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摩根士丹利:中國和新加坡股市是疫情危機的“資產避難所”

大摩的最新研報上調了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股市評級,預期三國將在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擴大之際推出進一步的刺激政策,並偏愛三國股市目前更便宜的估值。大摩越來越認為,經濟活動受到的疫情擾動或持續至二季度。 

在預言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可能持續惡化至第二季度的一天後,摩根士丹利於3月1日上週日再出一篇重量級研報,高調挑選中國和新加坡股市成為疫情面前的“資產避難所”。

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與新興市場策略師Jonathan F Garner的團隊在最新研報中,將中國和新加坡股市的評級分別從“持平大盤”(equal-weight)上調至“超配”(overweight),將澳大利亞股市評級從“低配”(underweight)上調至“持平大盤”。

研報稱,在亞太地區與新興市場的模型配置中將上述三國股市升級,主要是預期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會在全球公衛危機擴大之際推出進一步的刺激政策,以及三國股市目前更便宜的估值。大摩正在提高國防/高質量板塊的資產配置,“並逐步增加刺激政策受益方的倉位押注”。

研報認為,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將深化經濟增速的下行趨勢,並驅動更強勁的政策回應。如果疫情造成的干擾延續到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全球主要國家的政府和央行要麼將保持現有寬鬆政策不變,要麼推出新的刺激政策。

而為了降低總體配置框架中的風險,大摩在同一份研報中將韓國和俄羅斯股市從“超配”評級下調至“持平大盤”,將希臘股市評級從“持平大盤”下調至“低配”,其中一個理由是韓國消費放緩態勢將負面拖累該國股市。這與對中國等股市在疫情衝擊下的信心形成鮮明對比。

從被大摩強勢看好的三國內部來看,中國政府在財政和貨幣政策層面均迅速重拳出擊,並承諾將推行更有效的進一步刺激,直接推動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9日超萬億元,人民幣6天暴漲1000點,外資重啟“北上”掃貨模式。新加坡計劃安排199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預算赤字來支持經濟增長,貨幣市場則完全計價了澳大利亞央行於3月3日宣佈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

大摩研報發佈後,截至3月2日週一收盤,中國A股滬指、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均大漲超3%。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STI)盤中一度漲0.5%,收跌0.1%。澳大利亞S&P/ASX200指數盤中一度跌3%或近200點,收盤跌幅收窄至0.8%或跌近50點。上週,亞洲股市創下兩年來最差單週表現。

2月29日上週六,摩根士丹利另一支分析師團隊做出了三種假設場景的邏輯推演:

最樂觀情形下,疫情在3月底之前得到遏制,生產活動只會在第一季度中斷,“受災國”大力拯救經濟,實施財政刺激等措施。全球經濟年化增速一季度將從去年四季度的2.9%放緩至2.5%,但從二季度開始反彈。

中間情形下,經濟活動受到的擾亂持續至第二季度,疫情可能在5月底之前達到峰值。企業利潤將受顯著影響,金融狀況大幅收緊,繼而成為主導性因素,從而使得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惡化。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速僅為2.4%,為金融危機以來最弱,但可能從三季度抬頭。

最悲觀情形下,疫情延續至第三季度,所有大型經濟體無一倖免。企業利潤將遭重創,繼而生髮出信用風險,金融環境顯著收緊,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從而加深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憂慮。歐洲則乾脆直接跌入衰退中,美國失業率上升近2%,促使美聯儲更為激進地降息。

上述研報認為,全球正在邁向第二種“中間場景”,因此預計已經執行寬鬆政策的主要央行會繼續放鬆以尋求短期刺激措施。但疫情的全球蔓延更像是“外部衝擊”,與經濟過熱後內生導致的增速放緩無關,大摩仍相信全球經濟復甦“只是被推遲了,而非偏離軌道、不再發生”。

有意思的是,2月28日上週五,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兼首席投資官Mike Wilson指出,就算標普500指數跌入技術位回調區間,導致估值更接近十年均值,他也不建議趁機大舉抄底。由於低利率和超量貨幣供應等流動性驅動的牛市暴漲模式已經結束,任何反彈都將是疲軟的。

從上週五開始,包括鮑威爾和黑田東彥在內的美聯儲、日本央行、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等高官紛紛站出來表態,暗示必要時將利用寬鬆貨幣政策“呵護”市場。

Wilson認為,這招未必能有效戰勝恐慌,特別是美聯儲已通過回購操作和短期美債購買擴充了資產負債表,歐日央行多年來維持負利率政策,都導致發起流動性“大放水”的概率越來越低。因此,他維持今年底標普大盤的基線場景目標位為3000點,較週一收盤位還有至少0.7%的下跌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