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在電視劇《小別離》中

海清飾演的媽媽童文潔曾有這樣一段臺詞

“不加壓不成學霸,一放鬆成學渣”

讓無數父母陷入思考:

父母到底該不該逼孩子學習?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電視劇《小別離》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

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

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

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

錯過新風景。

——蔡康永

《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有太多的遺憾,叫“我本可以”

好像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感到後悔的事情就越來越多。

小時候那些“可能”做到的事,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蓋棺定論為“不能”,而看到別人做到了時,我們只能默默羨慕,默默遺憾。

太多以“如果”開頭的遺憾,叫“我本可以”,讓我們喟然嘆息。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有了孩子之後,絕大多數父母都不願讓這樣的後悔,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上演。

隨之而來的,是逼自己的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補習班、課外實踐活動。

對此,我們聽到了很多反對的聲音,比如“父母綁架了孩子的自由”、“強制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成長”等等。

但儘管如此,仍有無數的父母“視而不見”,堅持逼自己的孩子學習。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他們為何如此“一意孤行”?難道他們真的完全不會考慮孩子感受嗎?

或許為人父母后,你就會明白,那些父母無比擔心,害怕將來有一天,孩子問自己:

“為什麼當初你們什麼都不逼我學?害得我被別人罵沒用,什麼都拼不過人家!”

任憑哪個父母,若是聽到孩子這樣質問自己,都一定會難過不已。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逼孩子學習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然而,近些年來“快樂教育”“減負”等字眼頻繁刷屏,很多父母陷入糾結:

到底是該逼孩子學習,還是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呢?

對於這個話題,著名鋼琴家郎朗的成長經歷頗具代表性。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郎朗的父親郎國任曾在《我和郎朗30年》這本書中寫道,自己對兒子的教育方法很殘酷,經常用非人的打壓方式來讓郎朗努力彈琴。

後來還毅然辭職,讓妻子一人承擔家庭的開支,帶著郎朗去北京求學;

郎朗9歲時,因為誤以為兒子貪玩誤了練琴,勃然大怒的他甚至扔出狠話:“要麼跳樓,要麼吃藥!”

郎朗的童年就在不斷的練琴練琴練琴、捱打捱打捱打中度過,郎國任從未給過郎朗第二個選項。

回憶這些成長經歷,郎朗則說:“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興趣是練出來的!”

當然,很多人稱郎朗是被逼出來的“鋼琴家”,其父親的教育方法也頗受爭議,因為它很大程度上殘酷剝奪了孩子的自由和快樂。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殘酷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出父母培養孩子的遠見,以及指引孩子走向成功的決心。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我們在看到逼孩子學習的殘酷時,也不應忽視另一種殘酷,那就是孩子長大後,所不得不面對的——社會的殘酷。

明白這一點的父母心裡清楚:所以在孩子還小,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見識做出正確的決定時,身為家長,必須替孩子做出選擇。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快樂教育”的放任,會害了孩子

這個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馬上就有回報的立竿見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長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堅持才有大成的事。

只不過,對前一種人們常常趨之若鶩,對後一種人們卻避之唯恐不及。

孩子尤其是這樣,他只會覺得眼前的快樂最重要。

很多人在推崇“快樂教育”時,卻忽略了這一點。

更何況,有的父母更是把“快樂教育”當做了教育失職的藉口。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當孩子掉隊的時候,很多父母會想:

算了,孩子不想學就不學吧,那些上了大學的也沒見多有出息;

孩子還小,快樂最重要,他愛幹什麼就幹什麼吧;

他對學習沒興趣,可能不是這塊料,大不了以後不吃這碗飯。

這樣的“快樂教育”,只會帶給孩子一個結果:

既沒有所謂的快樂童年,也沒有一技傍身,回望過去,目之所及,不過一片空白。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面前,這無疑是將孩子置於失敗的一端。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在教育問題上,“尊重孩子的天性”不應成為父母逃避責任的擋箭牌。

因為若說天性,知難而退、半途而廢、避重就輕才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就是要幫孩子克服這些,讓他成為更自律、更上進的人。

在孩子無法尚且無法懂得這些道理時,父母“逼”孩子堅持下去,就變得格外重要。

因為必須讓孩子懂得學習和堅持的意義,而不是讓“放任”害了他。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現在遇到的困難,都是未來生活的預演

父母逼迫孩子學習,不是不顧客觀事實的一意孤行。

最根本的目的,其實還是培養孩子的耐力、意志力、原則意識對事情保持專注的能力。

因為在學習上,孩子的興趣其實都是很脆弱的,就像黑夜裡的一顆小火星,很容易熄滅。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父母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添一把火,鼓一把勁,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小小的鼓勵,堅持陪他度過最初的艱難期和瓶頸期。

這個過程也許很痛苦,但一旦成功,便能夠一勞永逸。

因為只要堅持下去,當興趣變成了特長,孩子就會享受這種感覺,獲得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相反,如果孩子總是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那麼他將永遠體會不到深層次學習的樂趣。

這些遠比成績本身更重要,也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因為孩子在學習中、成長中碰到的所有困難,其實都是未來生活的預演。

做父母的,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

要想有好的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


“爸媽,為什麼當初你們不逼我學?!”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孩子的未來,學習這件事,別輕易讓他放棄或鬆懈。

當他未來有更多選擇的時候,他會感謝你今天的嚴厲。

孩提時代的我們,總是很難先知先覺。

父母的逼迫可能嚴厲,卻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時間最終會證明,所有吃過的苦都不白費,更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