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不承诺保本银行理财,你敢买吗?

银行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和收益

”不再只是一句吓唬人的话,买银行理财的人们要小心了。

不承诺保本银行理财,你敢买吗?

7月20日,又是一个监管新政不断的周五。资管新规细则落地,银行理财新规出炉,可以说央行真的是在想尽各种办法,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银行理财“走平民化”路线,是否意味着投资者还像以前一样闭着眼睛买银行理财呢?

01

为了缓解暴雷,资管新规放水了

周五,A股上演大逆转,金融板块突然发飚,银行、保险和证券三大马车集体躁动,三大股指全线上涨,大盘涨超2%,深市三大股指涨逾1.1%。

A股市场这场大涨和近期央妈、银保监会“放水”脱不了干系。

这是一个央妈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强劲信号,相当于银行能从央妈那里借到利率更低的钱,缓解其流动性压力。

引爆这场A股大涨,主要是来源于一则资管新规监管有所放松的利好消息。

周五,央妈发布资管新规执行通知,本人梳理了新实施细则的五大内容:

1、 明确公募资管产品可以适当投资非标

2、老产品可以投资新资产

3、部分定期开放式资管产品可用摊余成本法计量

4、非标回表要求放松,鼓励发行二级资本债

5、不硬性设置阶段性压降要求,金融机构自主整改

资管新规带来的“痛楚”,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了。非标融资渠道缩窄,实体再融资压力大引发了“违约潮”,其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也让股市一蹶不振。

而在本次新的实施细则上,放开公募产品投资非标资产的限制,也就是说大家买到银行理财的钱将可以直接投资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承兑汇票、应收账款了...

这次资管新规的“大放水“,相当于给了100万亿资金一段时间的缓冲期、过渡期,所以当然会直接刺激到股市的敏感神经。

银保新规对银行理财的影响在那里呢?

02

1万块也能买银行理财了

另外,近日银保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重点梳理如下:

1、理财起投从五万降到一万

2、公募银行理财仍不能直接投资股票,但可以配置权益类公募基金

3、设定理财产品所投资产负面清单

4、实施净值化管理

5、银行应该如何销售理财产品?不得宣传预期收益率

6、打破刚性兑付出狠招,再刚性兑付要被罚

7、严禁高杠杆投资,开放式产品最高140%,封闭最高200%

8、严禁嵌套,理财产品不得投资其他银行理财

9、允许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参照货基估值核算规则

10、对结构性存款提出监管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受众范围,更多大爷大妈,工薪阶层,农村县城居民被纳入进来…

这一条对银行来说是重大利好,银行理财更加“平民化”,容纳更多的投资群体,可以缓解银行的资金来源压力。

而农行、邮储银行,包括地方农商行这类以农民客户为主的银行,则要仰天长笑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放入天量资金入场救火,缓解现在火烧火燎的债务形势。

总的来说,这次的银行理财新规主要是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目的是为了配合打破刚性兑付、去金融杠杆和防范金融系统风险,呵护资管产品平稳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资管新规执行细则在一定程度上“松绑”了,但对打破刚兑、消除嵌套和监管等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

不论是资管新规,还是银行理财细则,都只是给点水喝不至于渴死,都无法改变坚定不移去杠杆的大势。

资管新规的出台意味着以后将没有银行的保本理财了。很多投资者都喜欢投资那些承诺预期收益的银行理财,以后这类产品将逐步消失,大家买的银行理财都将是浮动收益的,类似货币基金。下面我们来说说理财的风险因素。

03

怎么判断银行理财产品风险?

对于银行理财,年轻玩家比较少,主要是家中的老人为主。且现在银行理财门槛已经降低到1万,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草根阶层进场。

但别以为银行理财更“平民化”了就能掉以轻心,新规中许多条款的目标,无一不是为了理清“卖家责任”。更完善的信息披露,更科学的估值方法,意味着更严格的“买者自负”。

那么怎么去判断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

首先,你要明晰,一个存在的客观事实是:你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不一定是银行的。

代销产品的说明书中,一般会写明“银行作为投资人的代理人……”,比较容易判断。

就安全性来讲,自营>代销。收益的话,代销>自营。

其次,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合同和说明书上都有,从低到高分别是:

谨慎型产品(R1)、稳健型产品(R2)、平衡型产品(R3)、进取型产品(R4)、激进型产品(R5)

打破刚性兑付就是要化解风险,买者自负,风险自担,而不是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背锅。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坏消息就是,过去闭着眼买理财的时代过去了,无论是银行理财也好,其他产品也罢,以后都要擦亮眼睛看清楚该产品的资金投向、还款来源、担保措施、公司信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