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對文學家影響巨大的哲學名著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對文學家影響巨大的哲學名著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譯本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頗為自負的代表之作,也是對很多文學家影響巨大的哲學名著。事實上,叔本華的思想讓很多大文豪從中受益,例如列夫·托爾斯泰、托馬斯·曼、博爾赫斯等等。托爾斯泰的《懺悔錄》就提到了叔本華對他的觸動並引用其觀點,博爾赫斯在他的小說或是隨筆中常常提及叔本華。托馬斯·曼不僅在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裡專門引入了此書,還在《論叔本華》一文中進行解讀(見中譯本《多難而偉大的十九世紀》一書)。

此書雖然題為“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就是全書的中心主旨所在——但談論的內容卻是十分廣泛的,主要藉助了康德的學說和佛家的一些思想(叔本華序中有所說明)。據英國學者安東尼·肯尼(Antory Kenny)所編的《牛津西方哲學史》(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所載,有人譏諷叔本華是在著作上貼上康德哲學的標籤進行販賣的通俗作家。不可否認的是,康德對叔本華的啟發甚大。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為四篇:世界作為表象初論,世界作為意志初論,世界作為表象再論,世界作為意志再論。還有一篇附錄:康德哲學批判。第一篇談論哲學上的抽象概念甚多,指出人的特點,區別於動物的地方——人有理性。第二篇則主要談到了自然科學,也就是人對世界的認識。第三篇屬於美學範疇,即人的審美,涉及到文學藝術等等。第四篇則是真正對人生的思考,直指人心,闡釋人類的心靈情感。

叔本華最著名的應該是意志學說吧,認為意志就是無窮無盡的追求,生命“在本質上即是痛苦”:“智力愈發達,(痛苦的)程度愈高。……隨著認識的愈益明確,意識愈益加強,痛苦也就增加了,這是一個正比例。到了人,這種痛苦也達到了最高程度:並且一個人的智力愈高,認識愈明確,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則最痛苦。”(商務印書館,2009,第422-423頁)而人生,“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著;事實上痛苦和無聊兩者就是人生的最後兩種成分”(第425頁)。

叔本華在序言中說,這本書要閱讀兩遍。當然,它是值得一讀再讀的。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