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兒子太懂事,老父親晚景很淒涼。真後悔養育孩子時沒弄懂一件事

普通百姓終其一生,也只希望全家幸福,老了能夠安享晚年。

這麼樸實的一個願望,實現起來卻那麼難!

“上個月不才給了200嗎?怎麼又要錢!”

回想剛才兒媳的話,看著手裡兒子塞的私房錢,大伯淚流滿面。好多人羨慕自己子孫滿堂,日子過得有聲有色,但其中的苦楚又有誰知道呢?

大媽去世的早,大伯伺候孫子孫女吃喝,接送孩子上學,一送就是好多年。老了幹不動了,農村人沒有退休金,只好找兒子要生活費,卻讓兒子左右為難。

自己強勢了一輩子,治家有方妻賢子孝,兒子從小就懂事聽話,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其實兒子那不是懂事,而是面對強勢的父親,失去了獨立的自我。當更強勢的兒媳出現時,兒子就迷失在孝順與和睦之間,無力平衡。

兒子太懂事,老父親晚景很淒涼。真後悔養育孩子時沒弄懂一件事

養育孩子的重心是育人,培養孩子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健康的自我價值感需要培養。

當你強勢地告訴孩子:這是你必須遵守的規則,不聽話就要受到懲罰!

小孩子沒能力反抗大人,就會淪為一個失敗者:符合大人標準就是對的,否則就是錯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價值感。自身的價值,全憑別人的態度決定,這真的很可憐。

培養健康的自我價值感,就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出貢獻,並提供大量的機會讓孩子去實踐。

我兒子今年八歲,能獨立和麵,擀皮,包餃子。孩子爺爺很心疼:“大人能有多忙啊,幹嘛非要讓小孩子幹活兒?”

我兒子驕傲地說:“媽媽我會做飯,我厲不厲害?”

“當然很厲害,你很能幹啊!”

孩子在做事過程中,體驗到“我很厲害”的感覺,這就是自我價值感。它來自孩子的內心,源於孩子動手的過程。

兒子太懂事,老父親晚景很淒涼。真後悔養育孩子時沒弄懂一件事

除了放手讓孩子做事,我們還要允許孩子失敗,允許孩子犯錯誤。

有1000種問題,就有1001種解決的方法,關鍵是有沒有勇氣去嘗試。不妨把失敗看成試錯,看成積累經驗的機會。

“哎呀,你犯了一個錯誤。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有了直面失敗的智慧,也就有了解決問題的勇氣。維護孩子的尊嚴,鼓勵孩子進行嘗試,當孩子把失敗變成機遇時,也就有能力去把握生活中的跌宕起伏。

孩子健康的自我價值感,比盲目聽話更重要!

做行為密碼的破譯者,創造良好的練習氛圍。

“我承認自我價值感很重要。但是熊孩子總能把人氣得發瘋,你讓我怎麼忍?”

兒子太懂事,老父親晚景很淒涼。真後悔養育孩子時沒弄懂一件事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憑良心講,親子相處應該是快樂的,教育孩子也不需要忍耐。我們之所以被孩子氣得崩潰,是因為不瞭解:

那個小混蛋、小魔王,其實就是個可憐人!

德雷克斯說:孩子們的覺察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差。

很多事情,孩子敏感地覺察到了,卻解釋不了。就會產生很多錯誤的想法,從而導致錯誤的行為。

姐姐寫作業,媽媽在趕稿,爸爸微信一筆生意。孩子失望了,覺得沒人陪自己玩兒,沒人愛自己。

他認為是吸引眼球的那些東西,搶走了屬於自己的愛。就像個孫猴子似的,搶這個人的筆,捂那個人的屏幕,不停地吵鬧。

孩子的想法只有一個:我是重要的,你們快來看看我!快來看看我!

惹人厭煩的孩子,其實只是渴望被愛,又不知道怎麼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兒子太懂事,老父親晚景很淒涼。真後悔養育孩子時沒弄懂一件事

我們不要只看孩子的行為,更要關注他行為背後的目的,破解他的行為密碼。

“你希望有人陪陪你,愛你,對嗎?”

當你甄別出他潛意識裡的需求,孩子就感到自己被理解了。這個過程,具體可以分四步進行:

教育家簡

·尼爾森把它稱為: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1、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達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4、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被搞到頭暈目眩的時候,我對兒子說:“大家都有事情做,沒人陪你玩兒,你感到很孤單,是不是?”

兒子終於安靜下來,狐疑的看著我。

“媽媽小的時候,家裡還只有我一個孩子。十來個大人各做各的事,我覺得自己真可憐,都沒人理我。”

“真的嗎?”兒子湊過來說:“我覺得也是。你們都不看我!你以為在家就算陪我了嗎?你們根本就不愛我。”

“沒人理的小孩兒,確實感受不到愛,媽媽明白你的想法。可是人長大了都有自己的責任,爸爸媽媽不工作,就沒錢給你買玩具。姐姐不寫作業,也會被老師批評的。”

“陪我玩一會兒也不行嗎?”

“可以啊!媽媽陪你半個小時,姐姐寫完作業也能陪你玩。”

“嗯,我也可以玩一會兒玩具,再寫會兒作業去。”

我沒有罵兒子,讓他老實一點,他也不會覺得自己不好。

當我理解孩子的感受,給予他同情的時候,孩子就不必用搗亂的方式吸引注意。只要得到愛和陪伴,孩子也願意在大人忙的時候,自己先玩兒一會兒,或寫寫作業。

兒子太懂事,老父親晚景很淒涼。真後悔養育孩子時沒弄懂一件事

最好的合作方案,也要藉助正確的表達方式,才能成功落地。

戰勝孩子與贏得合作,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比如說孩子不小心,把飯菜撒到地上了。

你可以說:“哎呦,這是怎麼了?你該怎麼辦呢?”

你還可以這樣表達:“連飯菜都撒了,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快點兒把地擦了!”

同樣一件事,用第一種方式表達的時候,孩子會想:“我把地弄髒了,我要把它擦乾淨。”如果用訓斥的口吻,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

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我們可以多用啟發式的問句,少用結論式的肯定句。多用尊重信任的語氣,少用羞辱否定的語氣。

你要是覺得不好理解,可以本著關心友善的心想一想:我這麼說是在給予孩子力量嗎?還是在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呢?

正確的表達,一定能讓孩子感到渾身充滿力量,並可以用有益的方式釋放自己的力量。

兒子太懂事,老父親晚景很淒涼。真後悔養育孩子時沒弄懂一件事

育兒路上,不管以前怎樣,現在都有機會把它做得更好。

我們常講,允許孩子犯錯誤,讓孩子把失敗看成試錯的機會。這個道理在成年人身上一樣適用。

育兒路上踩過的那些坑,統統當做挑戰和修煉就好了。只要我們願意改變,一定能比以前做的更好。

臨近中考的時候,奇奇媽發現孩子半夜偷偷玩手機,一下子就爆發了。不但砸了手機還把孩子大罵了一頓,小男生就離家出走了。

奇奇媽說:“我知道我不夠尊重孩子,傷了他的自尊心。可是他的做法就對嗎?快中考了,半宿半宿地玩手機,考不上重點高中怎麼辦?!

我們被孩子的行為激怒時,往往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做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事。我們指責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其實我們也同樣沒控制住自己。

兒子太懂事,老父親晚景很淒涼。真後悔養育孩子時沒弄懂一件事

不如我們為孩子做一個知錯能改的表率吧。

1、承認-----我沒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傷了你的自尊心。我指責你不自律,我也沒管好我自己。

2、和好-----我為我的暴脾氣向你道歉。

3、解決問題-----我們來商量一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發生衝突的時候,只要我們為自己那部分過失承擔責任,孩子通常也會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什麼引爆了了媽媽的暴脾氣?這種反思比我們的說教來得更加深刻。

粗暴地打擊,讓奇奇覺得媽媽是個暴君,以離家出走的方式進行反抗。要想解決問題,就要明確地表達自己的心意:

  • 半夜看手機,媽媽怕你第二天沒精神。
  • 把精力都放在手機上,媽媽很擔心你考不上重點高中。
  • 長時間看手機,嚴重影響視力。

當我們把關心和愛傳遞給孩子,孩子才能領會重點,知道我們和他是一條戰線上的。才能心甘情願地與我們合作,一起解決問題。

承認、和好、解決問題這三步,將為我們的親子關係開啟無限可能。

兒子太懂事,老父親晚景很淒涼。真後悔養育孩子時沒弄懂一件事

回顧一下我們分享的內容。

養育孩子的重心是育人,培養孩子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練習,孩子也會犯很多錯誤。我們只有破譯孩子的行為密碼,贏得孩子真誠的合作,才能為這些練習提供良好氛圍。

用友善關心的語氣,用啟發式的提問,來引導孩子的行為,我們與孩子的合作才更容易成功落地。

不管以前怎樣,經過承認、和好、解決問題這三步,我們都很容易回到養育的正規上來,培養出孩子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我是 。分享育兒經驗,推送育兒理念,喜歡我的內容就關注我吧!歡迎大家轉發,點贊,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