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刘世锦:中国经济的“要害”问题

在9月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大会上,刘世锦就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关于中国经济的“要害”问题的报告。

刘世锦,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82年2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领域。

刘世锦:中国经济的“要害”问题

在全篇报告中,刘世锦从如今低经济增速大环境下为何我国企业盈利能力低入手,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为何低经济增速情况下我国企业盈利低?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尤其是08年四万亿刺激经济以来的这十年,我国经济增速举世瞩目,综合国力逐步成为世界第二,国内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但当速度开始下降时,效益随之下降。研究显示当GDP 增长速度低于7% 时,有40% 甚至一半的企业会亏损。而欧美及日本企业大多不是这个样子,美国平均增长速度2% - 3% ,日本1% - 2% ,欧洲甚至零增长,但大多数企业能稳定盈利。

据刘世锦分析,其微观层面上可见我国经济转型存在必须解决的五个核心问题。

一、加快打破行政性垄断,着力降低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

我国上述这五大基础性成本大概比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出一到两倍,而我国人均收入仅为欧美国家的五分之一不到,究其原因,除资源占有量差异外,主要还是相关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性垄断,竞争不足,效率不高。这些成本不仅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还影响到民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因此要执行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

二、把减税与税改结合推进。

虽然我国企业税率不算太高,但税费综合水平较高,在各国政府减税大环境下,我国亟需税费改革降低税赋。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应以间接税为主逐步转向直接税为主。减税要与税改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推进。一方面,应当把房地产税、环境税等征起来,消费税作为地方税的一部分,相应降低企业生产环节的税费。部分国有资本用于充实社保基金,相应降低企业上缴“五险一金”等的负担。

三、以管资本为切入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深化和提升,是国资国企改革思路的重要调整。

国有经济必须实现战略性调整,从传统企业体制退出,从传统的实物形态中退出,从过剩的、缺少竞争力的产业退出。发挥国有资本规模大、直接体现国家和各级政府意志、对政府要求执行力强等独特优势,更多地集中于提供公共产品,如社保基金、保障性住房等;战略性大型项目,如大飞机、核电站等;创新基础设施,如国家实验室等;国防建设、生态保护等领域。

四、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的城市化,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必须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同等入市,让农民宅基地流转起来。让人员、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进行市场化配置。

五、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开放

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研发、金融、咨询、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业。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重要特点是它的技术是软技术,知识是不可编码的知识,体验性的知识。吸收这类技术、知识、经验,一定要深度开放和合作,这是与过去工业领域引进技术有很大不同。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改革和竞争,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

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刘世锦:中国经济的“要害”问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解决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推动以下方面的改革。

其一,解决好对增长目标的认识和机制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其中没有关于GDP 增长的指标。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上,我们以后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就业创业、质量效益、经济的稳定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等方面。

其二,要稳定社会、市场和企业家的预期。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要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市场优胜劣汰,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要坚定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保护产权,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其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降低全社会的土地、能源、通讯、物流、融资成本。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等。

其四、要推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和战略性重组。要响应十九大报告精神,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其五,要更加重视创新环境的建设。

我国在创新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应用和市场推广上,原始创新或源头创新甚少,短板主要在基础研究和大学教育。如何形成有利于自由探索的思想市场、鼓励创造性的学术规范和包容性促进机制是补上这块短板的关键所在。

最后一点是要进一步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我国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不仅仅只是引入外资,更要引入的是其背后的技术、管理、供应链、品牌、营销渠道等东西。根据十九大报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一点亟需得到落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