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蘇軾的大侄子,曾經作為中央特派員管理過高郵政務

蘇軾的大侄子,曾經作為中央特派員管理過高郵政務

蘇軾的大侄子,曾經作為中央特派員管理過高郵政務

蘇遲,何許人也?他的老爸你可能聽說過,叫蘇轍,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還擔任過宰相。倘若,蘇遲的老爸在你的腦中印象還不夠深,那麼,他的伯父蘇軾到位了吧。

蘇軾的大侄子,曾經作為中央特派員管理過高郵政務

蘇軾,人稱“蘇大鬍子”。大文豪,大詩人,還做過皇帝的大秘書,但也折騰了一生,當官、入獄、喪妻、流放海南島、老年喪子。他的足跡遍佈大半個宋朝疆土,去過90多個城市,其中就有高郵。蘇軾對高郵一直都有好感,也曾多次經過或停留高郵。這地方不光有孫覺、秦觀這幫死黨,另外,作為一位資深吃貨,高郵的醉蟹和鹹鴨蛋,蘇軾是真的愛死了。

蘇軾的老弟蘇轍,共有三個兒子,蘇遲是長子。作為自己的大侄子,蘇軾還是很關愛的。儘管漂泊在外,還經常書信給蘇遲,跟他交流所見所聞,並教導他如何為官為政。對於這位伯父,蘇遲很是尊重,作為資深的“蘇粉”,他經常以蘇軾為榜樣,處處模仿。多年來,他一直想去高郵的文遊臺看看,領略下伯父當年煮酒論文的風采。巧的是,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朝廷有意蘇遲作為中央特派員,擔任高郵軍知軍。

為何這個知軍由中央特派?這還得從宋朝的政治制度說起。

公元960年,趙匡胤坐上了大宋的頭把交椅。自己本就是因藩鎮割據,最後兵變才當上皇帝,所以趙匡胤害怕重蹈覆轍,就下令採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什麼政治、軍事、財政等大權統統集中到朝廷來。對於地方政權管的更嚴,特別是地方一把手(知州、知軍、知府,)直接由中央委派在朝的文官去擔任,而且還是臨時性(通常為三年),並不是常設官職,也可稱為特派員。

蘇軾的大侄子,曾經作為中央特派員管理過高郵政務

建炎元年六月(1127年7月11日至8月9日間),蘇遲出任直秘閣(管理宮廷藏書及古畫墨跡的官員),並調任高郵知軍。滑稽的是,上任高郵知軍趙士瑗,三年任職已滿卻賴著不想走,還堅決不執行朝廷的命令。上面的領導一怒之下,連降趙士瑗兩級,蘇遲才正式當上高郵知軍。上任後,蘇遲的工作有條有序的開展,本想在這三年裡幹出一番政績。卻曾想,趙士瑗上頭有人,朝中有大人物保奏他官復原職,繼續出任高郵知軍,結果可想而知,趙士瑗隨即上任。

就這樣,幹了才兩三個月的高郵知軍,蘇遲就被排擠出去,朝廷只好另行安排,派他去婺州(今浙江金華)做了知州。

至於蘇遲後來在婺州(今金華)如何發展,那就是後話了。

蘇軾的大侄子,曾經作為中央特派員管理過高郵政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