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一城一帶”建設系列報道之十五 深耕貴安資源 釋放“雙創”能量

4月,春回大地,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到處生機勃勃。這片土地的“熱鬧”主要得益於眾多創新創業者對這片土地的選擇和厚愛。

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給創新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吸引了眾多企業紛至沓來,讓他們毅然選擇紮根於此,深耕貴安優勢資源。

創業者們在這片土地展現才華、揮灑汗水、釋放能量,為貴安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一城一帶”建設系列報道之十五  深耕貴安資源 釋放“雙創”能量

越來越熱鬧的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 劉伊伊 攝

春之筍:

看中新區前景 在校生毅然創業

“一、二、三、四!”4月5日,剛一進入貴州春之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之筍)湖潮基地,震耳欲聾的口號聲就傳到記者的耳朵裡。

“這是我們基地接待的第一批體能訓練團隊,有110人,主要以小學生為主。”該基地負責人陳彪說。

據陳彪介紹,春之筍成立於2017年年初,致力於集農訓、團建、戶外拓展、禁毒教育、國防教育為一體的基地打造,目前共有三個基地。春之筍湖潮基地佔地400畝,於4月5日正式開始運營。

體能訓練團隊英姿颯颯,不遠處的農訓基地也相當惹眼。

只見那裡小羊漫山,繁花盛開,流水叮咚,十分讓人迷醉。

“放羊是我們農訓基地的一個體驗項目,城裡的小孩對農村的認識很少,所以我們就打算做一個農訓基地,幫助他們認識農村、親近農村。”陳彪說。

不只是放羊,順著小道進入深處,可以看見農訓基地裡種植的蠶豆果實累累,剛種下的豇豆也冒出了頭,鬱鬱蔥蔥。

“放羊之餘,家長還可以帶著孩子種菜、摘菜,認識各種各樣的蔬菜品種,這樣的互動還能增進與孩子的感情。”對於農訓基地成立的初衷,陳彪如是說。

而談及將創業基地選在貴安新區的原因,陳彪則直言不諱,“之所以選擇在貴安新區創業,是因為這裡是國家級新區,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更令記者驚訝的是陳彪的年紀,出生於1995年的他還是貴州民族大學的一名在校大學生。

2015年,剛剛結束大一生活的陳彪應徵入伍,兩年後退役復學並加入了貴州民族大學大學生退役軍人協會,同諸多退役復學的校友定期舉行拉練,回味當兵時的充實與歡樂。

正是這樣的定期拉練,讓陳彪掌握了創業的先機。“拉練時,我們會選擇合適的場地,在2017年的一次拉練中,我們來到了黨武鎮曹家莊村的一個拉練場地,場地的老闆叫黃元春,由於他的兒子當時正在部隊服役,所以我們聊得很投機,正好當時我有一些創業的想法,就與他進行交流,一段時間後,我們在創業上達成了一個共識:在他基地原有的模式上進行業務再擴大。”陳彪說。

想法有了,但資金缺口卻給陳彪出了一道難題。

通過多方打聽與瞭解,陳彪得知近年來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一直在著力推進“大學生雙創貸”服務,這一消息讓陳彪很是振奮,隨即就申請了部分貸款,加上籌集的其他資金,陳彪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落地。

而在前期籌備中,又有一位股東加入了陳彪與黃元春的行動中來,為春之筍湖潮基地的誕生增加了力量。

近一年的籌備,讓春之筍湖潮基地於2018年底順勢而生。

在通過4個月的建設後,成功塑造出了眼前的景象。

順著農訓基地往裡走,可以看見一棟四層樓的建築物框架初顯,“這裡是正在建設的禁毒教育館與國防教育館,雖然進入我們基地首先看見的是農訓基地,但其實我們主打的業務是禁毒教育與國防教育。”陳彪解答著記者的疑惑。

“在學校裡,老師講述的都只是理論知識,學生並不能很清晰地理解,但在這裡,直觀的場景能更好地讓他們形成一個預防意識。此外,這裡還能進行模擬的一些軍事訓練,讓大家強身健體的同時,能真切感受到部隊的氛圍,增強大家的愛國情懷。”陳彪說。

而陳彪更是組織了200餘名退役復學的大學生教官團隊為國防教育保駕護航。

眼下,春之筍湖潮基地開業初期,就已經接到三個訂單,“第一個訂單就是現在的體能訓練團隊,第二個是成都的一個500人大團隊,將於5月開始分為5期分批進入,第三個訂單是一個幼兒園的,有100人,將在6月進入基地。”陳彪繼續介紹說。

據陳彪介紹,春之筍湖潮基地配套有住宿和飲食。為了讓進入基地的團隊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舒心,春之筍湖潮基地還制訂了專門的保障措施。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高豔)

“一城一帶”建設系列報道之十五  深耕貴安資源 釋放“雙創”能量

體能訓練現場。 高豔 攝

信鴿科技:

依託大數據 助推智慧城市建設

“過去,要計算任意一段路基或邊坡開挖需要的設備數量、時間、開挖與回填的方量等,需要人工輸入各種數據,耗時多且麻煩。但現在通過工程管理系統平臺,只需要點擊相應的功能板塊就能輕鬆計算。”在貴州信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鴿科技)工程管理系統平臺上,工作人員為記者演示了該平臺如何讓工程管理變得易如反掌。

通過真實三維地圖上疊加設計“CAD圖紙”,使工程設計與實際地形地貌重合,同時,依託場地佈置、設計規劃、數據對比、資源分佈、土石方計算、三維沙盤等功能板塊,大大地提高測量人員效率,減少測量工作量,減少測量錯誤的機率,讓原本複雜繁瑣的工程管理變得更加便捷。

“我們的工程管理系統平臺已經在貴陽市觀山湖區和黔南州長順縣的工程項目上進行試點,等到系統完善後將進行推廣。”信鴿科技副總經理張銳說,工程管理系統平臺是公司目前除了主系統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的新產品,通過每個工程項目不同的特點,為其“定製”每一個細小的功能板塊,幫助大型工程項目實現可視化、精細化的工程管理。

作為一家致力於三維地理信息處理的“雙創”企業,信鴿科技在無人機研發、二維三維製圖、軟件應用開發、地理信息處理等方面進行系統化運作,為客戶提供了詳細的地理大數據服務,助推智慧城市建設。

2018年,信鴿科技還著手研發打造了貴安三維大數據可視化綜合共享平臺,該平臺以城市管理需求為導向,囊括了部件管理、工商管理、以房管人、定位搜索、應急處置、警情指揮、數據對比、消防設施、電力系統、市場監管、數據統計等多個功能板塊。

“在以房管人的模塊中,我們開創了一套標準化的編碼體系,將房屋數據和人口數據進行關聯,實現房屋和人口的管理。”張銳說。

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高校眾多,學生的安全始終是第一位。“通過以房管人系統,將學生人口信息與所在宿舍樓進行關聯,點擊任何一間宿舍或者是輸入房號,就能看到學生的相關信息,還可以根據學校的需求,結合門禁系統,實現對學生出行的精細化管理。”張銳說。

“如果你需要對井蓋、路燈、消防栓等基礎設施定位查詢和狀態查詢,那部件管理就能滿足;如果要最快的鏈接區域內每個地塊的用地性質、面積等信息,那地塊管理就能幫助實現;如果用戶要求對電梯等特種設備加強關聯,那可以將電梯的基本信息與地圖位置相關聯,可對電梯進行更加直觀和精準的管理……只要是城市管理所需要的,我們都可以在真實三維地圖上來實現。”張銳告訴記者,貴安三維大數據可視化綜合共享平臺可以根據城市管理的需求不斷豐富。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範良麗 秦聲)

“一城一帶”建設系列報道之十五  深耕貴安資源 釋放“雙創”能量

信鴿科技工作人員在進行室外作業。 採訪對象供圖

玖玖鴻雲:

借力雲平臺 挖掘好項目

如果你去染頭髮,你可能想象到的服務有哪些呢?

舒適的一次性拖鞋、衛生的一次性毛巾、環保的一次性納米圍布?還是舒適的頭部按摩、智能足底按摩?亦或是迷你KTV?

許多大家想都不敢想的服務,竟在一間僅有3平方米的美髮屋裡能全部實現。

在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創新創業服務中心路演廳裡,坐滿了前來考察的創業者,大家都對這樣一個完全打破傳統、擁有全能科技的美髮屋產生濃厚的興趣。

號稱“全世界最小”的美髮屋,卻能夠將體驗感做到極致。

“這套產品投入市場已經3年,分佈在上海、深圳和武漢等城市,運營狀況不錯,每年最低收入可達16萬元左右,最高超過30萬元,但其成本不到4萬元,只需投入1個人的人力成本。”貴州玖玖鴻雲大數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玖玖鴻雲)CEO曾慶文告訴記者,這是通過該公司“雲平臺”引進的第一個落地項目,接下來,公司將在貴州各地推廣該項目,尋找優質的合作伙伴。

曾慶文口中的“雲平臺”全稱叫國家公共服務雲平臺,是中國鴻蒙網科技有限公司首個雲平臺,它不僅涵蓋了傳統互聯網上的所有功能,而且打破了傳統互聯網上的諸多瓶頸。

“國家公共服務雲平臺是中國雲計算專家委員會的專家通過8年的研究和2年的論證做出來的平臺,正在進行全國推廣。目前,玖玖鴻雲已經成為該平臺在貴州唯一的戰略合作伙伴。”曾慶文說。

“雲平臺”的功能,多到什麼程度呢?包括了最常用的新媒體、商城、交易、社交人脈、活動推廣、關聯鎖客、移動辦公、電子名片等,一切功能都集成在由中國北斗公司與中國鴻蒙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生產的中國品牌智能終端機——“北斗星雲機”上,通過該智能終端機,可以輕鬆實現發佈資訊、製作網站與網店、鏈接智能設備等常用功能。

據曾慶文介紹,眾多功能中,蝴蝶雲廣告系統是北京市廣告協會和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開發的系統,入雲的商家將獲得中國雲籍,並在該平臺上進行全球推廣,廣告產品可以進行線上近距離展現,降低上雲成本,提升推廣鎖客的效率,目前,該廣告系統正在貴州省進行推廣,購買雲終端服務的商家將免費獲得智能終端機。

“互聯網廣告過去一直被幾家巨頭所壟斷,鉅額的廣告費也被這些企業收取,稅收集中在幾個地方,造成各地稅收流失。通過蝴蝶雲廣告系統,將廣告的稅收留在當地,服務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曾慶文告訴記者,蝴蝶雲廣告系統的生命力,還在於其對刊播廣告進行嚴格的監督審查,最大限度避免虛假廣告、誇大廣告,營造一個良好的廣告宣傳氛圍。

“接下來,我們會在全省範圍內將我們的平臺推廣下去,讓更多的企業和商家進入我們的‘雲平臺’,共同發展。公司也會通過‘雲平臺’,為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挖掘更多的好企業、好項目。”曾慶文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範良麗 劉伊伊)

“一城一帶”建設系列報道之十五  深耕貴安資源 釋放“雙創”能量

智能“美髮屋”項目推廣現場。 劉伊伊 攝

【記者手記】

這裡,是創新創業的寶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近年來,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致力於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出臺政策,吸引著眾多創新創業人士紛至沓來。

2018年,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新增創業企業1800家,申請政策扶持30家。截至目前,共註冊企業2891戶,新增就業6471人。

追逐夢想,是屬於創新者的,也是屬於創業者的。記者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的創新創業氛圍將會愈加濃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業者紮根貴安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