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亲戚,最后自尽了也没有抄他们的家

讲到,崇祯宁可上吊自尽,也不接受李自成投降。

崇祯贵为天子,真的连100万两白银都搞不来么?

崇祯能不能搞到钱

只要一百万两白银,就能暂时保住崇祯的命。

在崇祯最困难的最后岁月中。他曾向大臣和勋贵募捐。苦口婆心的说:“大明的船沉了,大家一起玩完”。

但是国丈大臣,都说自己没钱。周皇后的老爸周奎,掏了八千两银子。内阁首辅魏藻德,只肯掏五百两。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发现崇祯内府只有13万两白银,根本不够犒赏降兵。不由大失所望。

此时,李自成的手下开始抢劫权贵。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亲戚,最后自尽了也没有抄他们的家

按照野史的说法,攻破北京之后,国丈周奎被拷打出来57万两白银。陈演被拷打出4万两白银。北京城合计掠夺富人权贵7000万两白银。

这充分说明了富人的愚蠢,贪婪云云。

可惜的是,这个说法是错的。据《明季北略》记载:

“贼拘银匠数百人,凡所掠金银,俱倾成大砖,以骡马骆驼驮往陕西。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3700万锭,锭皆500两,镌有永乐字,每驮二锭,不用包裹。

李自成从北京掠夺来的白银,为了方便携带,重新融化成五百两一块的“银砖”。山海关大战之后,大顺军仓皇逃窜。抢来的银砖不知所踪,并最终成为传说中李自成的宝藏。

先不说《明季北略》的真实性

后面还有一段:

谈迁曰:三千七百万锭,损其奇零,即可两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岂先帝未睹遗籍耶?不胜追慨矣。予谓果有如此多金,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方可载之,即循环交负,亦非计月可毕,

则知斯言未可信也

如果真有如此多的金钱,需要骡子马一千五十万才能承载的,即循环交负,也不是计月可以完工,就知道这些话不可相信的。

事实上,怎么可能整支车队都是运饷银的。1/10都算多的。

满清入关之后,豪格、阿济格、多铎,清军抢了半年。

最后说抢到200万两。

算上将领贪污一半,最多也就搜刮400万两。

200万两也不算小钱了。不仅可以招降李自成。而且可以募集一支精兵。

按照明末时期,大约100两可以养1个兵。

一千万两辽饷,大约可以养十万兵。

两百万两辽饷,那就可以可以养二万精兵。

崇祯一个兵也没有。

鬼神

崇祯缺钱。

崇祯一十七年,叛军四起。王朝灭亡在即。

国都要亡了,命都快没了。还顾忌什么短期长期利益。

崇祯下令:抄家。

第一个抄家的,是武清侯李国瑞。传言说李国瑞有40万两银子身家。

你猜,李自成都能榨出百万白银。作为名正言顺的皇帝,崇祯随意找个理由,捏死李国瑞。然后从李国瑞身上搜出多少钱?

40万两?30万两?还是20万两?

都不是,而是一分都没有。

崇祯低声下气,好说歹说和群臣募钱,没有一个捐钱的。正当崇祯决定和群臣撕破脸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

五皇子死了。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亲戚,最后自尽了也没有抄他们的家

崇祯共有七子,有四个都是夭折。我没有查到史料,但估计不超过7岁。

在古代死个小孩子,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本篇真正要讲的,至此才开始。

崇祯想起了一个人。他的亲哥哥:朱由校。

明史诡异之处,有二个盛年天子是坠船死的。

哥哥: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堂弟:明世宗朱厚熜(嘉靖)。

哥哥: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弟弟:明思宗朱由检(崇祯)。

明武宗手下的大太监刘瑾,人称立皇帝,一度权倾朝野。

正德十四年八月,明武宗朱厚照30岁的时候,“南巡”回程的途中突然坠水,然后身体每况愈下。八个月后就驾崩了。

明熹宗时期著名的魏忠贤。号称“九千岁”势力也是权倾朝野。

明熹宗朱由校游玩的时候,也是“坠水”。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药”后全身肿胀,没多久就死了,终年23岁

还有一个,崇祯的曾曾祖父。大名鼎鼎的嘉靖帝朱厚熜。

嘉靖睡着的时候,15个宫女竟企图联手用绳索绞死皇帝。

虽然最后嘉靖逃过一劫,但这是我知道的中国历史中唯一一次,宫女“弑君”的记录。

事后,官方宣布是宫女的自发行为。绝对没有幕后指使。

你说你信不信呀?

皇帝下命令,要有人执行,有人监督,有人反馈。崇祯那时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崇祯刚开始要钱,没多久五皇子就病重死了。崇祯也知道了,你再不停下,你就是下一个五皇子。

史料中记载,五皇子死了,崇祯“敬畏鬼神”停止了对大臣们的抄家。

但其实,他哥明熹宗朱由校走的时候,崇祯就在他身边。

《绣春刀2》并不只是电影。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亲戚,最后自尽了也没有抄他们的家

文官们胆子之大,实在是令人震惊。

皇帝生命的脆弱,也是让人震惊的。

崇祯,不是不想抄群臣的家。他是真没能力抄他们的家。

李自成的骤起骤落。也是因为他的下盘并不是很稳。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重要的概念:

基本盘。

具体是什么,下次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