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拍攝總糊片,索尼全畫幅微單有什麼好機型能解決我的煩惱?

流水


“機身五軸防抖”、“機身與鏡頭協同防抖”等技術已經成為了很多攝友購機時要求設備必備的功能之一,似乎沒有了這個防抖性能機器就不能要了。

這個情況與器材生產的宣傳不無關係。自從某些品牌讓cmos感光元件變成了浮動狀,機身防抖好像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黑科技,很多攝影愛好者都無比追捧這項技術,甚至“機身防抖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什麼時代了居然機身不能防抖”......這樣的言論也層出不窮。但是我們有時候真的應該反思一下,這些性能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付出金錢去購買?

防抖是個好東西,不可否認,但絕對不能因為這項技術而廢掉自己的攝影功底!

機身防抖、鏡頭防抖、協同防抖這些都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絕對成為不了你提升攝影水平的關鍵。用內因與外因的道理來看,防抖只是外因,內因才是決定性的根本。拍好片子的內因是什麼?是你的創作理念,是你的觀察力,是你的攝影技術基本功,是你的審美能力!為什麼拍出來的片子虛了,這需要分析原因,片子拍虛了並不只是手抖造成的。

  • 快門速度低於一定臨界值,拍攝運動中的物體必然會出現模糊。

  • 快門速度遠慢與安全快門值仍然堅持手持拍攝,即使拍攝靜止物體也會出現糊片。

  • 對焦不準,該拍清楚的物體沒有在景深範圍之內,拍虛了。

  • 攝影者處於運動狀態,快門速度也沒有提高到一定值。

  • 使用自動曝光,光線又比較差的情況下拍攝。

  • 使用超長焦鏡頭手持拍攝快門速度沒跟上。

在上面這些情況下,即使你的機器防抖很牛,大概率還是會拍糊,因為防抖不是萬能的。

攝影基本功是不能丟的,不管你用的是不是帶防抖的機器。手持相機的姿勢是否正確、持握穩定性、拍攝時必要的借物倚靠、慢門時的三腳架應用、曝光三要素的合理設定、對焦的技巧這些才是拍出清晰照片的技術關鍵,有了防抖,會在手持時適當增加穩定性,但絕對不是決定性要素。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用1/15秒的快門速度手持拍攝,即使使用上了機身加鏡頭的雙重防抖,確保手持拍攝也能穩得住,但如果你拍攝的對象是運動的,你能讓他清晰定格嗎?顯然不能!這種情況下防抖又有何用,還得靠拉高感光度,提升快門速度解決問題。在這種意義上來看,一臺高感更好的相機遠比具有機身防抖更重要。

再舉一個例子,在使用600mm的長焦鏡頭拍飛鳥,防抖確實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如果想要清晰定格飛鳥,快門速度還是要很高的,在這種情況下,防抖的作用也變得微不足道了。嚴謹來看,想要拍出出色的數毛片,一個好的三腳架與雲臺是必不可少的。超長焦手持拍攝,防抖最大的意義在於拍攝一些風光類的靜止題材,可以降低感光度,降低快門速度,真要拿來拍運動,是無關緊要的存在。

所以,如果手持拍片總是糊,首先要從技術上找原因,防抖機身並不會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卷太郎攝影坊


拍攝相片總糊片,這是新手常常遇到的問題,多半原因是個人使用不當造成的,與相機和鏡頭沒有直接關係。

題主在問答中也提到了手持拍攝糊片,也就是說如果上三腳架話就不糊片了。所以在這裡我們基本可以忽略設備的原因,單單從使用上來探討一下引起糊片的因素。

一、開啟設備的防抖

在拍攝中,任何的抖動都可以引起糊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生產商早替我們考慮到了。如果你的設備不是太低端的話,相機、鏡頭都有防抖,建議你在拍攝時開啟防抖,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二、縮短曝光時間

我們可以通過增大光圈,提高感光度,縮短曝光時間,在暗光弱光環境下拍攝

確定一定達到安全快門,必要時上三腳架。

三、準確對焦

在任何時候,準確對焦是關鍵,如果不能實現準確對焦,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是白費。

在拍攝過程中還要正確把持相機,人不能抖,手不能抖,按下快門那瞬間也要像射擊一樣,儘量屏住呼吸,避免認為抖動的產生

以上就是解決糊片的幾個方法,希望你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哪個方面做的不夠好。


傾城花語傾城風


手持拍攝總糊片,索尼全畫幅微單有什麼好機型能解決我的煩惱?

一、別折騰相機了,拍糊片是你技術爛,不是器材的問題。

把照片拍清晰,那是100年前的老古董相機都能實現的功能。如果你用著現代的數碼相機還老是拍糊片,那是你技術太爛,不會用,而不是相機的問題。

就好像一個女司機開車老是出事故,換輛坦克給她開,就能解決問題?


二、如果你有心改進老是拍糊片的問題,你應該好好學習攝影知識。

你為什麼老是會拍糊片?

是快門速度不足?

是你對焦模式設置錯誤?

是你的鏡頭、相機跑焦了?

是你有帕金森症,手抖個不停?

舉個例子,下圖是我用佳能M50入門機搭配EF-M 32mm f/1.4stm鏡頭拍攝的,只要設置得當,對焦準確,手持出片一樣犀利無比。

老是拍糊片換個相機有用?

那是你自己的問題,相機不背這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