ⅴ類,全縣有462條“牛奶河”,577條“垃圾河”,25條“黑臭河”,是錢塘江水質最差的支流。

根據省委的決策部署,浦江縣緊緊圍繞“撕開一個缺口、樹立一個樣板”的要求,以“一天都不耽擱,一點都不馬虎”的浦江治水精神,於2013年5月開始在全省率先打響了浦陽江水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並取得顯著成效。

當通濟湖水清了、景美了,浦江以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為目標,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示範村創建、星級村創建、“花漫前吳”和小城鎮綜合整治,進一步提升“水墨前吳”山水精品線品質,實現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鄉村風光更加秀美。前吳村入選浙江省慢生活休閒旅遊示範村,同時獲評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

——央廣網記者 莫麗德爾•阿哈特

美麗長江經濟帶上的金華版圖!全國網媒聚焦這兩個地方

2008年,“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浦江縣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調動了山鄉千家萬戶護山造林的積極性,隨後又啟動了林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在農戶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引進了社會資本,引導農民把林地承包權轉化為長期股權,建立起“林地變股權、林農當股東、收益有分紅”的林地經營全新機制。

2015年,浦江縣開始將林業種植大戶升級為家庭林場,返鄉創業的石俊偉創辦的雲榧谷家庭林場就是首批省級示範性家庭林場之一。

杭坪鎮石宅村以前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經商,是個典型的“空心村”。村裡留下的老人婦女無力護山,2009年的一場大火,更是將這裡的一片山燒成荒山。在外經商的石俊偉與父親、弟弟商量後,出資150萬元取得了1500畝林地50年的經營權,雲榧谷林場成為浦江縣首家省級示範性家庭林場。

雲榧谷林場通過提供勞動崗位、支付土地租金等方式,石俊偉的家庭林場讓一批農村剩餘勞力就近就業,每年為附近的村民增加了近50萬元的收入。2016年1月份,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成為全國首家成功上市的家庭林場。

——中國日報記者 楊應森

美麗長江經濟帶上的金華版圖!全國網媒聚焦這兩個地方

2013年5月起,浦江縣打響了浦陽江水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並取得顯著成效,翠湖生態溼地變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翠湖生態溼地位於浦陽江城區段西部最上游,2013年以前,周邊區域開辦了大量工業企業和畜禽養殖場,各類汙水直排湖中,各種垃圾、廢棄物遍佈湖畔,這使翠湖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臭水湖、垃圾塘。

為改善浦陽江水質,提升翠湖景觀,浦江縣實施了翠湖水資源保護複合生態溼地項目。項目實施過程中,共關停取締流域內水晶加工企業1400家、養殖場17家、廢塑加工點38家,拆除違法建築8.3萬平方米,清淤4萬多方,建設汙水收集管網2900米,區域內1092戶3490人生活汙水實現統一收集、集中處理。

整治後,翠湖水質已穩定達到了地表水三類水質要求,並率先被省人大認定為“可游泳河段”。炎炎夏日,每天都有上萬人次到翠湖游泳、嬉水,翠湖已成為人們鍛鍊、休憩、健身的休閒勝地。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維靖

美麗長江經濟帶上的金華版圖!全國網媒聚焦這兩個地方

站在浦陽江畔,

眺望著遠處疊嶂的峰巒,

我想,守住了這片綠水青山,

金華人就有了金山銀山、

就有了自己的美麗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