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苏武牧羊的“北海”究竟在哪儿?

我们知道北海,更多地是因为苏武牧羊的故事。西汉时期,苏武受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以示双方和好之意。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没想到当苏武等待匈奴单于回信之时,苏武的副手参与了匈奴内部的谋反,结果被匈奴人识破。苏武对此毫不知情,直到事后才知悉,但是他没有推脱责任,而是选择自杀来保全使者的尊严,最后在众人力劝下没能杀身成仁。匈奴单于知道此事后大怒,想迫使苏武投降,结果派出去的说客都被苏武痛斥得无地自容。软硬不吃的苏武使得单于气急败坏,于是单于想出了一个阴损的主意,他流放苏武到“北海”去牧羊,给他的羊羔全部是公羊,并下令除非苏武让这些公羊生出小羊才放他离开。苏武在北海边没吃没喝,饿了就拿草根树皮充饥,渴了就喝雪水。虽然生活艰难,但是苏武依然坚持民族气节,始终不投降。苏武在北海边上辛苦地牧羊十九年,直到匈奴投降后才得以返回长安。这时他已经从出使时的中年人变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但是汉武帝赐给他的代表朝廷的旌节却仍然带在身边。回长安的那天,老百姓都被苏武的精神感动得落泪,人们无不交口称赞苏武的气节高尚。

苏武牧羊的“北海”究竟在哪儿?

图为近代画家傅抱石绘《苏武牧羊图》,作于抗战晚期,表达了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抗战必胜的信心。

苏武牧羊的“北海”指的是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古代中国史籍又称之为瀚海。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贝加尔湖由我国北方的各个游牧民族控制,唐代和元代时都曾经是中国版图上的一部分。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边的居民叫肃慎族,距今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肃慎就是后来的满人的祖先。贝加尔湖一词来源于古肃慎语“贝海儿湖”,和汉语“北海”的发音十分相似。

内容来源:《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地理名胜》中华书局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