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如果岳飛生活在宋孝宗一朝,岳家軍北伐,就能直搗黃龍府嗎?

如果岳飛生活在宋孝宗一朝,岳家軍北伐,就能直搗黃龍府嗎?

縱觀南宋歷史,令宋粉們無比遺憾的一件事,便是宋高宗一朝有恢復之將而無恢復之君,宋孝宗一朝有恢復之君而無恢復之將,以至於南宋只能無奈地接受偏安江左的命運。故而不少人心中都會有這樣的感嘆:要是岳飛、韓世忠等宿將能夠生活在宋孝宗一朝,那該多好!更有人腦洞大開,在自己筆下的文學作品中使文嶽元帥在風波亭順利脫險,待孝宗即位後揮師北伐、直搗黃龍府。那麼,我們不妨探討一下:倘若岳飛真的能夠有幸被宋孝宗這樣一位恢復之君所用,岳家軍的北伐是否可以成功呢?

如果岳飛生活在宋孝宗一朝,岳家軍北伐,就能直搗黃龍府嗎?

宋孝宗:有恢復之志,無恢復之才

宋孝宗是目前公認的南宋一朝中最有作為的一代皇帝,他所在位的28年被稱為“孝宗中興”,或者以其主要的兩個年號乾道、淳熙而稱為“乾淳之治”。但實際上,雖然孝宗皇帝在為政方面確屬南宋難得的有為之君,可在軍事上,作為宋軍最高統帥的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志大才疏、毫無主見之人。

對於如何處理與金國的關係,孝宗的態度非常明確,那就是北伐中原,以武力收復故土。可是在具體執行時,孝宗卻是昏招迭出,一次次將北伐的大好前景白白斷送。孝宗剛即位時,川陝宋軍總帥吳璘率蜀中宋軍連戰連勝,一舉收復13處軍州。然而,就在宋孝宗大為興奮,準備命吳璘再接再厲時,竟突然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聽從了老師史浩之言,下令放棄新收復地區,固守蜀地以積蓄力量。此令一出,宋軍一時間瞠目不已。主持川陝大局的名臣虞允文接連上疏苦勸孝宗收回成命,不僅沒有任何效果,他自己反而被罷官。無奈之下,吳璘只得撤退,而金軍趁機大舉掩殺。宋軍一路且戰且退,蒙受了巨大損失,部將四十餘人、官兵三萬三千人陣亡,僅有七千人得以平安撤入四川。將士們歷盡艱辛奪回的陝西故土全部失守,從此再未收復。

如果岳飛生活在宋孝宗一朝,岳家軍北伐,就能直搗黃龍府嗎?

可以說,這道荒唐的命令,充分暴露了宋孝宗在軍事部署上的隨意性和無規劃性。如果說這一點可以用孝宗剛剛即位、缺乏相關經驗來解釋,那麼後來孝宗精心準備的“隆興北伐”則又把他的這一缺點暴露無遺。北伐之初,宋軍迅速收復了靈壁、虹縣和宿州,孝宗激動不已,親自下詔對將士進行褒獎,然而卻忘了對前線進行支援。宋軍後繼乏力,加之主將李顯忠與邵宏淵不和,結果符離一戰大敗虧輸。遇到挫折後,孝宗不是積極應對,而是馬上採納議和派的主張,在命令宋軍全線收縮的同時,遣使與金議和。其實,符離之敗後,宋軍並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當時,北伐總指揮張浚手中仍有預備隊可供調遣,宋軍也沒有遭到傷筋動骨的打擊。北伐軍潰敗後,宋軍的防線還在,主力也在。如果宋軍另遣一部分兵東進,跟張浚在宿州區域合擊金軍,不難迫使金軍撤軍。

可惜,孝宗打贏了手舞足蹈,打輸了立馬變慫,攤上這樣的最高統帥,縱使岳飛、韓世忠等戰神再生,宋軍又能有何作為?

如果岳飛生活在宋孝宗一朝,岳家軍北伐,就能直搗黃龍府嗎?

北伐:這筆賬需要好好算

打仗打得是錢糧、拼的是後勤,所謂外行談戰術、內行看後勤,就是這個道理。那麼,孝宗一朝能否為宋軍大規模北伐提供足夠的後勤保障?

俗話說,養兵一萬,日費鬥金。到了戰時,各種軍費開銷還要更大。據史籍記載,岳家軍鼎盛之時有將士十萬人,其錢糧消耗在《雞肋編》(此書是宋人史料筆記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內容翔實,其資料價值一向為人們所公認)中有詳細記錄:“紹興八年餘在鄂州,見嶽侯一軍月用錢五十六萬緡,米七萬餘石”。《宋史.食貨志》交待,當時南宋全國的平均米價是一石米三貫(一貫約合一緡,相當於一兩白銀)左右,這樣連錢帶糧,10萬人一年的開銷為924萬貫。那麼,南宋一年的財政收入又有多少呢?《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93中寫道:“渡江之初,東南歲入猶不滿千萬(貫),上供才二百萬緡,此祖宗正賦也。”也就是說,南宋建國之初,一年的財政收入還不到一千萬貫,而光養一支岳家軍,就要花去其中的十分之九!這下知道宋高宗為什麼執意議和了吧?

如果岳飛生活在宋孝宗一朝,岳家軍北伐,就能直搗黃龍府嗎?

當然,國家草創階段,財政困難在所難免。那麼孝宗一朝呢?查後人所著《兩宋財政史》,孝宗一朝經濟最發達時,南宋一年財政收入約6000萬貫,而養兵的開銷也達到了3744萬貫。如果發動北伐這樣大的軍事行動,那麼糧草、軍服(尤其是冬裝)、戰馬和運輸等方面的花費還將成倍增加。根據《宋代軍用物資保障研究》中所引史料,當時四川地區的糧草運輸價格為一石50貫。而宋軍在隆興北伐當年共消耗軍糧42萬石,就算四川的水陸交通條件是當時宋朝最差的,我們按其一半來算,則宋軍一年光在運糧上就花去1050萬貫!也就是說,如果孝宗支持岳飛北伐,北伐若持續一年,南宋當年軍費開銷就將接近5000萬貫,這還只是算了養兵和糧草兩筆賬。如果國家財政都用來打仗了,那麼社會經濟和百姓生活將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我們不難想象。

如果岳飛生活在宋孝宗一朝,岳家軍北伐,就能直搗黃龍府嗎?

光復中原:一個美好的夢想

靖康年間,北宋故地百姓的亡國之痛,以及對金國的敵視是相當強的。舉一個例子,當年名將王彥率領的義軍在太行山一帶打游擊,官兵們都在臉上刻下“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所以這支部隊便被稱為“八字軍”。大家都知道,古時候在臉上刺字,那是一種刑罰手段,相當於毀容,要自己動手在臉上刻字,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由此可見,當時宋軍北伐,是有足夠動力的,岳家軍也因此能夠勢如破竹、逼近開封。但隨著時間推移,到了孝宗朝,朝廷中樞重臣除去張浚、陳康伯等南渡老臣外,大多是世居南方的知識分子。他們對北方故土沒有思念之情,也不像中原百姓那樣對金軍有強烈的仇恨感。北宋遺民中對北伐最期盼的那一代,早就在宋高宗和秦檜議和之策的打擊下垂垂老矣。如果嶽武穆到了孝宗朝揮師北伐,中原百姓戴香盆、運糧草以迎王師的盛大場面還能否再現,這些都要打上一個問號。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一代名將辛棄疾以自己的切膚之痛所表達出來的憂慮,正是孝宗及以後歷代南宋皇帝北伐時均沒有解決好的問題——拿什麼去北伐?拋開主和派對北伐的攻擊,光是主戰派之間,都沒能做到槍口一致對外。

陸游與張浚、辛棄疾與韓侂冑,持續不斷的內部鬥爭,早就把南宋的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縱使岳飛復生,得不到國家決策層全力支持的北伐,又如何成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