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他救过蒋介石也是开国大将,同时是黄埔三杰

黄埔军校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将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相提并重的新式军校。这所军校的创办为推动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不胜枚举的军事将领。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被称之为黄埔三杰的人,他们分别是蒋先云,贺衷寒,还有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后来成为开国大将的陈赓。

蒋先云的笔

他救过蒋介石也是开国大将,同时是黄埔三杰

蒋先云

少年英才

1902年8月17日,蒋先云出生于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唐乡大坪唐村一个破落的书香之家。1917年春,蒋先云初小毕业就以优异成绩被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以免费生资格破格录取。入学不久,他的聪颖天赋便遂渐崭露,据载,一位老师曾以“月”字为题,要求学生造句。蒋先云稍思片刻,便写出了:“残月西斜,漫洒人间;日出东方,大地红遍”的句子。老师读此佳句,大加赞赏之余,竟爱不释手。当即挥笔写上“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含义深厚,超脱异常。传阅。”从此,“才子”的美称在同学中间广为流传。

1921年10月,毛泽东参加了党在上海召开的“一大”回来后,获知了蒋先云在三师的突出表现,亲自到衡阳考察,听取了蒋先云的汇报,逐决定以三师作为学生开展革命活动的基地。中共湖南三师党支部就此成立。毛泽东对蒋先云的表现赞赏有加,亲自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19岁的蒋先云庄重地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成为湘南地区首批中共党员之一。1922年9月,蒋先云与李立三、刘少奇共同组织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蒋先云迅速成长为工人运动的领袖。

黄埔岁月

1924年5月,国共两党在广州的黄埔岛合作共同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蒋先云受党的选派,参加了湖南省的初试。后在全国各地1200多名有志青年参加的总复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编入学生第一队。在校期间,蒋先云努力学习革命理论,专心研读古中兵法,异常刻苦用功地学习各门知识。学校组织的科目考试,不管学科、术科,都以优异成绩名列第一。廖仲恺称赞其为“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蒋介石在一次演说中曾公开赞扬:“蒋先云同学,是我们黄埔军校最好的革命军人!如果我们军校的同学个个都是蒋先云,革命一定可以成功!”

矢志革命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4月23日,武汉各界成立“反蒋委员会”,公推蒋先云为主席,随即在武昌举行声势浩大的三十万人“讨蒋大会”,通过《反蒋宣传大纲》、《告(黄埔军校)各期全体同学书》等文告,出版《讨蒋特刊》,高呼:“昔日校长,今日校贼!”“蒋贼不除,世无宁日”!

1927年4月18日,在武汉的国共两党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继续北伐。次日,任命蒋先云为北伐军第一纵队第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5月28日,蒋先云率部在河南临颖作战时不幸英勇牺牲,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贺衷寒的嘴

他救过蒋介石也是开国大将,同时是黄埔三杰

贺衷寒

贺衷寒(1900-1972),湖南岳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长期主掌国民政府情报系统,被称为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

舌战张国焘

1921年10月,贺衷寒受中国共产党派遣,作为武汉学生代表,他参加以张国焘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出席翌年1月在伊尔库茨克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一次,张国焘为一点小事借题发挥,大骂代表团的成员,扬言不服从自己就把谁开除。别人知道他就是发发脾气,不见得就要开除谁,都一笑了之。贺衷寒却忍不下这口气,当即对张国焘说:“张先生,我们都是中央书记处选派来开会的,你凭什么要开除我们?依我看,你这个团长当得不耐烦了倒是可以不当,我们另选一个就是。”张国焘勃然大怒,拍着桌子说:“滚!你给我滚!”贺衷寒一点也不示弱,马上回敬说:“要滚你先滚!”说着就要上去跟张国焘动拳头。其他代表连拉带劝,才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回国后,张国焘立即向

陈独秀告状,终于以目无组织的名义于1922年春将贺衷寒开除团籍。

投身黄埔

1924年春,贺衷寒到广州参加黄埔军校招生,结果军校招生初试已过,他便去找主持考试的廖仲恺先生,慷慨陈词过去的经历和自己报国的拳拳之情。廖仲恺当即准予参加复试。进入军校后为了对抗共产党和青年军人联合会,贺衷寒绞尽脑汁成立了又一个军人组织――“孙文主义学会”。

第一次东征胜利后,由青军会发起,在梅州中学广场开军民联欢会,共产党员李之龙在台上发表演说,正讲得起劲时,贺衷寒、缪斌等一伙孙文主义学会的人,手持短枪,突然上台来把李之龙挤开,由贺衷寒发表演说。最后会场大乱,。1931年2月,贺衷寒回国后,越来越受到蒋介石的器重。贺衷寒凭着他的资历、能力、势力和蒋介石的器重,在复兴社中自居于第一把交椅,发言表态都始终处于权威地位。

陈赓的腿

他救过蒋介石也是开国大将,同时是黄埔三杰

陈赓大将

陈赓,原名陈庶康,出生于湖南湘乡。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陈赓在口试中以堂堂军人相貌打动了蒋石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

两救老蒋

第一次是在1925年10月中旬,北伐东征军在向华阳进军途中,被敌人的钳形攻势所困。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亲临前线督战,希图激励士气,扭转战局。虽奋力苦战,但毫无改观。兵败如山倒之时,蒋介石环视左右,只有连长陈赓寸步不离,紧随身边,而总指挥部的其他成员已各自逃命去了。蒋介石心力交瘁,万念俱灰,几欲杀身成仁,被陈庚竭力劝止,此时追兵更近,陈庚背起蒋就跑,最后来到一条河边摆渡过了河,方才脱险。

另一次是,在与商团一次战役中。商团败退后,陈赓与同学们一起乘胜追击,不久便活捉了商团一个小头目,缴获了他的军刀。全军指挥蒋介石正好从他身边经过,陈赓立刻敬礼,还把战利品交给蒋介石检阅。打了胜仗,蒋介石也很兴奋,连忙伸手去接。不料被活捉的小头目猛地挣开了学生军的胳膊,迅速夺过一把军刀挥向蒋介石。所有在场的人一时都惊呆了。千钧一发之际,陈赓一把抓住小头目的手腕,用脚将他扫倒在地,化险为夷。

陈赓以其眼疾手快、动作麻利先后两次救蒋介脱离险境。

北伐中陈赓为了周恩来蒋介石的联络一夜行走160余里山路。

激怒老蒋

1933年,陈赓被捕,蒋介石感激陈赓救命之恩,也不想把这个难得之才放走,便亲自会见陈赓希望能感化他。双方见面后,蒋介石开腔道:"陈赓,你瘦多了。"陈赓冷笑着说:"瘦吾身而肥天下,这是校长你教导我们的呀。我看校长也瘦多了,身为一党一国领袖,你瘦了,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呀?"然后双方又是长时间不语。蒋介石劝道:"你写个声明,认个错,我会给一条很好的出路。"陈赓坚决不从。

蒋介石器重陈赓,他感激陈赓的救命之恩,他一心想得到陈赓,只是他不了解陈赓。他对陈赓说,入了共产党是不要紧的,你这个年纪做的事情是不算数的,只要你跟着我就行了;陈赓南昌被抓时,他亲自去看望陈赓,并且向身边的人说,只要陈赓跟着我就行了,我不要他为我提供什么共产党的情报;就是他亲自劝降不成,他也没有完全死心,他希望胡宗南他们可以用同窗之谊来感化陈赓。

正如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时,康生对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仗了吗?”陈赓答道:“如果蒋介石死了,不就成了革命烈士了吗?”人的道路需要走很多步,但关键的就是那几步。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