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言恭達: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創造活力

言恭達: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創造活力

言恭達: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創造活力

由中國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研究中心暨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聯合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雜誌社主辦的“新世紀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海外傳播數據庫”項目啟動儀式於1月17日在京舉行。項目的開啟,旨在通過推薦100位中國當代優秀作家,將大批高水平的創作人才的介紹、作品、個人故事譯成阿拉伯語、英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土耳其語、尼泊爾語、羅馬尼亞語10種語言向全球推介。1000張中國作家名片集體“亮相”,推動更優秀的中國文學作品被更多人所接受,讓世界更好地熟悉中國作家作品。

很多偉大的外國作家受到過中國傳統文學的影響和滋養,但對中國的當代文學卻不甚瞭解。推及到整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也存在這樣的偏差,在大多數外國人眼中,中國文化就是中餐、中醫藥,可見,中國文化的傳播力度和影響力是遠遠不夠的。此項目的啟動無疑是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的一大創新,也將打通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最後一公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時代,中國文化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部分。對此,言恭達先生在《藝思錄》中高屋建瓴地指出:

“當下我們正處在一個經濟全球化的互聯網訊息時代。這是一個多邊合作的時代,也是個多元文化的時代。在全球化語境下,守護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促進各種不同文化與文明之間的積極對話,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是今天我們共同面對的現實問題。”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社會發展進程中,西方的物質、精神文化大量湧入。當我們一方面在享受西方近現代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物質成果之時,一方面又感到民族文化逐步被侵蝕、道德淪喪和終極關懷的迷茫。任何一個有社會責任擔當的知識分子不得不思考我們當下的文化走向,也不得不站在人類學的高度和全球化的語境下思考諸多的現實文化問題。在經濟得到巨大發展的今天,我們對這句話產生了特殊的理解和體會:世界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地區間的衝突,歸根結底是一種文化。特別是‘二戰’之後,逐步解密的某些大國對華策略和某些鮮為人知的‘條約’,使我們不得不對當下文化性質作理性的思考,關注文化安全已迫在眉睫。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真正的實現現代文化的審美轉型和文化自覺,來應對目前世界文化發展的戰略思考和複雜局面,並重構我們的中華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史證明:沒有多樣與差異,沒有文化的競爭就不會引發人們的創造活力,就沒有人類文化的進步。凡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總是在多元文化的互動中尋求啟迪之源和創新的靈感,並彰顯不同的文化主體相互借鑑,健康發展。”

先知者先覺,唯有對東西方文化藝術的發展有著深透的瞭解和認知,才能做到文化的自覺和自信,保持廣闊的文化視野,肩負時代的藝術使命,著力推動全球範圍內的人文交流,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鋪路架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