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近幾年來大型醫療器械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但醫療機構的資金壓力日益加大,融資要求也更為迫切。醫療設備融資租賃解決了醫院急需引進醫療設備而苦於資金缺乏的棘手問題,合理配置了醫院的資金資源,因此在國家逐步放開醫療融資租賃後其市場滲透率迅速上升。雖然目前還存在相關法律尚未健全、公立醫院爭議性等一系列問題,但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市場容量將被進一步釋放,醫療融資租賃前景看好。

一、行業背景

1、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產業更新換代速度加快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由小到大,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一個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陽產業。特別是近年來,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連續多年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產品出口的數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斷提升。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080億元,剔除物價因素影響,15年間增長了約17.21倍。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抽樣調查統計,2016全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約為3700億元,比2015年度的3080億元增長了620億元,增長率約為20.13%。

與此同時,隨著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醫療的產業鏈逐步成型,醫療設備升級週期縮短,產業升級加速。隨著我國醫療消費升級,醫療技術行業進入“S”增長曲線陡坡位置,大大驅動新增設備的升級需求。

2、醫療器械融資租賃風險較低,需求增速迅猛

醫療租賃是醫療與租賃行業的交叉子行業。租賃是典型的複合交叉型行業,連接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承租人,同時涉及金融、投資、貿易、科技、管理、財務和法律等諸多領域。

醫療融資租賃是具備政府隱性背書+前置現金流的朝陽行業。醫療作為具備安全性的高成長行業,具有以下特點:與地方財政和社保支出密切相關,收入真實性具有保障;先付費後診療的獨特商業模式,具備穩定前置的現金流;老齡化和消費升級帶來人口二次紅利,潛在市場空間大。因此從以上特點來看,相較其它行業,醫療行業的融資租賃風險較低。根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2016-2017)》顯示,2016年內外資融資租賃商醫療租賃業務規模達783.2億元,成為融資租賃業務新的增長點。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另外,從醫院的角度來看,以往藥品經營的高利潤構成了醫院重要的資金來源,隨著國家加強對藥品採購制度的改革和監管,醫院的資金壓力日益加大,融資要求也更為迫切。醫療設備融資租賃解決了醫院急需引進醫療設備而苦於資金缺乏的棘手問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了醫院在添置大型設備資金上的一次性投入,可以把有限的資金進行有效配置,使之更合理地運用到醫院的基本建設和其他小型儀器的增添上,保證了醫院的長遠發展。

3、國內政策轉變

在醫療器械融資租賃的開始階段,我國對其把控較為嚴格,2005年曾要求融資租賃公司開展醫療器械融資租賃必須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後方可從事融資租賃。直至2014年最高法解釋中不以無經營許可證認定融資租賃合同無效以後相關政策才開始放開。

(1) 政策限制期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2) 政策放寬期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二、國內市場發展狀況

1、國內市場發展狀況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相較主要依靠政府投資推動的能源、交通和基建等行業,醫療租賃起步較晚,2001年才由遠東宏信完成首單項目。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醫療設備銷售規模為636億元,融資租賃額僅不到80億元。2012年,我國醫療設備銷售額為1565億元,融資租賃額為311億元,滲透率達到了19.85%。2016年醫療設備融資租賃額為858億元,滲透率達到了34.5%。未來隨著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醫療設備行業融資租賃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但與國外相關成熟市場6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還相去甚遠,且國內租賃公司以融資租賃為主要業務,與國外的經營租賃與融資租賃結合的租賃模式具有較大差別。

2、美國市場發展狀況

美國的醫療器械採用的是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結合的租賃模式。相關數據顯示,美國的大型醫療器械租賃的滲透率已達80%。根據2013年星級評定系統的數據統計,全美有3002家服務公司從事醫療器械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服務,服務對象包括醫院、影像診斷中心及診所等。這種方式也得到了政府十分鼓勵,醫院可以很好地控制預算,降低成本。

三、醫療器械融資租模式分析

醫療設備的融資租賃主要集中在MRI、CT、PET、伽瑪刀等高科技成像設備和放射治療設備,以及一些大型的製藥設備上。醫療器械的融資租賃業務目前的交易模式主要分為四種,傳統模式、直租模式、售後回租模式以及槓桿租賃。其中傳統模式和直租模式是目前在國內運用最為廣泛的模式。

1、傳統模式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傳統模式即原始意義上的融資租賃,項目涉及醫療設備生產商、租賃公司、醫療機構三方。醫療機構在整個租賃期內負責設備的維修和日常保養,並對設備可能產生的風險負責。租賃期滿後,醫療機構以合同協商價取得設備。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操作簡便,方便管理,因此許多中小型醫療機構都願意採取這種方式。

2、 直租模式(廠商直租)

廠商租賃是指設備生產商為了增加產品的銷量,自身提供的一種融資租賃方法。在這樣的租賃關係中,廠商既是賣方,同時也是出租方(扮演租賃公司的角色)。醫療機構在引進設備時,只需定期按時支付相應的租金,即可取得設備的使用權。在租金交付期滿,該器械一般即歸醫療機構所有。這種租賃方式主要出現在成本高、設備技術升級快的設備製造商。這種模式是中國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的租賃方式。

3、售後回租模式

在不改變醫療機構對醫療器械使用權的情況下,由醫療機構將其擁有所有權的醫療器械出賣給融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向醫療機構支付設備購買款。雙方再通過融資租賃合同將醫療器械從融資租賃公司處租回,醫療機構向融資租賃公司按期支付租金的模式。

目前該類模式中比較常見的融資租賃物主要是兩類,一類是醫療機構自有醫療器械,這種模式法律關係相對簡單,租賃物權屬也更容易辨別。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另一類是政府統一劃轉的醫療器械,該種模式通常情況下通常會有地方融資平臺提供雙重擔保,但租賃物的權屬需要結合政府劃撥文件等進行綜合判斷。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4、槓桿租賃

槓桿租賃通常適用於比較大型的項目,例如基礎建設、海上石油鑽井平臺等。它是指一家租賃公司牽頭並作為主幹公司,聯合其他出資人(如銀行或證券投資人),共同為某個融資租賃項目出資。其中主幹租賃公司一般出資20%~40%,而其他出資人則對其餘的60%~80%提供無追索權貸款。

這種租賃方式不僅可以享受稅後利益,而且綜合效益好、回收安全。但由於涉及的利益集團較多,所以這種租賃方式在我國醫療設備融資租賃行業中並不多,只少見於一些需要鉅額資金的項目中。

四、國內融資租賃公司

通過註冊資本數額對國內醫療設備融資租賃企業進行整理,其中排名前20的公司如下▼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其中,設立在天津的公司有7家,北京的有4家,上海有3家,其它地方有6家。從數據上來看,整個融資租賃行業,在企業數量、註冊資本和資產總額上,以東部以及東北部為主。從註冊年份上看,2012年以後涉足醫療設備融資租賃業務的租賃公司增長較快。這主要是近幾年國家政策對醫療設備融資租賃行業的開放。從公司類型上看,大部分企業都有外資介入,包括中外獨(合)資、臺港澳與境內合資、外商獨資等,純內資的融資租賃企業只有幾家。另外,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開始進入融資租賃行業,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等都先後成立金融租賃公司,涉足醫療設備融資租賃業務。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目前融資租賃行業中已經產生了一些極具競爭力和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如遠東宏信、渤海金控等。其中專做醫療融資的代表企業為環球醫療旗下的環球租賃。

五、融資租賃市場問題

我國醫療機構的負債結構本就不合理,隨著醫改深化,公立醫院又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之後還將面對耗材零加成等等。公立醫院的收入減少成為突出問題,以湖南某大醫院為代表,甚至直接砍掉了幾千萬的年度醫療設備購置資金。而融資租賃方式是可以有效緩解醫療機構的設備購置資金壓力的。

但另一方面,醫療機構開展融資租賃業務,雖然繞開了名義上的貸款,但本質上還是一種貸款行為,而雖然相關法律法規有一定改善改善,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目前依舊不支持公立醫院為快速擴展而大舉借債進行基礎建設。而且醫療設備的融資租賃,在事實上也成為了賄賂多發地帶。

2、融資租賃相關法律尚未完善

融資租賃從租賃合同成立到最後一期租金交付完成,一般需要較長時間,在這中間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風險,如信用風險、設備毀損風險、利率匯率變動風險等,而目前我國尚無健全的融資租賃法律體系,這些風險的責任範圍難以界定,因此,相關規範難以確立,市場缺乏穩定的發展環境,難以得到長足的發展。

一文讀懂醫療器械+融資租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