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策源地和主阵地——访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策源地和主阵地——访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

编者按:今年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40周年。40年前的这场大讨论,历时三年多,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这场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酝酿、准备到发动、推进,中央党校既是策源地,又是主要阵地。沈宝祥同志作为中央党校人,是这场大讨论的亲历者。本刊对沈宝祥同志进行了访谈,通过他的回忆,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进行了再现,为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央党校在这场讨论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提供参考。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策源地和主阵地——访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央党校是如何提出“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的?

沈宝祥: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是中央党校提出的。

1977年10月9日,中央党校隆重举行复校后第一个开学典礼。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在讲话中提出:“我希望在党校工作的同志,来党校学习的同志,都来用心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特别是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历史。”这是党中央交给中央党校的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

胡耀邦认真落实这项紧迫艰巨而又复杂敏感的教学任务。他提出,这十几年的历史,不要依据哪个文件,要看实践,明确提出了实践标准。他又指导教学人员撰写学习文件,文件说,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在实践标准提出后,中央党校又组织800名学员大讨论,这次讨论可以看作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酝酿和前奏,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次学员大讨论的情况。

沈宝祥:1978年4月,中央党校将《关于研究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若干问题》(征集意见稿)发给800名学员,组织他们讨论了10天。每个小组都写出书面意见,学员们对十年“文革”提出许多问题和质疑。在讨论中,学员们以提问和质疑的方式,表达了对“文革”的否定态度。

这个讨论实际是以实践标准对“文化大革命”的初步检验,意义和影响都比较大。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经过这次大讨论,学员对实践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仍不够清晰,中央党校是如何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最终形成文章刊发的?

沈宝祥:走进中央党校大礼堂,迎面就是邓小平题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二个大字。

所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就是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宣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宣讲这十二个字所体现的认识论原理,剖析和批判“两个凡是”。

当年,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吴江针对学员对实践标准的模糊认识,提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题,让孙长江(理论研究室研究组组长)为《理论动态》撰写一篇文章。后来,《光明日报》又送来《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文稿,要求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修改,并希望先在《理论动态》刊登,然后作为“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胡耀邦同意了(当时,只有胡耀邦指导的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和中组部《组工通讯》的文章,首都的报纸才会作为“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吴江让孙长江将两个文稿“捏在一起”,题目还是用原定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稿经胡耀邦两次审阅定稿,刊登于1978年5月10日的《理论动态》第60期。第二天,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此文,署名为本报特约评论员。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为什么说中央党校作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主阵地,培育了一大批“真理火种”?如何认识这些“真理火种”的作用?

沈宝祥:

我曾请多位毕业学员谈他们在中央党校学习、参加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体会。

一位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地委书记回忆说:“可以这样说,中央党校在当时确实是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帮助一大批干部从思想上、理论上澄清了迷雾,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这批干部犹如火种,引起了全国思想解放的燎原之火,并成为全党工作重点从过去以路线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带头人和中坚。”

参加中央党校第二期高级班学习的一位省委常委回忆说:“我所在的那个班的学员分别来自石油部、交通部、河北省和湖北省,我担任班党支部书记。”“我们入学的时候,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已经进入高潮,教学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过程。”“经过认真的讨论,大家思想统一了,都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有了一次新的飞跃。”来自云南省的一位高级干部对参加这一期学习的情况作了如下回忆:“广大学员从一开始就十分关心和重视这场讨论。开始时,在我们学员中有不少同志要求学校介绍这场争论的背景,希望说明这场争论的意义,在学员中反映出一种心有余悸的心理。我们还组织学习了黑龙江省委讨论这一问题的消息,学员们反应强烈,认为这对启发大家敞开思想很有帮助。在我们小组学习中讨论到敢不敢敞开思想是个关键问题,以此进一步启发大家敞开思想,冲破禁区。我们党支部在做法上虽不完全一样,但都认真组织学习和讨论,收效显著。”“我们在党校学习中收获最大的就是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大批干部在中央党校学习以后,回到各地区、各单位,成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自觉推动者和宣传员,说他们是“真理火种”,是毫不夸张的。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央党校办了高中级干部轮训班二期,共1851人,其中有中共中央委员19人,候补中央委员36人。宣传干部训练班164人。以上两种班次共2015人。这么一大批干部分布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许多地、县和重要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局和军队的许多单位,对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应低估的。还有一个情况,两期高级班中的55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以及相当一部分人,是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参加者,他们在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上,肯定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党校在教学中更重视贯彻真理标准问题。从1979年到1981年1月,中央党校又办了三期高中级干部轮训班,共5637人;宣传干部训练班和宣传工作领导干部学习班各一期,共690人;其他班次189人。以上合计6516人。这么大数量的领导干部的轮训和培训,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课和拨乱反正,其作用同样是不应低估的。

中央党校在教学中组织学员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其主要特点是:层次高,有理论深度,针对性强,问题解决得比较彻底,对全国范围的大讨论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央党校在教学中突出和贯穿真理标准问题,组织学员进行讨论的做法,对地方党校起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校和各级地方党校,也积极地在教学中进行真理标准问题的教育,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对推进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中央党校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中央党校历史上光彩的一页。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中央党校自身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洗礼。中央党校的老师们在同学员一起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过程中,洗刷了“两个凡是”的影响,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学风。

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1982年,党的十二大修改党章,第一次在党章中写了党的思想路线。十二大党章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现在,中央党校大礼堂前广场,有实事求是碑,中央党校大礼堂前厅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二个大字,这就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这也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成果的体现。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值得我们中央党校人自豪,更需要我们珍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策源地和主阵地——访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

欢迎订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认定A类

解疑释惑·切磋交流·探索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