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這!就是灌籃》的街球手和 CBA 穩坐板凳的球員單挑勝負如何?

灌籃裡面的頂級的基本都打過路人王,路人王單挑基本涵蓋了cba外援,首發,板凳,邊緣,

目前來看的戰況打四川的菲巴,外援完虐路人選手,主要差距在投射上,菲巴沒盡全力,三分中距離直接殺死比賽

《這!就是灌籃》的街球手和 CBA 穩坐板凳的球員單挑勝負如何?

然後cba首發級別的李江淮,在路人王並不是特別強的站翻車淘汰。這場我也看了,李投射不夠準,而且身體並沒有碾壓優勢,防守端輕視對手,直接被一套帶走。

替補級別的來了冷振鐸,cba扣籃王,拿了分站冠軍,比分並沒有特別大優勢,含金量有,從場面上看,應該是路人王魔王第一檔,但是並沒有說穩贏,如果跟平常心,張智揚這些第一檔的單挑,應該互有勝負。

邊緣級別的來了申屠,第一季拿了第二,後來魔王來的多了,基本4強就翻車了。

最後還有退役的王晶,三分射穿郭凌川,分站兩次奪冠。

以上是數據,下面是分析

首先cba普通球員,身體和路人王第一檔差距沒有想想的大,尤其是力量,速度,並沒有碾壓,甚至有些還不如路人王,參考李冠洋突破冷振鐸,太快了,冷根本跟不上,答案有些說曹芳試訓的事,我覺得說曹身體差不是說動態,主要說靜態,曹的身高臂展,在cba這種守聯防的比賽中,難有發揮。

其次,單挑是個很有偶然性的形式,除了菲巴這種三分線外一兩步扔了就有的,其他的都有不穩的地方,有時候對手手感來了,棒棒兩個三分直接帶走,也不是沒有過,而且只有四五個球,偶然性太大。

第三,cba球員,尤其是普通球員,很多都是純功能性球員,武器庫裡只有一兩樣,技術很不全面,比如翟小川和中學生單挑,那水貨運球仍然歷歷在目,怪不得姚主席自己都吐槽現在職業球員基本功太差,連起碼的左右手上籃都不會,另外有些球員全場厲害,但是打單挑進攻技巧太差,比如來路人王的幾個控衛,看過申屠打全場和3對3,能看出來他的意識,組織能力和大局觀是很強的,但是個人持球進攻手段較少,路人王成績一般。

綜上,cba穩坐板凳的球員,並不一定穩贏灌籃的選手,尤其一些功能性球員,很容易翻車。單打能力強,投射穩定的,身體素質碾壓的,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

看到有人點滅,談談答案區的幾個誤區:一是cba球員身體素質超普通人太多,這點可以看看今年亞運會3對3,中國隊,全部業餘球員組隊奪冠,硬剛韓國職業選手身體不虛。同時數據比較,比如新秀體測握推,不吹牛,我比杜蘭特強很多,他80公斤推0個。二是業餘水平高為啥不去打職業。首先單挑和5v5完全兩個運動,快船隊內單挑第一白阿德,熱火隊內單挑比斯利安排的詹姆斯明明白白,為什麼這兩個人不能成為超級巨星?一方面是球商,一方面是定位,我跟國內某位頂級野球手打過球,出場費基本1w的,場均拿個40分左右吧,但是基本拿球就輪,也不分球,這種打法,在cba只有厲害的大外援才能這麼幹,他達不到那種水平,另外是身材尷尬,比如路人王的張天宇,196身高,投射很準,大前鋒打法,但是這個身高去cba打大前鋒太矮,打小前鋒不夠快,同理灌籃的鐵牛,沒辦法,203的大前鋒身高,如果高10公分,能成為下一個韓德君。

最後說一下我在另一段回答裡面提及的,知乎籃球板塊鍵盤指導太多,沒打過球,打過正規比賽的太多,有時間迴歸球場賽場,這項運動的魅力不在屏幕前,在球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