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白糖全年跌幅過大 基本達到一個榨季內的最大跌幅

白糖全年跌幅過大 基本達到一個榨季內的最大跌幅

夏令和:近期,國內白糖價格震盪企穩,主要受到這樣幾方面因素的驅動:

1.全年下跌幅度過大,市場心態有所修正:從白糖指數的價格走勢來看,從榨季初接近6500元/噸,一路下跌至7月初的4800元/噸,高低點之間累計跌幅達到1700點,基本達到熊市週期中一個榨季內的最大跌幅,且大部分時間處於廣西平均製糖成本線之下,因此在利空壓力得到一定釋放後,市場悲觀心態出現階段性修復。

【更多行情,可關注期金管家官方網】

2.旺季備貨:按照季節性特徵,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期間是終端用糖企業為中秋、國慶雙節提前備貨的階段。消費需求集中釋放,一方面加快了糖廠庫存壓力的消化,另一方面也刺激了貿易商的補貨需求。

3.工業銷售進度加快,產區庫存壓力減輕:7月全國工業銷量110萬噸,創過去4年以來最高水平,較去年同期增加48萬噸,增幅77%,1-7月累計產銷率73%,同比提高1.8%,導致全國食糖工業庫存同比增量從6月的55萬噸大幅縮減到6萬噸,糖廠銷售壓力減輕,對於現貨價格起到一定支撐。

大宗內參:近期的盤面顯示是否說明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您認為這個作用能持續多久,利多會否已經消化?

夏令和:從當前內外盤糖價的走勢來看,一定程度上已經體現了政策實施的效果。按照最新的貿易保障政策,從8月1日起,所有國家的配額外進口食糖都必須按照保障關稅(90%)進口,對於國內糖價起到積極的支撐作用。貿易保障措施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5月,國內食糖產業長期處於產不足需的狀態,每年400-500萬噸的缺口需要國際市場進行補充,從長期來看,進口管控政策在調節國內食糖供求平衡、穩定市場價格方面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大宗內參:目前白糖的庫存情況如何?未來會否出現下降?

夏令和:和其他農產品一樣,食糖屬於季產年銷的商品,庫存在生產季後期達到峰值後逐步下降。當前正處於榨季末期,在新榨季開始之前,庫存仍處於下降階段。從庫存結構來看,根據糖協的數據,工業庫存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而社會庫存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大宗內參:外盤糖的情況如何判斷?內外盤會否出現割裂行情?

夏令和:從全球供求形勢來看,在印度、泰國繼續增產的預期下,未來一年國際食糖將繼續面臨供求過剩的壓力,庫存消費比創歷史新高,在這個供應壓力之下,國際糖價在未來半年到1年時間內仍處於弱勢格局。國內處於貿易救濟保障期間,對國際市場衝擊具有一定的抵禦能力,另一方面,內外盤糖價的傳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進口節奏、內外宏觀環境等等。

大宗內參:有觀點說,今年的甜菜糖倉單一直未消化,需求力度又不是很大,因此與甘蔗糖相比甜菜糖倉單需要接近成本的低價才能消化,而這對糖企來說又是個難關。對於這種情況,您有什麼看法?

夏令和:根據食糖的國標要求,甜菜糖和甘蔗糖在各項指標上並沒有任何差異,並且甜菜糖由於壓榨工藝的不同,在部分指標上優於甘蔗糖。國際市場高緯度國家普遍使用甜菜糖,例如美國、俄羅斯、歐洲及日本等,國內市場近兩年由於內蒙甜菜糖產量快速增長,市場消化能力相對滯後,終端接受過程相對較慢。從歷史來看,甜菜糖由於品質較好且靠近銷區,價格也出現過高於甘蔗糖的階段,二者價格關係也和各自的供求結構有關。根據中國糖協的最新數據,2017/18年製糖期截至2018年7月底,重點製糖企業(集團)甜菜糖累計平均銷售價格6052元/噸,甘蔗糖累計平均銷售價格5732元/噸。2018年7月單月甜菜糖平均銷售價格5486元/噸,甘蔗糖平均銷售價格5192元/噸。

大宗內參:您認為接下來是一個怎樣級別的反彈?這輪熊市的低點是否已經出現了呢?

夏令和:從當前國內基本面來看,國內市場正處於消費旺季,現貨庫存持續消化,在嚴控非正常貿易進口的情況下,現貨價格相對堅挺,另一方面,從遠期合約走勢來看,19年合約受未來供求預期和國際市場價格影響較大,目前1901合約在保障性關稅下是有進口利潤的,說明市場預期到了後面的缺口或者緊張的情況。至於能否繼續反彈以及反彈幅度,取決於現貨價格、國際市場價格以及農產品整體走勢、宏觀匯率等多方面因素。

大宗內參:在白糖這樣的盤面下,您對我們的投資者在操作上又有什麼建議?

夏令和:中糧糖業是國內最大的食糖生產、進口加工和貿易企業,期貨市場作為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主要立足點還是穩健經營。中糧糖業的期貨套保主要是期、現業務的結合,對於廣大期貨投資者來說不一定適用,策略還是要針對自身特點來量體裁衣,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獲得收益。

(此篇文章來自網絡轉載,若轉載文章作者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