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颐和园的修建汲取了各地园林的精华,它借鉴了江南园林的哪些元素?

条头日近


颐和园的江南因素非常多,你看昆明湖和湖边的这几座桥,几乎就是模仿着西湖而建(如下图)

同时,整个园内采用了数量巨大的太湖石来造景,这本身也是江南园林的惯用手法。

不过要论颐和园里“江南因素”最多的地方,估计是这里:

谐趣园。

这处园林是“江南控”乾隆皇帝在1751年时仿照着江南名园—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江南味儿十足,号称“园中之园”。

一进这园中,山、水、石、植物和楼、台、轩、榭浑然天成,非常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

你看这处:

谐趣园的正殿——涵远堂,它有一段伸进池水的石台,据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在这里垂钓。

再看这座小亭子——饮绿亭。

在碧波和粉荷中,更显它的娇媚,这里,是谐趣园观赏荷花最美的地方。

江南园林除了精致、自然、淡雅之外,更重要的,它很文雅。

这个“文雅”就体现在“取名”上。

你看这一段石桥,名“知鱼桥”,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这是钓鱼的,实则是根据庄子和惠施关于“鱼是否快乐”的辩论而得名。

如果你慢慢走入园子的深处,尤其是在那翠绿色的竹林隐处,会听见清脆的泉水声,它们高低错落,犹如琴韵,难怪横卧在泉边的一块巨石上,会写着“玉琴峡”三字。

所以,颐和园不是缺江南元素,而是它本身就是江南园林的“北方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